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关节疾病,与原发肿瘤有关。
- 表现为关节痛、晨僵、关节红肿、关节活动受限。
- 通过药物、手术治疗,改善患者关节痛的症状。
病因
为什么会得癌肿性关节炎?
癌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并未完全明确。癌肿性关节炎的病因,包括肿瘤、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
- 肿瘤:癌肿性关节炎好发于各种类型的癌症患者,发病的机制尚不明确;
- 遗传因素:研究数据表明,该疾病的发病有遗传的倾向;
- 环境因素:有相关研究表明,80%的肿瘤与环境有关,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气、污水等,都含有强致癌性的物质,由此现代人患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癌肿性关节炎?
疲劳:长期疲劳状态下的机体,容易产生内分泌紊乱,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提高了癌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
哪些人容易得癌肿性关节炎?
肿瘤患者:癌肿性关节炎在各类肿瘤中发病率普遍较高,目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病症
哪些感觉可提示早期癌肿性关节炎?
- 患者出现关节疼痛,可提示早期癌肿性关节炎;
- 该病发病隐匿,早期可无明显发病前兆。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癌肿性关节炎?
癌肿性关节炎患者的典型表现为关节的疼痛、早晨有僵硬感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红肿等症状。
- 关节疼痛:关节受到创伤或过度劳损后,关节滑膜可引起大量积液,使关节压力增大,引起关节疼痛;
- 晨僵:患者体内有大量的炎性介质和炎性细胞存在,在夜间睡眠时关节活动度减少,所以炎症介质会聚集到某一个关节部位,晨起活动时表现为晨僵现象;
- 关节红肿。
其他症状
部分严重的癌肿性关节炎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 口腔溃疡:癌肿性关节炎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免疫抑制剂,这类药物容易诱发口腔溃疡,并且伴随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皮疹、味觉反应差等症状;
- 柯兴氏综合征:患者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容易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表现出多血质(活泼好动、思想不专一等)、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满月脸、高血压、骨质疏松、痤疮等症状;
- 肺炎:长期受到疾病困扰的患者免疫能力较差,身体体质下降,容易出现炎症、细菌感染等情况,特别是伴随着支气管癌的患者,更容易诱发肺炎;
- 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受损,如果在治疗中护理不周到,出现感染、感冒等疾病时,很容易影响泌尿系统的正常运行。
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骨科、肿瘤科、急诊科
- 出现关节疼痛,至骨科就诊;
- 出现关节肿胀红热,至肿瘤科就诊;
- 出现关节剧烈疼痛,至急诊科就诊。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 关节肿胀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出现关节疼痛及时就医;
- 出现关节活动受限情况立即就医。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 体格检查:是最简单快捷的检查方式,医生给患者进行局部检查,触摸癌肿,了解肿瘤的质地大小,初步了解患者情况;
- 影像学X线检查:是确诊癌肿性关节炎的重要检查方法,也可以用来排除其他疾病,明确患者关节处是否有损害。表现为关节骨质正常,但软组织肿胀,被侵犯的关节腔狭窄,骨质疏松,以此来确诊癌肿性关节炎。
治疗
本病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化疗的治疗,当患者关节疼痛症状得到缓解,关节功能受损情况可随之缓解。
治疗目标
控制关节疼痛症状,解决关节功能问题。
药物治疗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属于一种非甾体药物,有消炎镇痛的作用,药物进入人体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发炎与疼痛反应。关节疼痛、红热、肿胀的患者可以服用阿司匹林缓解症状。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佳、消化道溃疡等。对本品过敏、妊娠期、哺乳期、饮酒的患者以及患有哮喘、花粉性鼻炎或慢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不能使用。
手术治疗
肿瘤切除手术:肿瘤切除手术适用于严重影响关节功能、良性肿瘤、肿瘤早期的患者。肿瘤晚期、凝血功能障碍、体质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不能采用肿瘤切除手术的治疗方法。术后保证充分供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保证伤口清洁干燥,术后一般需持续引流并注意引流情况。优点:对于局限病灶可以根治。缺点:增加患者医疗负担,部分患者关节功能彻底丧失。
治疗周期
癌肿性关节炎需要长期治疗,根据原发病治疗情况,以及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而定。
治疗后效果如何?
- 经正规的积极治疗患者关节疼痛症状可随之逐渐缓解;
- 若不积极治疗,严重者可出现疼痛剧烈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多长时间复诊?
出院后1-2个月内注意复查影像学X线检查,以明确关节病情变化情况,并依据复查结果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及康复。
注意
普通人怎么预防癌肿性关节炎?
- 日常生活中要严格戒烟,远离吸烟人群,远离二手烟;
- 规律作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过累;
- 饮食上要清淡,注意营养均衡;
- 运动方面,积极参加健身体育活动,如游泳、登山等,规律锻炼。
- 高危人群怎样预防癌肿性关节炎:癌症患者,遵医嘱服用药物,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第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14-142. [2]临床诊疗指南·
肿瘤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