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其他,常见病
由于某种原因使肠道堵塞而又未被完全堵塞,仍有部分肠内容物可以通过肠管,具体原因如下:
1. 机械性肠梗阻:由于机械性因素(粘连、疝嵌吨、肿瘤压迫、肠扭转、异物、粪石)等原因引起肠管管腔变小,导致肠内容物不能通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
2.动力性肠梗阻:分为麻痹性和痉挛性肠梗阻,是由于神经抑制或毒素刺激导致肠壁肌群功能紊乱,但无器质性肠腔狭窄。麻痹性肠梗阻较为多见,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腹部创伤及弥漫性腹膜炎者
3.血运性肠梗阻: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障碍,肠失去蠕动能力而引发瘫痪。
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不完全性肠梗阻?
大多数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都有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减少或停止等症状,少数人排便排气情况较发病前无明显改变。查体腹部有压痛,X线检查可见肠积气或气液平面。
因肠炎、腹膜炎或肿瘤引起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盗汗、消瘦等其他症状。
不完全性肠梗阻可引起肠坏死、感染和中毒等并发症。
胃肠外科、普外科
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一般采取保守治疗、病因治疗、药物治疗,病情严重者也可进行手术治疗。
减轻患者腹痛、呕吐等不适,改善排气排便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
口服药物:
头孢:可减轻炎症,减少肠炎或腹膜炎等疾病引发的症状,适合无相关过敏史的人群,可有皮疹、肝功能异常等副反应,药物过敏者禁用。
大黄:可减轻肠道梗阻症状,适合老年人或小儿等不易口服药物的人群,可有肠粘膜轻度水肿等不良反应,药物过敏者禁用。
肠粘连松解术:将粘连在一起的肠管分开,解除梗阻症状,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持续进展的患者,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对于病情危重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术后注意早活动、常翻身,维持身体基本的营养均衡,急性腹膜炎患者、严重腹胀或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比如血友病患者禁忌手术。
轻症患者短期治疗即可痊愈,重症患者需要长期持续治疗,应视患者病情而定。
及时规范治疗,可减缓并发症发产生,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若不及时规范治疗,可出现肠坏死、感染和中毒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轻症患者:4周后复诊;重症术后患者:根据手术情况不同患者复诊时间不同,一般为3~6个月复诊。
1、生活:早睡早起、不熬夜,增强免疫力。
2、饮食:改善饮食结构,清淡有营养、易消化促排便的食物,少吃油腻的食物。
3、病因:定期体检,尽量避免原发疾病对身体造成的进一步损害。
4、高危人群应早预防:
(1)腹部手术患者:谨遵术后医嘱,定期复查,若有身体不适及时就诊。
(2)肠道疾病患者:尽早发现原发病灶,对症应用药物,防止病情加重进一步损害健康。
(3)肠外肿瘤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于康.于康说营养:胃肠肝胆胰疾病与饮食.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2. [2] 赵玉沛.中华医学百科全书:普通外科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3] 许正党. 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经验[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034(0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