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 是血管的炎性、节段性和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
- 以病肢疼痛、缺血和间歇性跛行等为主要表现
- 治疗以改善和增进下肢血液循环为主
病因
为什么会得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
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已知相关因素可归纳为两方面:
- 外来因素:主要是吸烟,还有寒冷与潮湿的生活环境,慢性损伤和感染。
- 内在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前列腺素和前列腺素失调,以及遗传因素。
其中,主动或被动吸烟是本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烟碱能使血管收缩。
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
- 吸烟:吸烟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密切关系。
- 血液凝固性高:血液高凝倾向会诱发本病。
哪些人容易得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
- 吸烟者:烟碱能使血管收缩,烟草内某些成分会导致小血管炎性和闭塞性的改变。
- 男性: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吸烟率高有关。
病症
哪些感觉可提示早期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
前期会有手脚疼痛、麻木、发凉等症状,逐渐扩展到四肢,可提示本病。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
出现以下典型症状:
- 病肢怕冷,皮肤温度降低,苍白或发绀。
- 病肢感觉异常及疼痛,出现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
- 长期慢性缺血导致组织营养障碍改变。
- 严重缺血者,病肢末端出现坏疽或缺血性溃疡。
- 病肢的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其他症状
发病前或发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复发性游走性浅静脉炎,且有压痛。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 干性坏疽:当疾病发展到晚期,会出现患肢肢端的发黑,坏疽,且多为干性坏疽。
- 湿性坏疽:当并发感染时则形成湿性坏疽。
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血管外科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 如果出现下肢不适,间歇性跛行需要及时就医。
- 如果出现了肢体怕冷,肢体发麻,皮肤出现溃疡,需要立刻就医。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 体格检查:通过视诊和触诊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皮肤表面情况。当出现皮肤苍白、潮红,下肢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的搏动减弱或消失提示本病。Burger实验阳性提示患肢存在严重供血不足。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DSA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动脉的节段性受累,即股、肱动脉以远的中、小动脉。动脉造影多显示节段性闭塞,两段间可基本正常,侧支动脉形态似树根状。
治疗
本病尚无法彻底治愈,易复发,主要通过药物或手术控制疾病的发展。
治疗目标
药物性治疗目标是延缓疾病进展,防治严重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一般治疗
- 戒烟:严格戒烟,同时避免各种类型的被动吸烟。
- 保暖:由于易在寒冷的条件下发病,因此患肢应当注意保暖,防止受寒。
- 加强运动锻炼:可促进患肢侧支循环的建立,缓解症状,保留肢体,但主要适用于较早期的患者。
药物治疗
- 血管扩张剂:由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存在明显血管痉挛,可使用西诺他唑来缓解症状。副作用为有时会发生充血性心衰、心肌梗死、心绞痛、室性心动过速。出血者,充血性心衰患者禁止给药。
- 血小板抗聚剂: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继发血栓形成,常用药物为阿司匹林。副作用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胃溃疡患者禁用。
- 前列腺素: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并扩张局部微血管,来缓解静息痛,并促进溃疡愈合。常用药物为前列地尔。副作用为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心功能不全者及妊娠妇女禁用。
手术治疗
- 动脉旁路术:主要适用于动脉节段性闭塞,远端存在流出道者。由于大部分患者远端没有流出道,因此有条件行旁路的患者很少。
- 动静脉转流术:适用于患肢末梢动脉闭塞,缺乏流出道者。可改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静息痛,但术后肢体肿胀明显,有湿性坏疽可能。
- 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主要适用于局部缺血期和营养障碍期患者,尤其是神经阻滞试验阳性者,同时也可以作为动脉重建性手术的辅助术式。但对间歇性跛行无明显改善作用,而且远期疗效不确切,截肢率并无显著下降。
- 截肢术:对于晚期患者,溃疡无法愈合,坏疽无法控制,可予以截肢或截指(趾)。截肢术后可安装假肢,截指(趾)术后一般创面敞开换药,以利肉芽生长。
其他治疗
干细胞移植治疗:近年来新兴的干细胞和内皮祖细胞移植技术,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最新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动脉流出道不佳、无法施行手术的终末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
治疗周期
本病多需终身治疗,为长期治疗。
治疗后效果如何
- 本病经过及时正规的治疗,部分患者可缓解症状,但易复发,预后差。
- 如果不停止吸烟和积极治疗,可能会发展为坏疽或溃疡,严重者甚至要截肢。
多长时间复诊
- 治疗效果良好:建议每3个月左右定期复诊。
- 皮肤感到不适:应立即再次就诊。
注意
普通人怎么预防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
- 一般人群预防:戒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
- 高危人群预防:避免各种形式的主动或被动吸烟,避免患肢冻伤。
参考文献: [1] 吴肇汉,秦新裕,丁强.实用外科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955-958. [2] 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89-490.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