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中医药人才库

艾滋病恐惧症(别名:)

病症,其他,常见病

导航

概述

病因

为什么会得艾滋病恐惧症?

艾滋病恐惧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有过可传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有过高危性行为(如未使用避孕套的滥交、嫖娼、同时多个性伴侣等)、输血史等可能造成艾滋病传染的思维。

  1. 不能正确认识艾滋病:不了解艾滋病传播及伤害等相关知识。
  2. 自身性格缺陷:患者自身存在疑病、焦虑等性格基础。

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艾滋病恐惧症?

哪些人容易得艾滋病恐惧症?

  1. 常接触艾滋病患者的人:常与艾滋病患者打交道的人群包括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等易出现艾滋病恐惧症;
  2. 有过高危暴露行为的人:如吸毒者、性工作者等容易患艾滋病恐惧症;
  3. 自身性格存在问题的人:性格内向、敏感多疑、有基础心理疾病的人群易出现艾滋病恐惧症。

病症

哪些感觉可提示早期艾滋病恐惧症?

艾滋病恐惧症早期可表现为对艾滋病的过度关注,反复上网查询或电话咨询,伴随轻度焦虑情绪,无法专心工作,不喜欢与人交流接触等。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艾滋病恐惧症?

  1. 轻度艾滋病恐惧症仅表现为对艾滋病的过度关注以及轻度的焦虑,常不容易察觉。
  2.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开始出现躯体化症状如发热、乏力、皮疹腹泻等,多次检测阴性后仍认为自己患病的强迫思维。
  3. 中重度患者通常能够意识到自己对艾滋病的恐惧存在异常,但难以自控。
  4. 重度患者则出现更加严重的失眠、消瘦等症状,伴有严重抑郁和自杀念头。

不同类型的艾滋病恐惧症患者的具体表现不同:

  1. 抑郁型艾滋病恐惧症:抑郁型患者通常精神不振、抑郁寡言,可出现乏力、消瘦等症状,常抱有自责、自罪感,容易出现自杀行为。
  2. 焦虑型艾滋病恐惧症:焦虑型患者通常表现为心神不宁,寝食难安,可伴有气短、出汗、喉咙肿痛等症状。
  3. 恐惧型艾滋病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对艾滋病的回避,包括与旁人的接触,听到、看到艾滋病相关的新闻或信息等,严重甚至不能出门正常工作生活。
  4. 强迫型艾滋病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反复思考回忆是否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不可抑制的反复思考艾滋病的危害,强迫行为还包括反复就诊、检查是否感染艾滋病。
  5. 疑病型艾滋病恐惧症:疑病型患者常常夸大正常的身体不适,将发热、乏力、体重减轻、皮疹等症状强行与艾滋病联系。反复就诊且不相信检查结果,更愿意认为自身患了阴性的艾滋病。

其他症状

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

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心理科、精神心理科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1. 反复出现强迫、焦虑,影响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应到精神心理门诊寻求帮助;
  2. 因恐惧症引起躯体化症状如发热、消瘦、失眠腹泻等,应立即就诊避免病情加重。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1. 询问病史: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在面对关于艾滋病信息或进行有关艾滋病回忆时会产生恐惧或焦虑,有明显的回避,且可以判断不属于其他精神障碍范畴。
  2. 精神评估: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评价患者焦虑、抑郁的程度,存在焦虑、抑郁诊断可帮助诊断艾滋病恐惧症。
  3. 排除艾滋病:通过检查排除艾滋病可帮助诊断艾滋病恐惧症,传染五项阴性可排除艾滋病。

治疗

本病通过规范治疗能够治愈。艾滋病恐惧症容易引发多种精神障碍,病情发展变化比较复杂,严重者极大的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引发自杀行为,因此需要尽早治疗、规范治疗,以求尽量达到治愈,减少复发几率。

治疗目标

正确认识艾滋病,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药物治疗

  1. 苯二氮䓬类药物:苯二氮䓬类药可增加脑内5-羟色胺水平,能够缓解艾滋病恐惧症患者焦虑失眠等,常用药物包括劳拉西泮,适用于失眠症状明显的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嗜睡等,另外需要注意药物依赖,严重心血管病人群禁用。
  2.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内5-羟色胺神经递质的再摄取,能够缓解艾滋病恐惧症患者抑郁情绪,常用药物包括舍曲林等,适用于抑郁情绪严重的艾滋病恐惧症患者。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良反应、性功能异常及引发躁狂等,对药物过敏者禁用。

心理治疗

  1. 暴露疗法:暴露疗法又称为脱敏治疗,是艾滋病恐惧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鼓励患者了解艾滋病信息,逐渐发展为接触艾滋病患者等,当引发恐惧症时通过心理放松训练逐渐淡化和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
  2. 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训练是治疗艾滋病恐惧症的重要手段。通过认知训练,矫正患者的错误观念,认识到自己对艾滋病的恐惧是不合理的,继而逐渐消除因对艾滋病的恐惧引起的心理障碍等。

治疗周期

间歇性治疗。

治疗后效果如何?

该病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治愈,但若不规范治疗则疗效不佳,整体治愈率仅为30%[2]。

是否需要复诊?多长时间复诊?

治疗期间定期复查,每月一次,调整治疗及用药。

注意

普通人群如何预防?

1.避免能够感染艾滋病的行为:避免不洁性行为,远离毒品。

2.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适度进行体育活动,畅情志。

3.高危人群早干预:

(1)避免可以传染艾滋病的行为:避免艾滋病暴露行为,包括高危性行为、吸毒等。

(2)学习艾滋病知识:学习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认识艾滋病,避免过度的恐慌和担心

(3)保持健康心态:多参与社交活动,倡导积极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抑郁的情绪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建军,卢洪洲.艾滋病恐惧症人群分布特点分析[C]. 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 160-162. [2] 郝伟, 于欣. 精神病学. 第7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