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其他,常见病
本病由于感染埃博拉病毒引起。埃博拉病毒病主要经眼、鼻、口腔粘膜以及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经一定潜伏期后发病。
埃博拉病毒病早期症状为突然高热(一般高于38.5℃)、极度乏力、剧烈头痛、咽喉痛,全身肌肉和关节疼痛、可能还有寒颤和精神萎靡等[1]。
本病有潜伏期,可持续2~21 天,一般为8~10天,潜伏期之后突然发病,病程持续5~15天,可有下列症状:
患者还可有肝脾肾损伤,肝功能损伤患者可有乏力、食欲下降、厌油腻、肝区疼痛等症状;肾功能损伤患者可有尿量减少、无尿等症状。
感染科
本病暂无有效治疗方式,只能通过对症和支持治疗控制症状,防止病情恶化,也可尝试抗病毒药物治疗。患者在医院需要采取隔离治疗,条件允许时应收治在负压隔离病房。
经过规范化治疗,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患者生命。
本病需持续性治疗,直至患者康复。
需要复诊,具体复诊时间请遵医嘱。
本病应通过以下措施预防:
1.控制感染源:常规的措施包括对高危人群实行医学观察和留验;对来自疫区的疑似患者,应尽早隔离观察;对确诊患者,应进行严格的隔离治疗;对感染的动物要及时规范处理,以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由于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因此避免接触感染者和感染动物及其分泌物、血液、排泄物、呕吐物等,可有效预防本病,另外佩戴口罩有一定预防作用。
3.保护易感人群:人类对其有普遍易感性,主要集中在成年人,这可能与暴露或接触机会较多有关。因此,减少暴露可有效保护自身。另外,加强锻炼、营养饮食提高免疫力,也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1)普通人群:平时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吃饭前先洗手消毒等;避免去非洲旅行;不要食用野味。
(2)高危人群:与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性生活混乱、有非洲旅居史等高危人群,应及早筛查本病,做到及早发现早治疗[1]。
参考文献: [1]徐鹤峰,胡桂学.埃博拉病毒病概述[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0,10:864-872. [2]Weingartl HM,Embury-Hyatt C,Nfon C,et al.Transmission of Ebola virus from pigs to non-human primates[J],Sci Rep,2012,2:811. [3]高海女,李兰娟.埃博拉病毒病研究的现状和思考[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4,7(6):481-485. [4]王先堃,葛子若,陈志海.抗埃博拉病毒治疗进展[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0,38(5):3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