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中医药人才库

白血病(别名:)

病症,其他,常见病

导航

概述

病因

为什么会得白血病?

白血病的确切病因至今并未完全阐释清楚。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1.生物因素

主要包括病毒感染和免疫功能异常。多年研究发现,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是由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human T lymphotrophic virus-Ⅰ, HTLV-Ⅰ)所致,且HTLV-Ⅰ具有传染性,可通过哺乳、性生活和输血传播。病毒感染机体后,作为内源性病毒整合并潜伏在宿主细胞内,一旦在某些理化因素之作用,即被激活表达而诱发白血病;或作为外源性病毒由外界以横向方式传播感染,直接致病。此外,免疫功能异常者,如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患白血病的风险会增加[1]。

2.物理因素

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等)的致白血病作用已得到研究肯定,大面积和大剂量电离辐射暴露会使骨髓抑制和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DNA突变、断裂和重组,导致白血病发生。

3.化学因素

多年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导致白血病的发生,如苯及含苯有机溶剂。乙双吗啉是乙亚胺的衍生物,具有极强的致染色体畸变和致白血病作用。抗肿瘤药物中烷化剂和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有致白血病的作用。化学物质所致的白血病以AML为多。

4.遗传因素

有白血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可能比一般人群要高。白血病中约0.7%为家族性白血病。另外,染色体异常遗传性疾病也常伴有较高的白血病发病率,如Down综合征(唐氏综合征)。 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Fanconi贫血)、Bloom贫血(侏儒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及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等病人的白血病发病率均较高。

5.其他血液病

某些血液病最终可能发展为白血病,如MDS、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PNH等。

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白血病?

哪些人容易得白血病?

  1. 有特殊家族史,如有白血病家族史或父母为近亲结婚的人,较一般人容易得白血病。近亲结婚者的子女容易得白血病可能是因为其易发生染色体畸变;
  2. 长期接触X射线、γ射线等电离辐射的人,如核电站工作者,患白血病风险较一般人高;
  3. 长时间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苯及含苯制剂、油漆、装修污染等)的人群比普通人群易患白血病,主要受影响人群为从事化工生产、建筑装修、染料生产等行业的人。
  4. 长期使用氧化型染发剂的人群可能易患白血病。因为这类染发剂的主要成分——过氧化氢和对苯二胺均有致突变、致畸作用[2]。
  5. 免疫力低下或存在免疫功能异常的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得白血病。

病症

哪些感觉可提示早期白血病?

1.急性白血病

如果出现发热、有容易出血的倾向、越来越严重的贫血、骨关节疼痛等症状,可能提示早期白血病。

2.慢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起病缓慢,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故患者常难以察觉身体的变化,一般通过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才发现血常规异常或脾脏肿大而确诊。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白血病?

1.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起病或急或缓,起病急骤者多为儿童及青少年,可突发高热,或是严重的出血。起病缓慢者则以部分青年人和老年人居多,可表现为脸色苍白、皮肤紫癜,不少白血病患者是因月经过多或拔牙后出血难止就诊时确诊[1]。

(1)贫血:疾病早期便可出现贫血,半数患者就诊时已经是重度贫血状态[1]。

(2)发热:发热是白血病的常见症状,约一半患者以发热为早期表现。低热、高热都有可能发生,高热时可达39~40℃,甚至更高温度。高热往往提示体内有继发感染[1]。

(3)出血:出血也是白血病早期常察觉到的症状。全身各部位都可能发生出血,以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皮肤瘀点瘀斑为多见。其他部位的出血,如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等,相对少见但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1]。

(4)白血病增殖浸润多处组织器官:可表现为关节和骨骼疼痛、淋巴结和肝脾肿大、皮肤出现硬块、牙龈增生或肿胀、眼球突出、睾丸一侧无痛性肿大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可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甚至抽搐、昏迷)等[1]。

2.慢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低热、乏力、多汗或盗汗(夜间睡眠中的出汗)、体重减轻等症状。若白细胞浸润脾脏,可因为脾脏肿大而感到左上腹有坠胀感。另外,患者还可能在头颈部、锁骨等处发现淋巴结肿大。病情持续加重,可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晚期,慢性白血病还可能转为急性白血病,临床症状与急性白血病类似。

其他症状

当患者体内各组织器官受到白血病细胞浸润时,病情变得复杂,可出现一些非典型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呕吐、颈部僵硬、胸闷(可为心包积液所致)、听力下降、双下肢瘫痪等症状。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吗?

  1. 感染:感染是白血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因为异常白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殖,患者体内正常白细胞数减少,容易发生严重感染或败血症
  2. 尿酸肾病:白血病患者尿中的尿酸量可能是正常人群的数十倍,再加上化疗等治疗会增加体内尿酸的浓度,导致高浓度尿酸沉积在肾小管,引发高尿酸性肾病。
  3. 肠胃功能衰竭:患者的肠胃功能易受到常用化疗药物的影响,严重时甚至呈衰竭状态。
  4. 电解质失衡:在白血病治疗过程中,由于大量白细胞遭破坏或出现化疗药物性肾损害,患者体内电解质易失衡,可能出现低血钾、血磷升高、低钙等情况。
  5. 出血:由于白血病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殖,患者体内血小板数明显减低,容易引起颅内、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系统出血。
  6.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白血病患者易出现凝血紊乱,从而诱发这种严重的出血综合征。

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血液内科或者肿瘤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发热、严重贫血(可表现为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头晕头痛、耳鸣等),显著的出血倾向(如牙龈、鼻出血、皮肤瘀斑等)、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腋下或腹股沟处),和/或伴有胸骨(或其他肋骨、四肢骨)疼痛时,应及时就医。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1.全面体格检查:

检查淋巴结、肝脾有无肿大及包块,胸骨有无压痛等,并检查口腔、鼻腔、眼部以及皮肤情况。

2.血常规检查:

利用血液细胞分析仪器对患者指尖、耳垂部位的末梢血液进行检测即可。大部分患者白细胞(WBC)计数异常,还可伴有血小板减少。血涂片分类检查可见原始或幼稚细胞[3]。

3.血液生化检查:

白血病患者进行血液生化检查时,可发现血清尿酸浓度增高,以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增加[4]。

4.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是诊断白血病的主要依据和必做检查。根据骨髓样本中的细胞特征可判断白血病分型。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为原始细胞占全部骨髓有核细胞≥30%(FAB分型)或≥20%(WHO分型)。不同病情发展阶段的慢性白血病可有不同的骨髓细胞特征[3]。

5.细胞免疫学检查:

通过免疫学检查可确定白血病细胞的来源,对明确白血病的类型起到重要作用。

6.细胞化学染色:

细胞化学染色是形态学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进一步对急性白血病进行分类分型。其中最有价值的是过氧化物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可以区别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4]。

7.其他检查:

根据不同病情,医生还会对患者开展其他的检查,如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免疫功能检查、尿常规等项目。

治疗

由于白血病的分型繁多,且预后分层复杂,因此没有普遍适用的治疗方法。医生往往会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患者意愿和经济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多数患者可以被治愈或者保持病情长期稳定。

治疗目标

对于白血病的治疗,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治疗目标:

1.诱导缓解治疗阶段

目的:尽快杀灭白血病细胞,恢复机体正常造血功能,使患者获得完全缓解。

原则:早期、联合、足量、间歇、分阶段用药。

2.缓解后治疗阶段

目的:通过较长时间的巩固强化治疗,进一步清除残余的白血病细胞,以避免复发,为患者争取长期生存时间。

药物治疗

是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治疗中用到的药物通常能杀死白血病细胞或阻止其生长。常用的化疗药物有生物碱类(如长春新碱、高三尖杉酯碱)、蒽环类药物(如柔红霉素)、烷化剂(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激素类(如泼尼松)、抗嘧啶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等等。治疗时一般采用联合化疗方案,利用不同药物从多个路径攻击破坏白血病细胞,强化疗效。根据患者个人体质和病情,化疗过程可能会伴随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脱发、骨髓抑制等。

导致白血病发生的异常白细胞常携带有特定的基因位点或信号传导通路,而分子靶向药物能够针对这些基因位点或信号通路精准攻击白血病细胞,抑制异常白细胞的增殖,同时避免伤及正常细胞。常用的靶向药物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尼洛替尼、达沙替尼、甲磺酸伊马替尼),一般用于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和部分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免疫治疗的目的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控制白血病细胞,提高疗效。常见治疗药物有利妥昔单抗,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手术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

手术中,为了清除患者体内的异常细胞,会先对患者进行大剂量放疗或化疗处理,随后再将正常的造血干细胞(来源于自身或他人)移植入患者体内,使患者重建正常造血功能及免疫系统。

根据正常造血干细胞的来源,手术可分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其它治疗

简称放疗,即用高强度的放射线来杀死肿瘤细胞。在治疗白血病患者时,放疗一般作为化疗的辅助治疗方案。另外,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前进行放疗可以起到预防移植后复发的作用。

在化疗等方式在治疗白血病的同时,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也会有抑制作用,而合理利用中医药,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治疗周期

白血病的治疗是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在确诊为白血病后,治疗疗程一般可能需要2~3年。根据白血病具体分型、治疗方案、患者个体情况的不同,疗程也可能在1年内结束或者长于3~5年。

治疗后效果如何?

经过合理规范而有效的治疗后,大部白血病患者可以被治愈或长期稳定。但如果未经过长期规范化治疗,可能出现感染、出血、高尿酸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多长时间复诊?

为防止病情加重,及时发现已出现的并发症,患者必须要进行定期复查,对于白血病患者:

注意

普通人怎么预防白血病?

因为白血病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所以目前没有特异性的预防方法。但如注意以下几点,则有助于降低白血病的发病风险: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568-582. [2]嵇红,朴松林,蓝绍颖.染发剂的使用与成人白血病关系的Meta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5):2844-2845,2854. [3]黄晓军,吴德沛.内科学:血液内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58-9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