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中医药人才库

闭合性脊髓损伤(别名:)

病症,其他,常见病

导航

概述

病因

为什么会得闭合性脊髓损伤?

闭合性脊髓损伤常发生于交通事故、跌倒、坠落后,因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脊柱骨折或脱位,使得脊髓发生直接性损伤或间接性损伤,导致闭合性脊髓损伤。

病症

怎么知道自己发生闭合性脊髓损伤

闭合性脊髓损伤典型的症状表现是脊髓休克,主要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反射以及括约肌功能丧失,具体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痛觉、温度觉、触觉及本体觉(个体对自己身体位置、方向、力量、动作等感觉)减弱或消失,运动障碍,排尿异常等,数小时内开始恢复,2-4周完全恢复。如果脊髓损伤并非是离断性或压迫性器质性损伤,而是脊髓震荡,则是功能性的可逆损伤,恢复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48小时。

在脊髓休克期很难判断脊髓受损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但受伤当时或数小时内即有完全性的感觉丧失,特别是肢体瘫痪伴有振动觉的丧失,提示有器质性损伤。脊髓休克时间越长,说明脊髓损伤越严重。

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急诊科

1.优先考虑去神经外科

2.出现意识不清、心跳呼吸或者感觉运动异常,病情危急者,去急诊科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交通事故、跌倒、坠落后导致脊柱骨折或脱位,出现感觉或者运动异常的表现,需及时就医。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1.体格检查:是诊断闭合性脊髓损伤的常用检查方法。体格检查可见出现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反射以及括约肌功能丧失,或者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等异常表现。

2.X线检查:可辅助确定闭合性脊髓损伤的水平、脱位情况。一般需要做整个脊椎的前后位片以及侧位X线片,有时需要做颈椎张口位片。

3.CT检查:CT可以较好地显示骨的解剖及病理改变。有利于确定闭合性脊髓损伤的诊断以及预后。

4.脊髓碘水造影:可显示蛛网膜下腔有无梗阻、脊髓受压程度和方向、神经根有无受累。

5.磁共振成像(MRI):是目前唯一能观察脊髓形态的手段,有利于了解脊髓受损的性质、程度、范围,发现出血部位以及外伤性脊髓空洞,因而帮助判断预后。

治疗

闭合性脊髓损伤难治愈,以手术治疗为主,康复理疗为辅,预后较差。若不治疗或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终身截瘫甚至迅速死亡。

治疗目标

闭合性脊髓损伤的治疗目标是阻止脊髓损伤进一步加重,解除脊髓压迫,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

药物治疗

1.甲泼尼龙:适用于闭合性脊髓损伤患者。可以抑制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水肿,防止继发性脊髓损害。早期大量使用甲泼尼龙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一般在损伤8小时开始应用。严重的精神病、耐药性的细菌和真菌感染不能控制者等情况禁用。

2.甘露醇:属脱水剂,可以减轻脊髓水肿,缓解脊髓压迫,适用于闭合性脊髓损伤患者。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严重失水者以及颅内活动性出血者、急性肺水肿患者禁用。

3.呋塞米:也是脱水剂,可以减轻脊髓组织水肿,适用于闭合性脊髓损伤患者。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患者禁用。

4.神经节苷脂(GM-1):为神经节苷脂类(Gg)药物。可通过促进神经细胞的生存、促进轴突生长和突触生成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少数患者可以出现过敏反应。对本品过敏者、遗传性糖脂代谢异常、神经节苷脂累积病者、脑网膜变性病患者、肝肾功能严重衰竭者家族性黑矇性白痴、幼年型家族性黑矇性白痴患者禁用。

手术治疗

1.切开复位固定:适用于脊椎移位、有骨碎片压迫脊髓的闭合性脊髓损伤患者。术中要求固定牢靠,操作中防止脊髓损伤。可以减轻疼痛,并为全面康复训练打好基础。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损伤性休克患者不适合手术。

2.脊髓前方减压术:适用于脊髓压迫明显,水肿明显的闭合性脊髓损伤患者。可以有效去除压迫脊髓的直接刺激。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损伤性休克患者不适合该手术方式。

其他治疗

1.颅骨牵引:适用于颈椎段或上胸段脊髓的闭合性损伤患者,存在颈椎骨折、脱位或上胸段骨折、脱位时的早期治疗。局部有感染、骨质疏松、小儿以及老年人不能耐受者禁用。

2.颈胸支架(又称为颅背心):适用于闭合性脊髓损伤颈段不全损伤者,可使其早期下地活动。局部有感染、骨质疏松、小儿以及老年人不能耐受者禁用。

3.手法整复:适用于闭合性脊髓损伤患者胸椎骨折和脱位者,术中要注意避免引发脊髓的二次损伤。局部有感染、骨质疏松、小儿以及老年人不能耐受者禁用。

治疗周期

本病需长期治疗。

治疗后效果如何?

本病预后较差,常遗留运动、感觉障碍等后遗症。若及时积极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防止疾病进展。

若不治疗或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终身截瘫或迅速死亡。

多长时间复诊?

一般建议治疗后每2周复诊至症状缓解。不适随诊。

注意

普通人怎么预防闭合性脊髓损伤?

闭合性脊髓损伤发生于脊柱骨折或脱位,属于意外突发事件,因此平时应当注意交通安全,避免坠落、跌倒等外力损伤。

  参考文献 [1]张延龄,吴肇汉,秦新裕.实用外科学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084-1088.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