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其他,常见病
败血症肾损害病因主要可分为血流动力学因素与非血流动力学因素。
1.血流动力学因素:败血症时体内缩血管物质(如某些细胞因子、血小板激活因子、内皮素及腺苷等)反应性增加,由此产生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肾血流量减少是败血症并发肾衰竭的主要病因;
2.非血流动力学的因素:如细菌随血液迁徙至肾脏引起肾感染,在败血症性肾衰竭患者的肾活检发现,在肾间质和肾小管腔内有微小脓肿。
无
败血症患者:为本病的基础发病人群。
败血症患者如出现血尿、蛋白尿等,应警惕发生肾损害。
败血症肾损害患者常见症状为寒战、发热、呼吸急促、水肿等。可同时出现败血症和肾损害的相应症状。
1.败血症典型症状为:寒战、发热(持续高热,体温在39摄氏度以上,但一天内体温差可大于2摄氏度)、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
2.肾损害:患者可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血压升高等表现,后期患者可出现少尿或无尿。
肾功能衰竭: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引起的肾功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的一种病理状态。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无尿、水肿等多种表现。
急诊科、肾内科
1.当疾病发生较急、进展较快时首选急诊科就诊;
2.当出现不适症状时,且自觉症状不严重时,选肾内科就诊。
1.发生败血症的患者,应严密监测肾功能;
2.当出现发热、寒战等不适症状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检查;
3.当出现肾脏损害性症状时,如水肿、血尿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1.血常规: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检查发现白细胞显著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表明患者存在感染,加上症状可确诊为败血症;
2.病原学检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败血症,发现血液细菌培养阳性,可判断患者存在感染,加上症状可确诊为败血症;
3.肾脏B超: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肾损害,检查发现肾脏出现损害,如肾小球坏死或损伤等;
4.肾功能检查:血清尿素、血肌酐、血β2-微球蛋白升高可以体现肾小球的损伤情况。
败血症肾损害的治疗目标是控制败血症,缓解症状,改善患者肾功能情况,改善预后。
1.抗生素:常用药物头孢他啶、头孢唑肟、美罗培南等。用于控制感染,纠正败血症。常见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禁忌症:药物过敏患者;
2.调节电解质紊乱治疗:如葡萄糖酸钙。常见不良反应:出现恶心等胃肠道反应。禁忌症:高钙血症、有肾结石患者;
3.血管活性药物:如肾上腺素,可改善肾血管循环,恢复肾功能。常见不良反应:出血。禁忌症:高血压、存在活动性出血患者;
4.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可缓解患者水肿症状。不良反应:低钾血症。禁忌症:心功能严重不全、肾功能严重不全患者。
肾移植:适用于肾脏已经发生严重损害患者,其禁忌症为出现周围血管病变较严重患者、基础疾病较多患者以及败血症未得到控制患者。
多数患者短期治疗即可,如发生不可逆的肾脏损害,需要长期治疗。
(1)经过规范而有效的治疗后,患者不适症状缓解甚至治愈,患者肾功能情况得到改善;
(2)若不及时治疗,则可能进展为肾衰竭。
1.症状消失后可三到六个月复诊一次;
2.术后一周复诊。
1.合理膳食:健康饮食,合理饮食;
2.科学运动:维持适当运动,促进代谢,维持机体良好的免疫功能;
3.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4.高危人群早干预:对发生感染性疾病者或已经发生败血症者,应及时治疗,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造成肾损害。
参考文献 [1]郭永新.白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合并心内膜炎、心肌炎伴肝、脾、肾损害1例[J].福建医药杂志,2003(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