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其他,常见病
贲门失弛缓症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神经、遗传、精神、病毒感染等因素相关。
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的病因,包括神经源性病变、迷走神经功能不全、食管平滑肌损害、食管下括约肌超敏等;继发性贲门失弛缓病因,包括恶性肿瘤、结节病、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等。
各类型贲门失弛缓症的发病原因有:
1.原发性贲门失弛缓:
(1)神经源性病变:食管的部分神经节细胞出现退行性变,可导致在吞咽时贲门不能松弛、食管不能扩张及蠕动。
(2)迷走神经功能不全:迷走神经功能不全可导致胃酸分泌障碍,胃酸分泌障碍后胃蠕动减慢,与本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
(3)食管平滑肌损害:本病患者的食管平滑肌在电子胃镜下观察时,可见一些非特异性的平滑肌病变,或与本病发病相关。
(4)食管下括约肌超敏:部分患者的食管下括约肌对某些内分泌激素有超敏反应,此种超敏反应可致肌肉痉挛,与本病发病相关。
2.继发性贲门失弛缓:
(1)恶性肿瘤:胃癌、食管癌、肝癌、胰腺癌、肺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可发生转移导致胃食管括约肌松弛,出现贲门失弛缓症。
(2)结节病:结节病可压迫食管下括约肌,激发产生贲门失弛缓症。
(3)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胃肠道蠕动功能出现障碍,产生腹部不适、食物反流等症状。
精神刺激:突如其来的情绪刺激和长期的精神紧张,均可诱发消化道肌肉的神经调节障碍,诱发本病。
20~40岁的青壮年:流行病学数据调查显示本病患者多为20~40岁的青壮年,无明显性别差异,尚无明确证据可解释这一现象[1]。
若出现一段时间以来间歇性发作的吞咽困难、反酸、胸骨后不适等表现,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下一步检查,以确诊所患的消化系统疾病。
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早期会出现吞咽困难,并逐渐加重,此外还可能出现胸痛、反酸、烧心、食物反流的症状,严重者会因误吸导致呼吸困难。
消化内科、普外科
贲门失弛缓症尚无理想的特效疗法,初期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如果食管下括约肌梗阻持续不缓解,需要通过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来改善病情。通常经过有效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本病易反复发作。
本病的治疗目的在于减低食管下括约肌高压,改善括约肌松弛,加速食管排空,缓解症状。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食过冷过烫等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食道的刺激。
2.日常应注意适当锻炼,尽量保持心情愉悦,工作与生活要劳逸结合。
3.高危人群早干预:20~40岁的青壮年
(1)已经患有消化道疾病的群体,应注意遵医嘱定期复查,调整饮食习惯。
(2)日常饮食高热量,体重超重的群体,要注意适当减重。
参考文献 [1] 王月玲编著,精编内科常见病诊疗学[M] 第2版,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71. [2] 周宁主编,实用临床普通外科学[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80. [3] 谭志洁等编著,实用胃肠疾病综合诊疗实践[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