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中医药人才库

闭塞性动脉硬化(别名:)

病症,其他,常见病

导航

概述

病因

为什么会得闭塞性动脉硬化

本病是因为动脉内膜损伤、增厚和血脂浸润,血管斑块形成,造成肢体动脉狭窄、闭塞,导致肢体缺血从而发病。

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闭塞性动脉硬化?

  1. 疾病因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更易导致血管病变,引发本病。
  2. 饮食因素:长期高糖高脂会导致胆固醇等沉积在血管内或高盐饮食引起高血压,导致动脉硬化,引发本病。
  3. 吸烟:吸烟容易造成动脉血管损伤,导致血管内皮细胞脱落引起血小板堆积形成血栓,从而诱发本病。
  4. 年龄:随年龄增大,动脉血管内膜会在损伤因子作用下出现损伤,导致血栓形成,引发本病。
  5. 感染:感染可使免疫复合物堆积诱发血栓形成堵塞血管,也可影响脂质代谢造成动脉硬化,引发本病。

哪些人容易得闭塞性动脉硬化?

  1. 疾病人群: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患者更易导致血管病变,引发本病。
  2. 不健康饮食人群:长期高盐高糖高脂的人群更易发生动脉硬化,引发本病。
  3. 吸烟人群:吸烟人群更易形成血栓,从而诱发本病。
  4. 老年人:老年人动脉血管内膜会在损伤因子作用下出现损伤,导致血栓形成,引发本病。
  5. 感染人群:感染人群可能出现血栓及动脉硬化,引发本病。

病症

哪些感觉可以提示早期闭塞性动脉硬化

本病早期无特殊临床表现。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闭塞性动脉硬化?

本病典型临床表现为肢体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严重者可有溃疡和坏疽

  1. 间歇性跛行:是本病主要症状,患者因为肢体运动后出现疼痛及痉挛等不适,出现走路一瘸一拐的现象。一般疼痛及痉挛等不适症状发生在小腿后方,短暂休息后可缓解,再次活动后又可出现。
  2. 肢体感觉异常:由于肢体缺血导致肢体发凉、麻木。
  3. 静息痛:是肢体严重缺血的表现。肢体在不活动时都无法维持血液灌注,出现持续性疼痛。
  4. 溃疡:肢体缺血严重,部分组织开始坏死,出现部分组织缺损、溃烂。
  5. 坏疽:肢体组织因为长时间坏死,体表水分蒸发后出现病变区严重坏死、腐败,病损处呈炭黑样形态改变。

其他症状有哪些?

患者可伴随肢端皮肤干燥、出汗减少、阴茎因缺血无法勃起等症状。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1. 动脉瘤:因为长期动脉硬化导致在动脉管壁上出现异常囊性突出,患者可有肢体疼痛、麻木、静脉曲张等。
  2. 残疾:因治疗不及时导致肢体坏死不得不截肢,可造成残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 败血症:因为肢体溃疡、坏疽,导致厌氧菌进入血液,从而发病。患者可有高热(体温高于39℃)、寒战、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等,严重者可有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血管外科。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1. 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肢体发凉及麻木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2. 患者出现静息痛、溃疡、阴茎无法勃起、静脉曲张时,需要及时就医;
  3. 患者出现坏疽、高热、休克时,应立即就医。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通过临床表现,结合下述检查进行诊断:

  1. 问诊: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病史,是否有吸烟史,初步判断本病;
  2. 体格检查:检查患肢脉搏,若患肢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可诊断本病;
  3. 患肢抬高和下垂试验:即患肢抬高后疼痛加重,下垂后缓解可辅助诊断存在动脉病变,辅助诊断本病;
  4. 肢体节段性测压:测定肢体不同节段血压并与对侧肢体同节段对比,若部分节段血压较低,可考虑该节段动脉存在病变,初步判断闭塞程度及部位;
  5.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通过超声图像测量血管内膜厚度、判断有无血栓,并可发现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及程度,可诊断本病;
  6. 计算机断层动脉造影(CTA)及核磁共振动脉造影(MRA):可直接清晰地看到血管走形、狭窄程度,可确诊本病;
  7.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本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准确显示病变部位、性质、范围及程度。但需要侵入血管,属于有创检查,一般仅在上述影像学检查成像不佳,无法确诊时使用。

治疗

本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预防或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并通过药物降低血液凝固性,减少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延缓疾病进展,以及通过药物及运动治疗缓解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上述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者及病情严重的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行手术治疗。

治疗目标

经过规范化治疗,控制症状,延缓疾病进展,防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挽救生命。

药物治疗

  1. 降脂药:适用于高血脂患者,可降低血脂从而控制病情进展。常用药物为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不良反应有鼻咽炎、关节痛、腹泻、四肢痛等,禁用于活动性肝病、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对药品成分过敏者。
  2. 降糖药: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可降低血糖从而延缓并减少动脉硬化的形成,控制病情。常见药物为阿卡波糖及胰岛素。不良反应有胃肠胀气、皮疹,禁用于严重肾功能损害、有明显消化及吸收障碍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者、对药品成分过敏者。
  3. 降压药:适用于高血压患者,可降低血压控制病情进展。常用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不良反应有皮疹、心悸、咳嗽、味觉迟钝,禁用于对药品成分过敏者。
  4. 抗血小板及抗凝药:可抑制血小板活化、黏附、聚集,预防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常用药物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不良反应有出血、腹痛、腹泻,禁用于严重肝损害、活动性病理性出血及对药品成分过敏者。
  5. 西洛他唑:可抗血小板及舒张血管,改善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肢体发凉及溃疡等缺血性症状。不良反应有出血、心绞痛、皮疹、头痛等,禁用于出血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孕妇及对药品成分过敏者。
  6. 前列腺素类药物:可扩张血管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缺血引起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及溃疡症状。常用药物有贝前列素钠,不良反应有头痛、颜面潮红、腹泻、恶心,禁用于出血患者及孕妇。
  7. 镇痛药:对于肢体疼痛剧烈且无法耐受的患者,可使用镇痛药,但要谨慎使用,避免成瘾。常用的有哌替啶,不良反应有轻度眩晕、出汗、口干、恶心、心动过速等,禁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颅脑损伤颅内占位性病变慢阻肺支气管哮喘、严重肺功能不全者。

保守治疗

运动治疗:规律性有氧运动可以改善间歇性跛行患者正常步行距离。目前推荐的运动方式有行走、伸踝或屈膝运动,每次运动半小时左右,每周至少3次,至少持续12周。但是运动治疗须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已有组织溃疡、坏疽的患者不宜运动治疗[1][2]。

手术治疗

  1.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合并支架植入:本病的首选手术方式,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用导丝和导管开通闭塞通道,然后用球囊沿导丝送入狭窄或闭塞部分,扩张血管,从而保证血管血流畅通,对于球囊扩张后效果不满意时可植入支架扩张血管。适用于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要注意扩张时用力不宜过猛,防止引起动脉破裂。禁用于合并恶性肿瘤、对造影剂过敏、血液疾病、肢体坏死并发大量感染需截肢者。
  2. 动脉旁路移植术:适用于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长段动脉狭窄的患者。使用自体静脉或人工血管材料连接吻合闭塞段血管,进行血管重建,恢复血供。优点是可以提高患者的保肢率,但可能导致严重的复发性肢体缺血。要注意50岁以下的患者疾病进展性强,手术效果可能不持久,应谨慎选择该手术治疗。
  3. 血栓内膜切除术:适用于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短段动脉狭窄的患者。通过切开病变血管,将血管腔内斑块分离并切除,疏通血管。优点是疗效明显,见效快;缺点是切口大,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禁用于全身情况差,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
  4. 截肢术:适用于病变肢体已有大片坏疽及感染者,通过切除肢体来避免累及全身其他器官。优点是可以避免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败血症或死亡,缺点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要注意截断骨头后,断端应锉平整,防止刺伤软组织导致疼痛。禁用于心肺功能不全,无法耐受手术者[3]。

其他治疗

  1. 溶栓治疗:常用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之前,将溶栓药物如尿激酶注射至血栓处,溶解栓子,为后续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提供更好的条件。不良反应有出血及局部血肿,禁用于严重难控制的高血压、急性内脏出血、急性颅内出血陈旧性脑梗死、颅内肿瘤或动脉瘤患者[4]。
  2. 戒烟:吸烟可引起血管痉挛、损伤血管内膜,并可引起脂代谢异常,从而加重或促进本病进展。因此戒烟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可以控制或延缓疾病进展[5]。

治疗周期

本病短期治疗即可,一般为3~6个月。

治疗后效果如何?

  1. 通过规范治疗,可控制患者症状,延缓病情进展,防止并发症如败血症的发生,挽救生命。
  2. 若治疗不及时或未接受正规的治疗,则可能造成病情恶化,患者可能无法保住肢体,出现残疾,甚至可因败血症等并发症而死亡。

是否需要复诊?多长时间复诊?

需要复诊,具体复诊时间请遵医嘱。

注意

普通人怎么预防闭塞性动脉硬化?

本病主要通过避免本病的高危因素来预防:

  1. 普通人群:避免高盐、高油、高脂肪及高糖饮食,戒烟戒酒,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发生高血压糖尿病等;经常运动,避免久坐不动,保持身体健康状态。
  2. 高危人群:高血压等疾病人群、老年人、感染人群、吸烟人群、不健康饮食人群等高危人群,应该增加锻炼,特别是疾病人群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如出现肢体异常如肢体发凉、间歇性跛行等及时就医筛查。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