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其他,常见病
本病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者发病原因不同,前者是由于部分膀胱壁先天性薄弱所导致,后者则多由下尿路梗阻等病变引起。
(1)先天性膀胱憩室:临床较为少见。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要是由于胚胎期输尿管和膀胱连接处的肌肉先天性发育缺陷所导致,多为单发[1]。
(2)后天性膀胱憩室:多由膀胱出口梗阻、神经源性膀胱(指神经病变导致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等病变引起[1]。存在此类病变时,患者排尿不畅,尿液积于膀胱内,膀胱内压力升高,导致膀胱壁肌层断裂,黏膜向外膨出,从而形成憩室,常为多发[2]。
膀胱憩室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患者一般在体检时偶然发现。
疾病初始阶段,患者常无明显症状;若后期憩室增大,或出现泌尿系统梗阻、感染等情况时,可有尿频、尿急、尿不尽、两段尿等症状。
不同类型的膀胱憩室可有不同的症状表现:
泌尿外科
无论是先天性或是获得性膀胱憩室,当没有明显症状时,一般随访即可,不需要进一步处理。当憩室较大,泌尿系统梗阻或感染症状明显时,以手术治疗为主。
安全、彻底地切除膀胱憩室,解除下尿路梗阻,控制感染。
1.开放性膀胱憩室切除术
(1)适应症:适用于膀胱憩室较大,有长期尿频、尿急、两段尿、血尿等症状的患者;
(2)手术方式:手术的大致步骤为切开下腹部,显露憩室,切除憩室,缝合膀胱,放置引流管。一般首选经膀胱内憩室切除,但若憩室壁与膀胱外组织粘连,则选择膀胱外憩室切除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术式[5]。
(3)优点:可以同时解除下尿路梗阻,有助于避免憩室再发;
(4)缺点:为开放性手术,切口较大,不适用于年纪大、体质虚弱的患者。此外,还有手术时间长、出血较多、术后恢复较慢等缺点;
2.内镜治疗
(1)适应症:适用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开放手术的患者;
(2)手术方式:可用术式为经尿道憩室颈电切术,即经尿道插入电切镜,检查膀胱和尿道后,对憩室颈部进行电切,直至膀胱的肌纤维层。该手术会扩大憩室颈部,改善排尿时憩室的排空状况;
(3)优点:患者痛苦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
(4)缺点:对医生技术要求较高,另外,术后有尿潴留(指膀胱内尿液不能充分排空)的危险[1]。
本病尚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给予一些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一般治疗:对于没有任何症状的患者,常采取定期随访,暂时不行手术治疗。患者可以隔几个月(比如3~6个月复诊一次,具体时间听从医嘱)复查一次超声检查,医生会评估膀胱憩室情况,从而决定是否要进行手术治疗。
需要复诊。患者术后1个月应复诊一次,复查超声等检查,医生会判断手术后恢复情况,若无异常,之后可3个月复查一次,如果2~3次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可以半年~1年复查一次。
先天性膀胱憩室属于先天性发育缺陷,尚难以预防。对于获得性膀胱憩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治疗原发病等可以有一定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