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其他,常见病
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是以持续或反复出现对自身或环境感到疏远或陌生的不愉快体验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这种异常体验可出现于正常人疲乏时及吸毒和酗酒者,但历时短暂;也可见于脑器质性损害以及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作为其临床表现的一部分。只有这类异常体验单独出现,持久存在,引起患者苦恼,或主动要求治疗时,才属于神经症性障碍。
人格解体的主要表现为对外感受不到情感、对内感受不到情感、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少数患者可有自我断肢和自伤行为。
1、对外感受不到情感
对察觉的事务缺乏情感反应,有不真实感,感到自己与周围事件隔离开来,好像他们是外面的观察者,缺乏真实感,并有一种不熟悉感或疏远感。
2、对内感受不到情感
因为缺乏对躯体内部的体验,所以病人强迫性自我监视、去感受无意识运动、体验躯体改变,伴有疑病观念和强烈痛苦。
3、对生活的影响
人格解体的体验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病人的智力发挥,病人不得不尽力集中注意去工作。为了体验自己的主观感受,12%的病人有自我断肢和自伤行为史。
本病可导致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并发症。
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机体的一般情况,并初步推测机体是否存在某些病变,然后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理测试、脑电图检查,以进一步详细明确机体状态。各项检查结果对人格解体的诊断和鉴别有一定意义。
首先观察患者的面容、精神状态及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必要时需要进行全身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以了解有无神经系统病变。
主要包括血常规、血液生化、肝肾功能、激素水平检测、脑脊液检查等,虽然对人格解体的诊断无重要意义,但仍可一定程度上了解躯体的健康状态及是否存病变情况。
可能会行脑影像学检查,如脑CT、MRI等,以排除颅内部分器质性疾病。
1、心理测试
主要使用各种量表进行检查,包括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验、人格解体自评量表等,以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排查是否存在精神心理障碍。
2、脑电图
对颅脑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一定参考意义。
医生常根据患者的家族史、吸毒史、童年经历、生活情况,以及自述缺乏真实感、注意力不集中等临床典型临床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理测试、脑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后进行诊断。诊断过程中,医生常需排查是否存在脑器质性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病变。
1、脑器质性疾病
癫痫、脑肿瘤等脑病均可出现本病的症状。通过病史和体格检查可发现脑器质性疾病为其原发疾病。
2、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
也可出现人格解体和现实解体症状,但都有其原发性精神病的症状,可以鉴别。
3、其他神经症性障碍
包括焦虑障碍、疑病症、强迫症、恐怖障碍等,人格解体只不过是其中一个症状,且往往不占突出位置,可根据各项诊断标准做出诊断。
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通常若人格解体症状是短暂的,多无需特殊治疗,但若症状频繁发作或持续存在,则需及时进行相关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催眠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焦虑、抑郁,可选用苯二氮䓬类(如地西泮等)或抗抑郁药物。氯米帕明对人格解体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仍需要大量研究数据支持。
地西泮、氯米帕明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本病治疗有一定困难。支持性心理治疗是必要的。可向患者解释这类疾病属功能性障碍,不会产生严重后果;加强自我锻炼,增强体质,有助于促进疾病缓解,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森田疗法和催眠疗法也可试用。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研究显示,人格解体障碍患者整体的社会功能显著低于健康人。本病通过长期、系统地治疗,患者的症状一般可以得到缓解,使其尽量维持正常人的生活。
本病可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若治疗不及时,还可并发抑郁或焦虑障碍。少数患者还有自我断肢和自伤行为。
本病一般不会自愈。
在长期系统的治疗下,部分患者有治愈的可能。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本病属精神心理疾病,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此外,还应做好生活护理,以利于病情的恢复。
家属应该与患者多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内心困扰与不稳定情绪,帮助患者减轻不良情绪。针对个别行为偏激的患者,家属要理解和包容患者,使其意识到自己的不良情绪和行为错误,树立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停药、换药或增减药物剂量,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2、在服药期间,要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若出现不适症状需尽快告知医生。
1、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3、进行有规律的身体锻炼。
4、患者身边最好有专人陪同,以免发生自残等意外。
本病属精神心理疾病,饮食对于本病并没有较大的影响,患者可在咨询医生后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但要注意调整就餐时间,三餐定量,不可暴饮暴食。
1、宜进食松软、易消化且刺激性小的食物。
2、注意饮食营养丰富,尤其是多食用保肝食物,并适当增加糖类、蛋白质和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的摄入。
3、宜多进食对大脑有益的食物,如瘦肉、鱼类、鸡蛋、牛奶、坚果等。
4、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用蔬菜、水果,饮食中适当增加纤维素等,以预防便秘的发生。
1、戒烟忌酒,忌食生、冷、油腻的食物。
2、避免摄入咖啡、浓茶、可乐、辣椒等有刺激性或可使神经兴奋的饮料和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3、病情严重者,忌食带骨的肉类或带刺的鱼类等,以免自伤和伤人。
1、恶化因素
(1)应激:威胁性社交互动、处于不舒适的人群和负性情感[如抑郁、焦虑(如考试前)、惊恐(闯红灯差点被车撞到)、孤独和被拒绝],均恶化人格解体。
(2)精神活性物质:大麻和致幻剂恶化人格解体。
(3)主观精神状态:睡眠剥夺、疲劳、注意力集中于人格解体,均恶化症状。
(4)环境刺激:某些类型的照明设备、不熟悉的新地方和环境嘈杂,均恶化人格解体。
2、减轻因素
(1)减轻应激:降低应激的技术常减轻症状(如深呼吸),积极的人际交流、处于舒适的人群可减轻症状。正性情感刺激,例如兴奋(如爬山,卡拉OK)、情感高涨、风流韵事和性兴奋,均减轻症状。
(2)精神活性物质:酒精、咖啡因和兴奋剂取决于个体,可恶化或减轻症状。
(3)主观精神状态:良好睡眠和休息减轻症状,强烈害怕或愤怒减轻症状,强烈的躯体兴奋如躯体接触、锻炼或疼痛减轻症状,自伤引起疼痛可减轻症状,沉浸于各种任务和活动时减轻症状。
目前,人格解体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因而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下措施可能降低发病风险:
1、戒烟戒毒。
2、有家族史的患者需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怀孕期间按时产检,保持心情舒畅等。
3、遇事不可钻牛角尖,尤其是遇到重大变故或环境改变时,要找身边的人倾诉,不要闷在心里。也可多做户外运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结交投缘的朋友等,从而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
1、突然出现严重自伤行为;
2、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1、持续或反复出现对自身或环境感到疏远或陌生;
2、伴有疑病观念和强烈痛苦;
3、伴有知觉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等;
4、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异常;
5、伴有吸毒史;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表现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需及时到急诊科就诊;病情稳定者,根据可能的病因到相应的科室就诊。
2、若怀疑患者为癫痫或脑肿瘤等疾病时,可以到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就诊。
3、若怀疑患者为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时,可以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1、家属在就诊前注意保护患者的安全,避免患者出现自残的行为。
2、患者可能需要做血液方面的检查,所以在就诊前需清淡饮食,同时避免饮酒、熬夜等情况。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些症状的?近期有加重的情况吗?
2、您除了这些症状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症状吗,如焦虑、抑郁、头痛、恶心、呕吐?
3、您在出现这种症状之前是否受过一些精神方面的刺激?您是否有过吸食毒品的经历?
4、您的这种症状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5、您既往有过自残的行为吗?
6、您的童年经历怎么样?是否遭受过家暴或一些不愉快的经历?
7、您的直系家属有类似的症状吗?
8、您既往是否有脑肿瘤、癫痫、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9、您最近的生活工作顺利吗?压力大不大?
10、您的睡眠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失眠的情况?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8、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