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其他,常见病
胆道梗阻(obstruction of biliary tract)是指由胆道结石、胆道炎性狭窄、胆道肿瘤等原因引起胆汁排泄不畅甚至完全堵塞的胆管机械性梗阻。主要临床表现是右上腹疼痛,波动性或进行性的梗阻性黄疸,继发胆道感染时常伴有寒战及发热。
胆道梗阻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右上腹疼痛,波动性或进行性的梗阻性黄疸,继发胆道感染时常有寒战及发热。胆道梗阻若不及时解除,多导致胆道感染,常并发败血症、胆源性肝脓肿、感染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障碍,则病情迅速恶化,病死率很高。
胆道梗阻可能导致以下并发症:
1、胆囊或胆管穿孔;
2、胆道出血;
3、胆管狭窄;
4、胰腺炎。
医生会先给患者做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而后会选择性要求患者做血常规、血胆红素检查、血、尿胰淀粉酶检查、癌胚抗原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
注意患者营养状态,皮肤、黏膜是否苍白;腹部是否膨隆,有无腹水征、巨大肿物,肝、脾是否明显肿大;有无胃、肠型及胃肠蠕动波;有无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振水音。
1、血常规
检查是否有继发感染。
2、肝功能
检查是否有总胆红素增高。
3、血、尿胰淀粉酶
增高提示胰腺炎。
4、癌胚抗原检查
胆管癌、胰腺癌可增高。
1、B超检查
可以了解胆囊有无炎症和结石。
2、经皮经肝胆道造影术、胆道镜、静脉胆道造影、胆道造影检查
可了解有无胆道梗阻及梗阻的位置。
心电图可以帮助鉴别疼痛是否由心脏疾病引起。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排查是否存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管癌、肝外胆管结石等疾病。
引起胆道梗阻的疾病有很多种,常见于以下几种疾病,应注意鉴别。
1、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少见的、病因尚不明确的特殊类型的慢性胆管炎。男性多见。其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等有关。可发生于肝内或肝外胆管。病理特征为胆管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炎症和纤维化,引起胆管腔狭窄、梗阻、肝淤胆。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梗阻黄疸,晚期可出现胆汁性肝硬化、肝衰竭。
2、胆管癌
胆管癌是指发生在肝外胆管,即左、右肝管至胆总管下端的恶性肿瘤。肝内胆管癌早期往往无典型症状,仅表现为食欲下降、消瘦、低热、上腹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肝门区和肝外胆管癌以胆道梗阻为主要表现,包括黄疸、皮肤瘙痒、尿色加深、陶土样大便等。体格检查可发现肝大,黄疸时间长时可出现腹水或双下肢水肿;如合并胆道感染可出现右上腹痛,高热、寒战、黄疸、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
3、肝外胆管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可位于肝总管或胆总管,但大多数位于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时可引起胆管梗阻,并发感染可导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结石嵌顿于胆总管壶腹部则可引起胆源性胰腺炎;结石梗阻并发感染可导致胆源性肝脓肿、胆管出血,以及胆汁性肝硬化。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剑突下和右上腹阵发性剧烈绞痛,或是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常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进食油腻食物和体位改变常为诱发或加重的因素。
胆道梗阻应先明确病因,然后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可选择性的使用药物、手术等治疗方式,以解除弹道梗阻,缓解患者相应症状。
1、抗生素
可治疗有严重感染的患者。常用药物有头孢唑林钠、头孢孟多酯钠等。
2、驱虫药
主要拥有蛔虫引起的胆道梗阻的患者。常用药物有阿苯达唑、甲苯达唑等。
3、溶石药
可用于有结石的患者,以解除胆道梗阻的作用,缓解腹痛、黄疸的症状。常用药物为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等。
头孢唑林钠、头孢孟多酯钠、阿苯达唑、甲苯达唑、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
随着对胆道梗阻的深入了解,以及内镜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提高,目前胆道梗阻的内镜诊断及治疗已成为首选。即使不能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内镜治疗也可通过暂时解除恶性梗阻来改善患者一般情况,使其度过危险期,为随后的择期手术治疗创造条件。
1、术前准备
(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内镜检查的禁忌证。
(2)术前完善血常规、血型及出血凝血时间、心电图等常规检查。
(3)上腹部B超及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并为进一步的内镜治疗提供参考。
(4)解痉及止痛,必要时在麻醉后进行。
(5)留置套管针并维持静脉通道。
2、内镜治疗原则
(1)对于确诊及拟诊的胆道梗阻患者,若无禁忌证,均应行内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及行相关治疗。
(2)恶性梗阻以暂时缓解为治疗目的,良性梗阻则应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常有较好疗效。因此区分良、恶性胆道梗阻非常重要。
(3)选择治疗性十二指肠镜及合适的相关器械。
(4)先行诊断性的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了解有无梗阻及梗阻的部位和性质。必要时再行相应的治疗。
(5)全程检测生命体征。
3、内镜治疗方法
(1)首先经乳头插管后行胆道造影,了解胆道有无梗阻及其部位和性质。
(2)若有结石嵌顿或乳头狭窄无法成功插管时,宜以针刀行乳头预切开后再插管造影。
(3)若造影提示梗阻为结石所致,则先行乳头切开术,再行胆道取石术。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胆道梗阻的预后与患者的病因、病情、治疗是否及时有关。经及时且正规的治疗后,患者可解除胆道梗阻,缓解相应症状。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损伤肝功能,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随着病情发展,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
经及时且正规的治疗,可有效的缓解相应临床症状,解除胆道梗阻,甚至实现治愈。
暂无大数据统计。
患者应重视日常护理,患者宜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适当活动,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遵医嘱正确用药,定期复诊,以便医生能够及时了解病情进展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1、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不可私自停药或增减药量,避免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良反应。
2、用药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心悸、发热、口干、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应注意观察,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1、手术创口应定期换药,保持手术切口附近清洁、干燥,并注意手术创口是否有红肿、破溃等,遵医嘱服用抗感染药物以预防感染。
2、术后第二日一般即可下床活动,具体遵医嘱,防止术后肠粘连。
3、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观察伤口引流物颜色和性状等,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1、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避免焦虑、紧张等情绪刺激。
2、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起居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
3、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不劳累为宜。
4、控制体重,以免加重病情。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1、以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为主,可选择瘦肉、鸡肉、鱼肉及蔬菜、水果泥等
2、规律进餐,忌暴饮暴食,应少量多餐,以利于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3、多饮水,以促进胆汁的排出。
1、忌食或少食用高脂肪类食物,如猪肉、牛肉、羊肉、奶油、黄油、油炸食物(特别是煎鸡蛋)、动物内脏、鱼子,以及多油糕点等。
2、限酒戒烟。
3、避免刺激性气味的饮料,如可乐,咖啡等。
4、忌食容易产生气体及刺激性食物:如韭菜、芹菜、扁豆、黄瓜、胡萝卜、卷心菜、洋葱、花生,土豆等,以免加重腹胀。
5、忌食辣椒、洋葱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以下措施可一定程度的降低胆道梗阻的发生风险:
1、有胆结石或者胆道蛔虫症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
2、注意饮食结构,加强营养,尤其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1)依据每个人体力活动量的大小,保持摄入和消耗能量基本达到膳食平衡;
(2)饮食时间相对固定,避免较长时间饥饿,形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改掉不良饮食习惯行为,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寄生虫卵等和肠道疾病的发生;
(3)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维生素除有防止胆石形成的作用外,还可畅通大便,有利于胆囊、胆道的收缩和胆汁的排出。
3、坚持锻炼,经常运动能增强内脏功能,防止胆汁淤积。
4、每年应定期体检,包括肝胆B超检查,便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1、突发右上腹剧烈疼痛。
2、伴寒战、高热。
3、伴皮肤、白眼球发黄。
4、伴神情淡漠、四肢发凉、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
5、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1、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右上腹不适、疼痛。
2、皮肤巩膜黄染,进行性加重,或伴有皮肤瘙痒。
3、尿色加深,呈浓茶色或黑色。
4、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土色。
5、伴右上腹肿块、按压痛。
6、伴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胆道梗阻多由影像检查确定,患者常因以上情况就诊。
如出现上述急诊指征,应前往急诊科就诊;如病情较轻,可前往普外科或肝胆外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发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2、您都有哪些不适?
3、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4、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曾经有查出患有胆囊结石或胆道结石吗?
7、您还有其他基础疾病吗?
1、我为什么会出现胆道梗阻?
2、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需要手术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还会复发吗?
7、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8、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9、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10、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