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 多见于婴幼儿,以爆发或散发为主
- 主要经水、食物等传播
- 临床表现为腹泻、呕吐、腹痛
病因
病毒主要在小肠近端黏膜感染,在细胞核中复制。多由食物或者水源污染导致。各类型病因一致。
- 食物:食物被污染常可导致流行。水产品如贝壳类,牡蛎为食物型暴发流行的重要原因,可使大批人患病。
- 水源:喝污染的水或在污染水中游泳均可造成感染。
病症
杯状病毒性胃肠炎的潜伏期为24~48小时(4~77小时),典型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
- 腹泻:每日数次或10多次,水样便或黄稀便。
- 腹痛:腹痛有时呈剧烈绞痛,可伴有食欲减退、全身无力、头痛、低热等。
- 呕吐:呕吐物呈水样,儿童可先呕吐再产生腹泻表现。
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传染科、消化内科
- 出现急性腹泻、呕吐时,至传染科就诊;
- 出现腹痛、腹泻经久不愈时,至消化内科就诊。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 出现腹泻、呕吐的情况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出现急性腹痛、腹泻时,应及时就医;
- 出现腹泻、呕吐次数增多的情况时,应立即就医。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 病原学检查:确诊方法,通常是通过酶联免疫法从粪便中检测出抗原,或者血液中检测出杯状病毒特异性抗体。
- 病史:作为早期诊断依据,了解该地区、该季节有无该类疾病流行,就诊者是否存在接触史。
治疗
杯状病毒性胃肠炎通常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对症治疗即可。
对症治疗
- 禁食:呕吐、腹泻严重的患者,先禁食,待症状减轻后再逐渐恢复饮食。
- 补液:轻症者给予口服补液即可,脱水严重者应予以静脉补液。
- 纠正电解质紊乱:检查电解质,及时补钾,因为脱水过程中容易导致低钾。
药物治疗
蒙脱石散:是一种肠黏膜保护剂,可均匀覆盖在肠道黏膜上持续6小时,能吸附各种致病因子,从而改善症状,一般在腹泻停止后就停药。遵医嘱服药,过量会导致病情加重。暂无特殊禁忌症。
治疗周期
杯状病毒性胃肠炎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治疗后效果如何?
经过及时治疗后,患者可以恢复健康。
多长时间复诊?
一般在腹泻、呕吐止住之后一周内复诊,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遵医嘱复诊,再次进行病原学检查。
注意
1.重视水源及食物卫生,餐具进行消毒;
2.早诊断,早治疗,及时隔离,以免传播。
3.高危人群早干预
婴幼儿提倡严格的母乳喂养,不随意添加辅食,可以接种疫苗防止感染。
参考文献: [1]王宇明,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