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中医药人才库

病毒性结膜炎(别名:)

病症,其他,常见病

导航

概述

病因

为什么会得病毒性结膜炎?

病毒性结膜炎为病毒感染结膜导致,常见的病毒为人腺病毒株,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等,病毒侵入眼结膜,导致眼结膜充血、红肿。

病毒性结膜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病毒性结膜炎多为接触传染,可通过接触患病者的分泌物或其污染的物品进行病毒的传染,从而造成病毒性结膜炎。

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病毒性结膜炎?

1.与患病者接触:本病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与患病者进行接触从而导致感染;

2.免疫力低下:对于免疫力不足的人群,更易被病毒侵及,引发病毒性结膜炎;

3.手部卫生较差:缺乏良好的手清洁习惯,容易使手部携带大量病毒,接触眼部后,容易诱发病毒性结膜炎[2]。

哪些人容易得病毒性结膜炎?

1.手部卫生较差者:对于手部卫生较差的人群,其手部携带大量病毒的可能性更大,容易感染病毒性结膜炎;

2.免疫力低下者:对于免疫力不足的人群,更易被病毒侵及,发生病毒性结膜炎;

3.与患病者密切接触者:本病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与患病者密切接触会增加患病风险。

病症

哪些感觉可提示早期病毒性结膜炎

出现眼红、流泪应警惕本病。

眼部不适、眼分泌物增多提示早期病毒性结膜炎。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病毒性结膜炎?

病毒性结膜炎的典型症状是眼红、眼分泌物增多、眼部不适等。

1.眼红:眼红是病毒性结膜炎的主要表现,表现为结膜表层的充血,是由于病毒感染所导致;

2.眼部不适:患者可自觉眼部存在不适感,如摩擦感、干涩感、刺痛感等等;

3.眼部分泌物增多:患者可表现为眼部的水样或浆液性分泌物增多。

其他症状

1.眼睑水肿:患者在急性期可能会出现眼睑的水肿肿大;

2.畏光:部分感染较为严重的患者在急性期可能会出现畏光的表现,即不敢直视光源。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1.角膜炎

病变累及角膜,患者可出现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

2.干眼

结膜炎还会导致眼睛干涩,有异物感、烧灼感、畏光、视物模糊和视疲劳

3.角膜穿孔

性病毒性结膜炎治疗不及时可以导致角膜穿孔。

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普外科

1、出现眼红、眼部不适、眼部分泌物增多的症状时,可至眼科就诊。

2、眼科无号,也可至普外科就诊。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当患者出现眼红、眼部不适、眼部分泌物增多的表现时,应及时就医。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1.血常规检查:通过血常规中的各项指标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有无升高,可以来评估患者感染和炎症的严重程度;

2.体格检查:医生可通过视诊,直接观察患者的结膜有无充血情况,本病可见结膜充血发红,为诊断提供依据。

3.病原学检查:通过病原学检查,可明确为病毒感染及病毒的种类,可诊断,并与细菌性结膜炎相鉴别。

治疗

本病患者多可治愈。病毒性结膜炎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即具有自愈倾向,可以通过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可完全痊愈,预后良好。

治疗目标

消除感染源,患者眼红、眼部不适等症状得到缓解。

药物治疗

1.抗病毒滴眼液: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抗病毒滴眼液,如干扰素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滴眼液等,可以对病毒的繁殖起到抑制作用。不良反应一般无,对此类药物过敏者应当慎用;

2.生理盐水:患者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对患眼进行冲洗,有助于清理患眼的分泌物,帮助眼部恢复健康。一般无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治疗周期

本病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行短期治疗。

治疗后效果如何?

对于病毒性结膜炎的患者,经及时规范治疗后,很快可以痊愈,预后良好。如果没有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可能会进一步扩大,造成眼部的不适感加重,严重者可以导致视力下降。

多长时间复诊?

症状缓解后一周应该复查,明确病毒是否清除。

注意

普通人怎么预防病毒性结膜炎?

1.一般人群预防: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维持眼部良好的抵御感染能力。

2.高危人员预防

(1)接触患病者后,应及时对手部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感染;

(2)保持良好的眼部卫生:保持眼部的干净卫生,避免因卫生状态差而造成的眼部病毒感染;

(3)提高免疫力:对于免疫力较为低下的人群,应多摄入营养均衡的食物,适度运动锻炼,养成健康的作息习惯,以提高免疫力,防止感染。

 

参考文献 [1] 李丽红(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专业专家委员会).儿童病毒性结膜炎的预防和治疗[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20,(3):67-68. [2] 彭媛,贾洪亮(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综合疗法治疗病毒性结膜炎的临床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第27卷(6):1026-1027. [3] 刘亚男,于爱忠,张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结膜炎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 (5):736,740. [4]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第7版.北京: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