注册 | 登录 | 中医药人才库

呕吐(别名:神经性呕吐)

病症,部位,消化内科

导航

概述

  指胃内容物进入食管经口腔排出体外

  生理性呕吐为人体保护性反应

  临床上多为恶心后出现

  如果呕吐过于频繁可能会引起脱水

病因

  1、外邪犯胃

  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或秽浊之气,侵犯胃腑,胃失和降之常,水谷随逆气上出,发生呕吐。由于季节不同,感受的病邪亦会不同,但一般以寒邪居多。

  2、饮食不节

  饮食过量,暴饮暴食,多食生冷、醇酒辛辣、甘肥及不洁食物,皆可伤胃滞脾,易引起食滞不化,胃气不降,上逆而为呕吐。

  3、情志失调

  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忧思伤脾,脾失健运,食难运化,胃失和降,均可发生呕吐。

  4、病后体虚

  脾胃素虚,或病后体弱,劳倦过度,耗伤中气,胃虚不能盛受水谷,脾虚不能化生精微,食滞胃中,上逆成呕。

病症

  1、主要症状

  呕吐以食物、痰诞和水液诸物,或者干呕无物为主症,一日可见数次,持续或反复发作。初起呕吐量多,吐出物多有酸腐气味,久病呕吐时作时止,吐出物不多,酸臭气味不明显。常伴有脘腹不适,恶心,饮食减少,反酸、嘈杂等。

  2、伴随症状

  起病或急或缓,初起常伴有恶寒、发热、脉实有力。久病伴精神萎靡,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脉弱无力等。

就医

  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做血常规、血清学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检测、X线钡餐检查、B超、CT、组织病理检查、胃镜检查、胃肠动力检测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四肢外形动态、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强弱等来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与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疼痛、问头身胸腹、问寒热、问饮食、问二便,问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腹部的情况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判断患者是否贫血或是否合并感染。

  2、血清学检查

  包括胃蛋白酶原测定、血清胃泌素测定、维生素B12测定以及自身抗体测定。

  3、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检查是否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查对癌前疾病及病变的诊疗有重要作用。

  影像学检查

  1、X线钡餐检查

  检查前需服用一定剂量的钡剂,然后在X线下进行检查。可了解胃肠动力情况,协助诊断慢性胃炎、胃下垂等疾病。

  2、B超、CT检查

  可排除肝胆疾病及腹水等病变,以协助鉴别诊断。

  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

  在胃镜下,从病变部位取少部分组织,进行分析,可确定慢性胃炎的类型以及是否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

  其他检查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可以了解观察黏膜情况,并取组织活检,有助于慢性胃炎诊断,并排除溃疡病,胃肿瘤等疾病。

  2、胃肠动力检测

  包括胃电图、胃排空、胃肠道压力检测等,对胃动力进行评估,帮助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以和胃降逆止呕为基本治法,但尚需结合标本虚实进行辨治。属实者,重在祛邪,分别施以解表、消食、化痰、理气之法。虚者重在扶正,分别以益气温阳、养阴之法。在辨证基础上,合理使用和胃降逆的中药,如半夏、生姜、黄连、砂仁、丁香等。

  对症治疗

  1、外邪犯胃证

  (1)如果出现暑湿犯胃的患者,可改用新加香薷饮。

  (2)如果出现秽浊犯胃的患者,可改用玉枢丹吞服。

  (3)如果出现壮热、口渴、便秘、小便色红的患者,可加用黄芩、黄连、栀子等。

  2、饮食停滞证

  (1)如果出现因食肉而呕吐的患者,可重用山楂。

  (2)如果出现因食米而呕吐的患者,可加用谷芽。

  (3)如果出现因面食而呕吐的患者,可重用莱菔子,加麦芽等。

  (4)如果出现因饮酒而呕吐的患者,可加用蔻仁、葛花,重用神曲。

  (5)如果出现因食鱼蟹而呕吐的患者,可加用苏叶、生姜。

  (6)如果出现因食豆制品而呕吐的患者,可加用生萝卜汁。

  3、痰饮内阻证

  (1)如果出现脘腹胀满,舌苔厚腻的患者,可加用苍术、厚朴等。

  (2)如果出现胃脘胀闷,不思饮食的患者,可加用白蔻仁、砂仁。

  (3)如果出现胸膈烦闷、口苦、失眠、恶心、呕吐的患者,可去桂枝,加用黄连、陈皮等。

  4、肝气犯胃证

  (1)如果出现胸胁胀满疼痛严重的患者,可加用川楝子、郁金、香附、柴胡等。

  (2)如果出现呕吐酸水,心烦口渴的患者,可加用山栀子、黄连等。

  (3)如果出现胸胁刺痛,或呕吐不止,用药无效,舌有瘀斑的患者,可加用桃仁、红花等。

  5、脾胃虚寒证

  (1)如果出现呕吐较为严重的患者,可加用砂仁、半夏等。

  (2)如果出现呕吐清水不止的患者,可加用吴茱萸、生姜等。

  (3)如果出现呕吐不止,呕吐物为未消化食物,出汗,肢体不温,腰膝酸软,舌质淡胖的患者,可加用制附子、肉桂等。

  6、胃阴亏虚证

  (1)如果出现剧烈呕吐的患者,可加用竹茹、枇杷叶。

  (2)如果出现口干、舌红,发热比较严重的患者,可加用黄连。

  (3)如果出现大便干结的患者,可加用瓜蒌仁、郁李仁、火麻仁等。

  (4)如果出现肢体倦怠乏力,饮食不佳、舌淡的患者,可加用太子参、山药、薏苡仁等。

  药物治疗

  1、外邪犯胃证

  (1)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2)常用中药:藿香、厚朴、苏叶、陈皮、大腹皮、白芷、茯苓、白术、半夏曲、桔梗、甘草、生姜、大枣。

  (3)中成药:藿香正气水、保济丸、五积丸、四正丸。

  2、饮食停滞证

  (1)方药:保和丸加减。

  (2)常用中药: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3)中成药:保和丸、枳实导滞丸、槟榔四消丸。

  3、痰饮内阻证

  (1)方药: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2)常用中药:半夏、生姜、茯苓、白术、桂枝、甘草。

  (3)中成药:二陈丸。

  4、肝气犯胃证

  (1)方药:四七汤加减。

  (2)常用中药:半夏、厚朴、茯苓、苏叶、生姜、大枣。

  (3)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逍遥丸、舒肝丸、加味左金丸、舒肝健胃丸、舒肝顺气丸、金佛止痛丸、元胡止痛片、胃康胶囊。

  5、脾胃虚寒证

  (1)方药:理中丸加减。

  (2)常用中药: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3)中成药:温胃舒胶囊、虚寒胃痛颗粒、安胃疡胶囊、小建中颗粒、黄芪建中丸、附子理中丸、暖胃舒乐片、香砂理中丸、香砂养胃丸。

  6、胃阴亏虚证

  (1)方药:麦门冬汤加减。

  (2)常用中药:人参、麦冬、半夏、粳米、大枣、甘草。

  (3)中成药:摩罗丹浓缩丸、养胃舒胶囊、阴虚胃痛颗粒。

  相关药品

  藿香正气水、保济丸、五积丸、四正丸、保和丸、枳实导滞丸、槟榔四消丸、二陈丸、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逍遥丸、舒肝丸、加味左金丸、舒肝健胃丸、舒肝顺气丸、金佛止痛丸、元胡止痛片、胃康胶囊、温胃舒胶囊、虚寒胃痛颗粒、安胃疡胶囊、小建中颗粒、黄芪建中丸、附子理中丸、暖胃舒乐片、香砂理中丸、香砂养胃丸、摩罗丹浓缩丸、养胃舒胶囊、阴虚胃痛颗粒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注意

  1、起居有常,生活有节,避免风寒暑湿外邪侵袭。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对肝气犯胃者,尤当注意。

  3、饮食方面也应注意调理。脾胃素虚者,饮食不宜过多,同时勿食生冷瓜果等,禁服寒凉药物。若胃中有热者,忌食肥甘厚腻、辛辣香燥、醇酒等物品,禁服温燥药物,戒烟。

  4、对呕吐不止的病人,应卧场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服药时,尽量选择刺激性气味小的,否则随服随呕,更伤胃气。服药方法,应少量频服为佳,以减少胃的负担。根据病人情况,以热饮为宜,并可加入少量生姜或生姜汁,以免格拒难下,逆而复出。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