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中医药人才库

白头粉刺(别名:)

病症,其他,常见病

导航

概述

病因

为什么会得白头粉刺

白头粉刺的发病机制至今并未完全阐释清楚。

目前多认为和以下三个因素有关:

此时可在毛囊口形成微粉刺或粉刺,当皮损感染微生物(尤其是丙酸痤疮杆菌)、发生免疫及炎症反应时,可进一步形成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加重病情。

白头粉刺的发病原因有:

1. 高雄激素分泌:青春期性腺成熟后雄激素(尤其双氢睾酮和睾酮)分泌旺盛。

2.皮脂分泌旺盛:雄激素可与皮脂腺表面的受体结合,促进皮脂分泌。

3.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雄激素可与皮脂腺表面的受体结合,促使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堵塞皮脂的正常排出,从而形成白头粉刺。

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白头粉刺? 

哪些人容易得白头粉刺?

病症

哪些感觉可提示白头粉刺

白头粉刺无明显发病前兆,多通过视诊发现。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白头粉刺?

白头粉刺患者最典型的症状是面部对称分布的白色小丘疹,轻轻挤压可见黄白色豆腐渣样物质排出,一般不痛不痒,症状典型,易辨别。

其他症状

可同时伴有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面部油腻、毛孔粗大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吗?

1. 痤疮后红斑:痤疮引起的炎症使得皮肤微血管扩张充血,从而使皮肤外观呈红色样改变。

2. 炎症后色素沉着:为炎症性皮肤病的结局,与正常肤色相比,局部皮肤颜色加深,影响外观。

3. 痤疮瘢痕:皮损消退后可能会遗留痤疮瘢痕,包括萎缩凹陷性瘢痕、增生性瘢痕、痤疮瘢痕疙瘩三种。其中萎缩性瘢痕最常见,可见皮肤光滑,表皮变薄及略凹陷,与个体差异、皮损严重程度或不规范处理等有关。

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内分泌科。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1. 一般过了青春期后,皮损会逐渐消退。但是当皮损大量增多,出现大量炎性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甚至有形成瘢痕的倾向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2. 当患者感觉痤疮影响了其正常工作生活,甚至产生心理问题时,也需要及时就医。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治疗

本病一般可以治愈,需要采取以局部外用药为主,辅以物理治疗等个体化治疗方案,但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瘢痕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

治疗目标

白头粉刺一般炎症反应比较轻,在患者及时就医、调节不健康生活方式后,一般可以消退。

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

1. 维A酸类:可以改善异常的毛囊角化,溶解粉刺。如阿达帕林、他扎罗汀、异维A酸、全反式维A酸。不良反应为轻度的皮肤刺激反应,如红肿、刺痛、脱屑等,光分解现象会增加皮肤的敏感性。

2. 过氧苯甲酰:具有杀灭丙酸痤疮杆菌、溶解粉刺及抗炎收敛的作用。可能对皮肤产生轻度刺激性。

3. 抗生素:具有抗炎、抗痤疮丙酸杆菌得作用。如红霉素、氯霉素、克林霉素、夫西地酸等。但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不建议长期或单独使用。

4. 壬二酸:具有抑制丙酸痤疮杆菌及溶解粉刺的作用。但易出现红肿、刺痛等皮肤刺激反应。

5. 其他药物:二硫化硒、水杨酸等。

物理治疗

1. 光动力和红蓝光:具有杀灭丙酸痤疮杆菌、抗炎、调节免疫、改善毛囊皮脂腺上皮角化等作用,可以减少或防止痤疮瘢痕的产生。

2. 激光与光子:点阵激光可以改善痤疮瘢痕,但建议选择小光斑、低点阵密度、低能量、多次治疗方案。光子可以加快痘印的消退。

3. 射频:可以改善痤疮瘢痕,但是IV、V型皮肤患者容易出现色素沉着的不良反应。

中医治疗

一般常用的方法有中医内治法、中药湿敷、耳穴贴压、耳尖点刺放血、火针、刺络拔罐、针灸等,需要正规就医治疗。

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化学疗法

果酸换肤法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其具有促进角质层细胞的更替、改善毛囊异常角化、刺激胶原纤维合成、抗炎的作用,同时可以在表皮外形成酸性环境,减少了细菌的生长繁殖。常见不良反应为皮肤刺激症状。

治疗周期

一般需要维持治疗3~12个月。

治疗后效果如何?

经过规范而有效的治疗后,白头粉刺可以消退。若治疗不及时或未经规范治疗,可能会遗留永久性痤疮瘢痕,影响病人的美观,甚至可能影响病人的工作生活,造成抑郁等严重心理疾病。

多长时间复诊?

注意

普通人怎么预防白头粉刺?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

1. 合理膳食:避免高糖、高脂、奶类(尤其是脱脂牛奶)的摄入。

2. 科学护肤:保持面部干净卫生,做好早起和睡前的清洁;合理选择护肤品;防止暴晒。

3. 规律生活: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控制体重,情绪疏导。

4.高危人群早干预:对于有遗传倾向的患者,生活中尤其需要注意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科学护肤,若皮损已经出现且呈逐渐加重的趋势,需及时就医,切忌用手挤压。

 

参考文献 [1] 鞠强.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9,48(9):583-588. [2] 赵辩.中国临床皮肤病学(2版)[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3] 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  Klaus Wolff, Richard A.Johnson, 等. 临床皮肤病学彩色图谱及概要[M]. 赵邑译,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5] Jean L Bolognia, Joseph L Jorizzo, Ronald P Rapini. 皮肤病学[M]. 朱学军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