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中医药人才库

便秘(别名:)

病症,其他,常见病

导航

概述

病因

为什么会得便秘?

1.排便习惯不良:排便时间没规律、有便意时由于环境或个人的原因不能排便、排便注意力不集中(如排便时玩手机),这是便秘产生的重要原因。

2.饮食习惯不良:饭量太少、食物的热量太低、饮食中纤维素含量低、进食不规律、不吃早餐、喝水少等,都容易造成便秘。

3. 精神心理因素: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人群易患便秘,不少便秘患者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

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便秘?

1.饮食:高脂低纤维饮食、喝水少。

2.运动:久坐、缺乏运动,尤其是老年人。

3.生活不规律:如三餐不定、熬夜等。

哪些人容易得便秘?

1.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

2.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久坐不动,爱吃高糖、高热量、低纤维食物者。

病症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便秘?

便秘的主要症状有:大便干硬、每周排便次数小于3次、排便困难。不同类型的便秘可有不同的症状表现:

1.慢传输型:每周排便次数小于3次、大便干硬、排便费力、没有便意。

2.排便障碍型:排便费力、有排便排不尽的感觉、排便时肛门处有堵塞感、需要手法辅助排便。

其他症状

可伴有食欲减退、腹胀等。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吗?

1.肛裂

长期便秘,粪便干硬,可使肛管皮肤层遭到机械性创伤形成肛裂,严重时合并感染。

2.结肠炎

长期便秘,肠道内的双歧杆菌数量减少,有害病菌大量繁殖可引发便秘性结肠炎。

3.痔疮

长时间反复便秘,大便积聚在肠道,腹腔压力增大,可造成血液循环变慢,出现血液淤滞、静脉扩张,继而造成便秘。

4.直肠癌

长期的便秘可使肠道细菌发酵而产生的致癌物质刺激肠黏膜上皮细胞,导致异形增生,易诱发癌变。

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或内科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大便干硬、每周排便次数小于3次、排便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1.胃肠传输试验:主要用于了解结肠运动是否正常、排便是否有障碍 。

2.肛管直肠压力和感觉功能:主要用于检查排便时直肠的压力是否上升到足够的水平。

3.排粪造影:主要用于了解肛门直肠和协助排便的肌肉的运动情况。

治疗

治疗目标

增加胃肠道的动力,使患者能够顺畅地排便。

药物治疗

1.容积性泻剂:通过保存大便中的水分,增加大便的含水量以及大便的体积,使大便容易排出,常用的有甲基纤维素等。

2.渗透性泻剂:通过增加肠道内水分吸收,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运动,来促进排便。主要包括聚乙二醇、乳果糖,适用于轻度、中度的便秘患者。

3.刺激性泻剂:可以刺激肠道神经,从而增强肠道运动,刺激肠道分泌肠液,可以作为便秘的补救措施,但只能短期、间断使用。

4.促动力药:能增加肠道动力、加快粪便在肠道中的传送,如西沙比利、莫沙必利等。

5.促分泌药:刺激肠液分泌,促进排便。

6.粪便软化剂:软化粪便促进排便。如开塞露、甘油栓。

手术治疗

长期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便秘,可采用全结肠切除术或结肠部分切除术。

其他治疗

1.清洁灌肠或洗肠:粪便滞留在肠道内不能排出的便秘患者或严重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可采用清洁灌肠或洗肠。

2.生物反馈治疗:可用于排便障碍型便秘的治疗。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与发病类型和患者个体差异相关,长短不一,部分需长期服药。

治疗后效果如何?

便秘的预后与患者的配合有关,心理障碍、长期服用刺激性泻剂会影响预后。排便障碍型对治疗的反应好,而慢传输型疗效差。

注意

普通人怎么预防便秘?

1.合理膳食:合理分配膳食中主食、肉蛋、蔬菜、水果比例多食水果蔬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规律进食。

2.规律排便:早餐前或餐后2小时是排便的最好时间,要养成每天在此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不玩手机或做其他活动。

3.水分摄入充足:平时多喝水,避免大便干燥。 

4.科学运动:避免久坐。适当运动有利于胃肠蠕动的改善,比如出门散步、跑步等运动都是很好的预防方法。 

5.规律作息:保持生活规律和充足的睡眠,保持愉悦的心情也对预防便秘有着良好的效果。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