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中医药人才库

B细胞淋巴瘤(别名:)

病症,其他,常见病

导航

概述

病因

为什么会得B细胞淋巴瘤

本病起源于B淋巴细胞,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与下列因素相关:

  1. 感染:研究发现,B细胞淋巴瘤可能与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关,如EB病毒、人疱疹病毒-6、人疱疹病毒-8、幽门螺旋杆菌等,且人免疫缺陷病毒可能会增加多种肿瘤的发病风险,包括B淋巴细胞淋巴瘤[3]。
  2. 免疫因素:免疫功能低下者如遗传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患者、干燥综合征患者以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如器官移植患者),因其自身免疫功能下降,更易受病毒等感染,更易患病;
  3. 理化因素:接触放射线(如X射线、γ射线)、有毒物质(如杀虫剂、甲醛)等可能与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相关;
  4. 遗传因素:染色体易位、基因重组、缺失、突变等均可能导致B细胞淋巴瘤,且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均存在家族聚集现象[1-3]。

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B细胞淋巴瘤?

  1. 自身因素:不良饮食习惯(如挑食、节食、酗酒等)和生活习惯(如熬夜、过度疲劳、抽烟等)均可导致身体免疫力降低,增加本病的患病风险;
  2. 环境因素:如生活在核污染(核泄漏使核辐射增加)、家装污染(装修后直接入住,环境甲醛、苯等偏高)的环境或食用被杀虫剂、除草剂等污染的食物可能会诱发本病;
  3. 职业因素:如放射科医生(接触放射线)、油漆工(接触甲醛)等更易接触到有毒物质,最终诱发本病。

哪些人容易得B细胞淋巴瘤?

  1. 免疫力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干燥综合征患者等,可增加本病的发病风险;
  2. 有B细胞淋巴瘤家族史人群:本病有家族聚集现象,有家族史者会更易患病;
  3. 某些病毒感染人群:EB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等病毒感染者,会增加B细胞淋巴瘤的患病风险;
  4. 从事高危工作者:如放射科医生、油漆工等亦容易接触到有毒物质,导致本病。

病症

哪些感觉可提示早期B细胞淋巴瘤

本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可能无意触及肿大淋巴结。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B细胞淋巴瘤?

  1. 淋巴结肿大:患者可触及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肿物或包块(即淋巴结肿大),一般无痛感,且很可能发生进行性肿大;
  2. 局部压迫症状:淋巴瘤持续增大压迫周围的组织或累及周围器官时,会引起各种相应的症状,如压迫咽喉部位可出现吞咽困难;压迫肠道、胃部可引起腹痛、腹泻;压迫腹股沟或骨盆淋巴阻塞可引起下肢水肿;累及肺部可引起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累及胸椎、腰椎可引起胸痛、腰痛等症状;                                   
  3. 全身症状:不明原因发热、盗汗(夜间入睡后大量出汗)、皮肤瘙痒、体重下降、疲劳等。

其他症状有哪些?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带状疱疹(机体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后皮肤出现丘疹或水疱)、饮酒后淋巴结疼痛等症状。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1. 感染性疾病:疾病影响及化学治疗的副作用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更易出现感染性疾病,最常见为呼吸道感染,患者可见发热、头痛、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状;
  2. 白血病: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当病变侵犯骨髓,可能导致白血病,可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出血(如频繁流鼻血)且不易止血、发热等症状。

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血液科、肿瘤

  1. 优先考虑就诊血液科;
  2. 当触及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时,也可以去肿瘤科就诊。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1. 当颈部、腋窝触及肿物或包块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2. 当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1.体格检查:检查全身淋巴结(包括颈部、腋窝以及腹股沟等淋巴结)有无肿大,肝脏、脾有无肿大,并记录数量、大小、触摸感和活动度等;

2.血常规检查: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多正常;

3.病理活检:常选取较大的淋巴结组织,进行病理活检,可用于判断疾病分型;

4.影像学检查:

(1)CT扫描:是确定分期、疗效评估的首选方法,能及时发现病情,适用于肝、脾、腹部淋巴结的评估;

(2)MRI(磁共振成像):对判定骨骼、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情有一定的优势;

(3)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可检查隐匿的病灶,适用于早期诊断;

(4)B超检查:可检查浅表淋巴结和浅表器官病变,如甲状腺、乳腺等,可发现体检时的遗漏[1]。

治疗

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案选择首先需明确肿瘤的病理分型和分期,同时还要考虑患者整体健康状况,临床多采用化学药物治疗加放射治疗等综合治疗。

治疗目标

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短期和长期并发症,尽量实现临床治愈,降低远期死亡率。

化学药物治疗

是大多数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一般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用于杀死癌细胞。

1.霍奇金淋巴瘤

(1)ABVD方案:是目前治疗霍奇金淋巴瘤的首选疗法,主要药物有多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花碱+达卡巴嗪,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可选择去除博来霉素后再行化疗;

(2)Stanford V方案:此方案用药剂量大,但疗程通常是ABVD方案的一半,主要药物有多柔比星+长春花碱+氮芥+长春新碱+博来霉素+足叶乙苷+泼尼松,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可选择去除博来霉素后再行化疗;

2.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1)CHOP方案:可用于滤泡性淋巴瘤,疗效较好,主要药物有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年老、体弱的患者,若不耐受,可选择其他方案治疗;

(2)R-CHOP方案:在CHOP方案的基础加用利妥昔单抗可获得更好的疗效,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经典治疗方案,但不适合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

(3)FCR方案:适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但该方案具有较大的免疫抑制和血液不良反应,不适合老年及伴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主要药物有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

化疗可产生许多副作用:

  1. 短期副作用:包括脱发恶心呕吐腹泻、疲劳、口腔溃疡、食欲不振等;
  2. 长期副作用:多柔比星会损害心脏;博来霉素会损害肺部;某些化疗药物会增加第二种癌症(如白血病)的风险,也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和生育能力[1-4]。

放射治疗

B细胞淋巴瘤对放射治疗敏感,通过X射线和质子等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通常与化疗联合使用,也可用于化疗不能耐受的患者或作为姑息治疗(缓解肿瘤造成的不适症状)手段。常用的放射治疗包括累及部位(淋巴结及扩散部位)放射治疗、累及野(仅针对淋巴结区域)放射治疗、扩大野(淋巴结加附近的正常组织)放射治疗和全身照射(用于干细胞移植联合大剂量化疗)。

注意事项:建议放疗时穿宽松棉质衣物,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注意休息。

短期副作用:放射线损伤皮肤和毛囊时,可能出现皮肤发红、起泡、脱皮等;还可能出现疲劳、口干、恶心、腹泻等反应;

长期副作用:辐射到胸部或颈部时,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导致疲劳、体重增加,还会增加心脏病和肺部疾病的风险;儿童还可能导致骨骼生长缓慢,无法长高;辐射到身体生殖器,还可能影响生育能力[1-4]。

其他治疗

1.生物治疗:

(1)单克隆抗体:如利妥昔单抗,适用于90%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杀死肿瘤细胞,并可明显提高B细胞淋巴瘤的完全缓解率及无病生存时间,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皮肤瘙痒皮疹、发热、头痛等,对本药过敏、严重心衰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等禁用;

(2)抗幽门螺旋杆菌的药物:多为联合用药,包括2种抗生素(如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等)+1种PPI(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等)+1种铋剂(三钾二枸橼酸铋、果胶铋等),适用于胃黏膜淋巴瘤,治疗后部分患者可改善症状,常见不良反应有口干、恶心、呕吐、便秘、腹痛、腹泻等,对上述药物过敏者禁用;

(3)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采集患者自身免疫细胞,经体外培养后,增加其数量并提高其杀伤能力,靶向消灭肿瘤细胞,适用于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肿瘤复发,且对化疗、放疗等其他治疗效果差),患者可能出现发热、恶心、疲劳、肌肉酸痛、皮疹等不良反应。

2.造血干细胞移植

患者先进行化疗,清除部分肿瘤细胞后再进行手术,重建患者的骨髓,杀灭剩余的肿瘤细胞,适用于难治、易复发的肿瘤患者,术后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可能会增加感染(如感冒、发热等)的风险[1]。

中医治疗

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使用中草药、中成药、外敷、针灸等中医特色治疗方法辅助本病治疗,用于减轻化疗和放疗后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食欲、增强免疫力,具体治疗方案需专业中医师制定[4]。

治疗周期

取决于病理类型、分期和治疗方法,多需长期治疗。

治疗后效果如何?

  1. 部分B细胞淋巴瘤是可治愈的,早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90%以上;
  2. 若未早期发现且未及时治疗,肿瘤可能转移或复发,严重时可危及生命[1]。

是否需要复诊?多长时间复诊?

需要复诊。具体复诊时间应遵医嘱。

注意

怎么预防B细胞淋巴瘤

1.普通人群预防:

(1)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病毒感染;

(2)房子装修时尽量选择环保材料,避免甲醛污染,同时应保持通风3~6个月后再入住。

2.高危人群预防:

(1)从事高危工作如放射科医生、油漆工及有淋巴瘤家族史人群应定期体检,及早发现病变,及时治疗,提高治愈率;

(2)EB病毒、麻疹病毒、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应及时治疗原发病,避免疾病进展,导致B细胞淋巴瘤。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583-591. [2]石远凯,刘德培.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临床医学肿瘤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10-12. [3]黄晓军,吴德沛.内科学:血液内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