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中医药人才库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别名:)

病症,其他,常见病

导航

概述

病因

为什么会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本病病因复杂,多种病变过程可引起窦房结损伤,导致窦房结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因素,均可成为本病病因,目前较为明确的病因有年龄、心脏疾病、感染因素等。

  1. 年龄:临床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窦房结呈非特异性退行性纤维变性,起搏细胞逐渐被纤维组织取代,正常起搏细胞减少,导致本病的发生[5]。
  2. 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炎等疾病多可损害窦房结,导致窦房结功能障碍,引起本病。我国老年人主要由于冠心病而引起本病,而年轻人多是因为心肌病和感染性心脏病
  3. 感染因素:如布鲁氏菌病、伤寒等,可损害窦房结,导致窦房结起搏与窦房传导功能障碍,而引发本病。

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 药物因素: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洋地黄药物(地高辛、西地兰等)、乙酰胆碱等抑制窦房结功能,可导致窦房结功能障碍,而诱发本病[3]。
  2. 其他因素:如脑血管意外、高血钾等可诱发窦房结综合障碍,但具体诱发机制尚不明确。

哪些人容易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 老年人:这类人群窦房结多存在退行性病变,患冠心病的概率也增大,这些改变可导致窦房结功能异常,而更易患本病。
  2. 有心脏基础性疾病患者:如患有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炎等原发疾病,可损害窦房结,而更容易患本病。
  3. 长期服抗心律失常类药物的人群:如地高辛、西地兰、乙酰胆碱等抗心律失常类药物,可抑制窦房结功能,而更易患本病。
  4. 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如布鲁氏菌病、伤寒等,可损害窦房结,导致窦房结起搏与窦房传导功能障碍,而引发本病。

病症

哪些感觉可以提示早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早期患者可无临床症状,仅心电图表现异常。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各类病态窦房结临床表现无明显差别,多数患者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常表现为发作性头晕、乏力、心慌、黑矇、活动耐量下降等,严重者可出现心绞痛晕厥等。当患者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就诊,结合心电图等辅助检查,方可确诊。因此,定时体检是发现该病的有效途径。

其他症状有哪些?

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心力衰竭、阿-斯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心源性晕厥)等症状,甚至可因心脏停搏而导致死亡。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吗?

  1. 心动过速: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导致心脏冲动的传导异常,容易引发心动过速(包括房颤房扑室颤等)。常表现为心悸、头晕、胸闷、乏力等。
  2. 卒中:本病合并房颤时,容易导致血栓脱落,血栓进入脑血管后引起脑卒中。
  3. 心力衰竭:本病严重时心脏起搏功能和冲动传导障碍,致使严重性心率失常的发生,进而可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可引发心力衰竭,常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闷、胸痛等。
  4. 心脏骤停: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出现严重心动过速时,可引起心房停搏,甚至心脏停搏。常表现为突然的心脏搏动消失,患者晕厥,意识丧失等。

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1. 优先考虑去心血管内科
  2. 晕厥、意识丧失等症状时,建议就诊急诊科。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1. 患者出现头晕、黑矇、乏力等症状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2. 患者出现心慌、心绞痛时,需要及时就医;
  3. 家属发现患者出现突发意识丧失、晕厥时,应立即就医。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1.体格检查: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心脏听诊可发现患者心律失常,即心率加快或减慢,心率不齐等。

2.心电图检查

(1)常规心电图:适用于发作期患者,常用于急诊检查,心电图可记录特征性改变。

①缓-慢型:窦性心动过缓(24小时多数时间心率<50次/分,动态心电图<8万次/24小时);原发性窦性停搏(停搏时间常>2s);窦房传导阻滞:二度窦房传导阻滞(PP间期逐渐短直至出现长PP间期)多见。

②慢-快型:在窦缓、窦停或窦房阻滞的基础上合并各种房性快速型心律失常交替出现,如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阵发性心房颤动。

③快-慢型:心电图可表现为正常心电图,也可出现快速房性心律失常表现(如阵发性房速、房扑或房颤等),亦可在其终止时出现一过性窦房结抑制的表现,如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

④混合型:以上心电图表现可同时存在。

(2)动态心电图:患者随身携带,可记录24~72小时内的心电脉冲信号,对非发作期患者诊断更有意义,结果提示与心电图一致。

可记录24小时的总心率,正常人为10万次左右,若患者总心率低于8万次或平均心率<40次/分,可诊断为本病中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

若反复记录到>2秒的长间隔,临床上又伴有晕厥等,可确诊本病;

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终止时出现上时间的窦性停搏,可确诊本病。

3.电生理检查:主要用于测定窦房结功能。当窦房结恢复时间≥1400毫秒,校正的窦房结回复时间≥500毫秒;窦房传导时间>120毫秒,可确诊本病。

治疗

病窦综合征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药物,临床以缓解症状、治疗心律失常为主。无症状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无需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随访;病因明确的选择针对病因治疗,同时可配合药物治疗提高心率;对药物反应不理想者,可行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慢-快综合征患者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后,患者仍有心动过速发作,可同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率[2]。

治疗目标

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痛苦;延缓病情发展,预防脑卒中心脏骤停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一般治疗

针对病因治疗,以缓解症状、治疗心律失常为主,预防并发症。

急症治疗

若患者出现晕厥、意识丧失,应紧急采取心肺复苏并及时送医治疗。

药物治疗

  1. 加快心率药物: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适用于缓-慢型病窦综合征患者,主要作用是提高患者心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有头晕、恶心、口干等不良反应。
  2.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萘洛尔等,主要用于慢-快综合征患者术后的药物治疗。有效预防并改善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此药物的副作用有静脉炎肝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紊乱等[2]。
  3.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NOACS(利伐沙班等)等,适用于存在血栓形成风险的房颤患者,主要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而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目的,降低脑卒中风险。

手术治疗

1.临时起搏器:适用于药物治疗不佳者、一过性病变或紧急情况下。主要用于纠正患者心律失常状态,提高患者生存率。

优点:时间较短,一般1~2周,一般不超过1个月,以免感染[6]。

缺点:存在治疗无效情况,无效后需安装永久起搏器。

2.永久起搏器:适用于不可逆性病窦患者、经药物及临时起搏器治疗无效者、慢-快综合征患者。其中慢-快综合征患者术后还需辅以药物治疗。

优点:可长期有效纠正患者心律失常,缓解患者心悸、乏力等症状。

缺点:费用昂贵,电池耗尽后需更换新的起搏器。

中医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心系疾病一直以来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尤其适用于未达到手术指征或不接受起搏器治疗的部分患者,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复方、中成药、中药注射、针灸等疗法,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常用的中药有炙麻黄、淫羊藿、党参、黄芪、川芎、半夏等[。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乏力、胸闷等,但未出现过晕厥[7][8]。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定。药物治疗的患者多为短期治疗,但需要定期随访;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周期一般需2~3月,但术后还需长期间歇性治疗,以观测病情进展和身体健康情况。

治疗后效果如何?

  1. 通过正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预后良好,但需要长期病情监测。
  2. 若治疗不及时或未接受正规的治疗,则可能造成病情恶化,出现严重的心动过缓、心律失常、晕厥、心绞痛等症状,严重者有生命危险。

是否需要复诊?多长时间复诊?

需要复诊。手术治疗患者要求植入后1、3、6月各随访1次,以后3~6个月随访一次。其他方法治疗患者,需根据自身病情,遵医嘱进行定期复诊[6]。

注意

普通人怎么预防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 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早睡早起;三餐规律,要尽量做到“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2. 合理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广场舞等运动,强度适宜,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3. 高危人群早干预:如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或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如有不适立即就诊;老年人可按时体检,若发现病情应尽早干预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参考文献:

[1]戴亚楠,赵翠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因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8,07:549-552.

[2]张澍,霍勇,陈红等,内科学.心血管内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56-64. 

[3]陈灏珠,钟南山,陆再英等,内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83-184.

[4]毛明洁,王巧凤,李红梅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不同心房起搏部位及频率对术后房颤发生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0,02:157-159.

[5]田荣成,张泽生,刘抗,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9,07:662-667.[6]尤黎明,吴瑛等.内科护理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49.

[7]耿乃志,沈艳伟,徐倩倩,等.中医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8,03:685-687.

[8]胡超群,张心爱,张洪嘉,李倩倩,曹亦楠,高瑜倩,窦晋芳,朱海燕. 郭维琴教授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经验[J]. 现代中医临床,2020,02:17-19.

[9]张爱珍,临床营养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52-53.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