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中医药人才库

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别名:)

病症,其他,常见病

导航

概述

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renal damage in infective endocarditis)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累及肾脏所引起的肾脏损害。肾损害主要包括肾梗死、肾脓肿、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损伤、肾小球肾炎。患者常可有腰部疼痛、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表现。积极应用抗生素治疗后肾脏受累的症状可完全缓解,总体预后较好。

病因

症状

总述

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梗死、肾脓肿、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损伤、肾小球肾炎。患者可出现腰部疼痛、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典型症状

1、血尿

小的栓塞仅表现镜下血尿,大的栓塞可表现为肉眼血尿,即尿液是粉色、红色、棕红色或茶色。

2、蛋白尿

患者在排尿时可能会出现很多不易消散的泡沫。

3、肾功能不全

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也可出现腰酸、乏力、食欲减退或轻度贫血。随着肾功能衰竭持续进展,症状可涉及多个系统,可出现气促、气短、贫血、出血、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4、其他

患者还可出现腰部疼痛、发热等,多数患者还可见皮肤紫癜。

并发症

1、栓塞

赘生物脱落栓塞可出现在身体任何部位,如右心赘生物脱落造成肺栓塞;左心赘生物脱落致脑及肾栓塞等。

2、其他

若治疗不及时,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肾衰竭,以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或心力衰竭、尿毒症等多种并发症。

病症

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腰部疼痛、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行血常规、血培养、尿常规、血生化、免疫学检测、超声心动图、肾活检病理检查、心电图、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CT、MRI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的肾脏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有无肾区叩击痛等,初步判断肾脏病变情况。医生还会对患者的心脏进行叩诊、听诊检查,了解心脏的形状、大小有无变化,通过心脏听诊闻及的杂音、心音等,判断心脏病变情况。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升高或正常,分类核左移,出现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血沉增快。

2、血培养

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而且还可以随访菌血症是否持续,并且有助于确定致病菌。

3、尿常规

判断有无蛋白尿、血尿等,并有助于了解肾功能损伤情况。

4、血生化

有助于了解有无肝肾功能损伤及电解质紊乱。

5、免疫学检测

可出现单株或多株血清免疫球蛋白升高,并导致血清y球蛋白及总球蛋白增高,血清类风湿因子及循环免疫复合物常阳性,甚至血清冷球蛋白(I型)也阳性,血清补体C3及C4水平下降。

影像学检查

1、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检查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及病情判断十分重要,能观察有无瓣膜赘生物(大小和形态)、脓肿、新出现的瓣膜关闭不全及人工瓣膜裂开等表现,帮助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及判断并发症风险。

2、CT

对怀疑有较大的主动脉瓣周脓肿时有一定的诊断作用。但人造瓣膜的假影及心脏的搏动影响了其对瓣膜形态的估价,且依赖于造影剂和有限的横断面使其临床应用受限。

3、MRI

因不受人造瓣膜假影的影响,当二维超声心动图不能除外主动脉根部脓肿时,可起辅助作用,然而费用较贵。

4、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

在内科治疗无效而考虑手术时,则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可提供重要的资料,如解剖异常包括瓣膜损害、先天性缺损、冠状动脉病变、主动脉缩窄或真菌性动脉瘤等。同时尚可测定心排量、左右心压力和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反流程度,以决定择时行瓣膜置换术。

病理检查

必要时可行肾活检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急性者仅见中性粒性白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内皮和系膜细胞增殖,而亚急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肾小球呈现弥漫性损害,上皮下、内皮下、基膜内及系膜区均可见IgG、IgM和C3的沉积,毛细血管内外细胞增生,并可见肾小球硬化。

其他检查

心电图检查能够了解心脏各腔室基本情况,帮助诊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

就医

诊断

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史,以及出现腰部疼痛、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症状,并结合血常规、血培养、尿常规、血生化、免疫学检测、超声心动图、肾活检病理检查、心电图、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CT、MRI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作出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患者的治疗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其肾损害的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原则为清除致病菌,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防止复发。

药物治疗

治疗中应充分考虑致病菌、药物毒性、并发症处理及支持治疗等多种因素。病原微生物不明时,急性起病患者选择抗菌谱覆盖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的抗生素;亚急性者选用抗菌谱覆盖肠球菌在内的多数链球菌的抗生素。若已有血培养结果,可根据致病菌的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等。

相关药品

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庆大霉素

手术治疗

1、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急性主动脉瓣或二尖瓣闭合不全,导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感染不易控制或瓣膜及瓣环有脓肿形成,以及反复的栓塞发生,而内科治疗无效者,可酌情行瓣膜置换术。

2、发生肾动脉栓塞者可行肾动脉介入治疗;肾动脉栓塞严重者,可酌情行肾脏切除术。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

预后

一般预后

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经及时抗生素治疗后,肾脏受累的症状可缓解,总体通常预后较好。但若治疗不及时,随病情进展,可发生栓塞、心力衰竭、尿毒症等多种并发症。

危害性

若治疗不及时,随病情进展,可发生栓塞、心力衰竭、尿毒症等多种并发症,影响心脏、肾脏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严重时危及生命。

治愈性

本病经积极治疗,可缓解症状,改善心脏及肾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注意

日常

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接触使肾功能恶化的因素,出现不适后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并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用药护理

严格遵医嘱用药,很多药物有肾毒性会损伤肾脏功能,避免自行使用药物。

生活管理

1、急性发作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生活环境宜清静、安逸、居室向阳、干燥、避风、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3、日常生活中,患者要勤换衣物,保持自身的干净整洁。

病情监测

注意监测生命体征,主要包括呼吸、体温、脉搏和血压。

复诊须知

定期随诊,随时调整药物的应用,维护肾功能,控制疾病的发展进程。

饮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患者日常生活中应以低蛋白、低盐、高维生素饮食为主。

饮食建议

1、可食用优质动物蛋白,如牛奶、鸡蛋、瘦肉、鱼肉,这样既可减轻肾脏负担,又能保证机体营养,延缓尿毒症的进展。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进一步减少蛋白质的摄入,可用玉米淀粉、藕粉等代替主食。患者有水肿、高血压时,应给予低盐、低钠饮食。

2、患者还应适量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推荐摄入热量高而蛋白相对低的食物,如土豆、白薯、山药、芋头、藕、南瓜、粉丝等。为防止营养不良,要注意补充新鲜的蔬菜、水果,如鲜藕、西红柿、鸭梨、白萝卜、苹果等。

3、当患者进食少时,可适当增加一些食糖或植物油以增加热能,满足身体的基本需要。

饮食禁忌

1、忌辛辣、油腻的食物,如辣椒、胡椒、花椒、茴香、大料、香菜、五香粉等。另外,巧克力、瓜子、花生等易上火的食品,容易造成血压升高,还可能引起过敏,也不宜服用。

2、尽量减少植物蛋白的摄入,如花生、豆类、豆制品(如豆浆、豆腐)、玉米、蘑菇、木耳等。植物蛋白是粗蛋白,由于人体对植物蛋白的利用率较低,进食后人体所产生的代谢废物增多,会加重肾脏负担,使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病情恶化。

3、避免食用腌制或高盐的食物,如泡菜、咸菜、大酱等。

4、慎食含钾高的食物,如蘑菇、土豆、海带、冬芋、萝卜干、木耳、银耳、紫菜、菜花、油菜、火腿、榨菜、干贝、炒花生、杏仁、莲子、百合、核桃、柿饼、黑枣、橘子、西瓜、香蕉等。

5、避免食用蛋黄、全麦面包、薏苡仁、坚果类等高磷食物。

预防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发现感染性心内膜炎后,早期、积极治疗可降低本病发病风险。

就医指南

就诊科室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出现腰部疼痛、血尿等症状可前往肾内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最好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2、这些症状持续了多长时间了?

3、排尿正常吗?有出现过少尿或无尿的表现吗?

4、您还有其他不适吗?

5、有确诊过其他疾病吗?

6、感染性心内膜炎确诊多久了?在怎样治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2、这个病有什么危害?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7、治疗费用大概是多少?

8、治疗周期大概多久?

9、治疗以后会复发吗?

10、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12、回家后我需要注意些什么?

13、我需要控制饮食吗?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