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中医药人才库

缺血性肠绞痛(别名:)

病症,其他,常见病

导航

概述

缺血性肠绞痛(intestinal agina of ischemia)亦称慢性肠系膜缺血,是指在肠系膜血管粥样硬化或其他血管变的基础上出现反复发作的肠系膜血液不足,产生明显的餐后腹部绞痛,可伴有体重明显减轻和腹泻等综合征。经过积极、有效的内科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缓解或改善。

病因

症状

总述

腹痛或腹部不适是最常见症状。疼痛常位于上腹部或脐周,亦可呈弥漫性,可放射至后背及颈部。多在饱餐后15~60分钟出现,持续2~3小时,病初可为阵发性钝痛,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可逐渐加重呈持续性钝痛和痉挛性绞痛,偶有剧烈性绞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系因此时的血供不能满足小肠消化功能的需要所致,症状与摄食量平行。改变体位如蹲位或俯卧位疼痛可减轻。体力活动可促发腹部疼痛,间歇跛行等。

并发症

1、急性肠系膜缺血

缺血性肠绞痛可发展为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包括动脉栓塞、动脉和静脉的血栓形成等所导致的肠壁的血液灌注减少或丧失,导致肠管急性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从而影响肠管的营养和代谢。

2、肠梗死

因肠黏膜高代谢的特点以及肠微循环结构的特殊性,使得肠道成为最易缺血、缺氧的部位,可能会并发肠梗死。

3、肠坏死、肠穿孔、腹膜炎

若肠道屏障、免疫功能受损,可导致细菌和毒素易位,加之肠道内部细菌较多,极易并发腹膜炎,使局部肠道充血、水肿,严重者可导致肠坏死、穿孔。

4、脑梗死

本病易引起肠道黏膜屏障及免疫应答损伤,释放炎症介质和促炎细胞因子,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稳定性,进一步诱发脑梗死。

5、感染性休克

患者肠系膜动脉持续缺血,造成肠坏死、腹膜炎等疾病后,若感染控制不佳,加之患者高龄,基础疾病较多,可能并发感染性休克,引起循环衰竭。

病症

检查

预计检查

缺血性肠绞痛患者多可经血常规检查发现营养不良记录,脂肪泻者则需行粪便检查。患者多需行腹部平片检查,血管造影是是本并最有效的诊断方式。X线钡剂检查、超声检查等必要时也需进行。必要时可行内镜检查和张力性检测排除其他疾病。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部分患者可正常或有营养不良的相关记录。

2、粪便检查

对疑有脂肪泻者,可通过粪便检查检测脂肪球。

影像学检查

1、腹部平片

应作为常规检查,一般无特征。可排除胆囊结石、泌尿系统结石及梗阻。

2、X线钡剂检查

可表现小肠的单纯性狭窄;若为间断的多处纤维瘢痕,则表现为节段性狭窄,称“香肠串”征。肠系膜上动脉疾病常引起较大范围肠段病变,涉及小肠至结肠。

3、超声检查

多普勒超声可测量血管血流速度,判断血管狭窄程度、部位,显示腹腔内主要动脉内的斑块、狭窄及闭塞的大小程度及部位。超声检查排除肝胆胰系统及泌尿系统疾患。

4、血管造影

是诊断本病的最可靠方法,对疑有本病者行主动脉造影,选择性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造影术,确定血管狭窄闭塞的性质、部位、程度和范围以及侧支循环的建立,应拍侧位和前后位片。临床上血管病变与症状并非一致,75%的人可有肠系膜动脉硬化的造影表现。

其他检查

1、内镜检查

有助于排查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肿瘤,部分患者胃镜检查可见胃窦和十二指肠的糜烂。

2、张力测定法

是检测肠壁内pH(pHI)的方法,餐前和餐后张力测定法测定小肠壁内pHI值为诊断肠道缺血提供了有效手段。

就医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状及体征,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即可明确诊断。胃溃疡、慢性胰腺炎、膈下弓状韧带压迫综合征等均可出现缺血性肠绞痛,需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胃溃疡

上腹痛多在餐后0.5~1小时出现,经1~2小时逐渐自行缓解,但发作有周期性,易发生在初春及秋末季,服用抗酸药及黏膜保护剂疼痛可缓解,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2、慢性胰腺炎

有进食后腹痛、体重减轻、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与本病相似。根据腹部B型超声检查、CT、MRCP、ERCP及腹部平片检查可鉴别。

3、膈下弓状韧带压迫综合征

多见于青年女性,男女之比1∶3。表现为与饮食无关的间歇性上腹钝痛,伴恶心、呕吐或腹泻。体重减轻,消瘦和营养不良。体格检查可在腹部闻及较响亮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发病机制大多因膈下弓状韧带或腹腔神经节压迫腹腔动脉的起始部而导致缺血。血管造影可证实受压或狭窄、远端扩张,而无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

还应与胃肠道肿瘤、克罗恩病、局限性肠炎、假膜性肠炎、出血性肠炎、胰腺癌、胆道疾患、肾绞痛等鉴别。克罗恩病有些类型可能就是缺血性肠病的慢性型,特别是可找见增生闭塞性血管病变者。

治疗

治疗原则

结合具体检查,找到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辅以其他治疗手段。患者多通过内科治疗原发病,消除病因,内科治疗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者可能需手术治疗。近年来介入性放射学的开展促进了慢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非手术治疗的发展,可视情况采用。

对因治疗

治疗原发病,消除病因。

药物治疗

轻症病人首先内科保守治疗,以扩张血管,减低血液黏滞度及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为原则,应用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硝苯地平、双嘧达莫、前列腺素E、罂粟碱、己酮可可碱和肠溶阿司匹林等口服药,改善肠管血液循环,缓解临床症状。亦可以通过导管或外周静脉内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罂粟碱等,疗效更佳。

相关药品

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硝苯地平、双嘧达莫、前列腺素E、罂粟碱、己酮可可碱、肠溶阿司匹林

手术治疗

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血管造影证实腹腔动脉、肠系膜动脉主干存在严重狭窄者,改善营养不良,纠正心血管功能和低氧血症等后,均可考虑手术治疗。常采用的手术方式有动脉内膜剥脱、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旁路移植、血管再植术。采取上述何种手术方式取决于病人的一般情况、病变部位解剖关系。小动脉分支广泛硬化狭窄或广泛小血管炎者不宜手术。

其他治疗

近年来介入性放射学的开展促进了慢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非手术治疗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气囊血管成形术是经皮股动脉穿刺后在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狭窄处进行导管气囊扩张。另外,在上述主要动脉狭窄处放置钛合金支架,可取得使血流通畅,改善缺血的同样效果。适用于体弱难以承受手术者,有时可取代旁路移植或动脉内膜剥脱术。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

预后

一般预后

经过积极、有效的内科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缓解或改善,一般预后良好。

危害性

若不及时治疗,肠道缺血会导致吸收不良,引起腹泻、腹胀等。随着患病时间增长,患者会出现厌食,使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少数可进展为急性肠系膜动脉缺血及肠梗阻,危及生命。

自愈性

一般不可自愈。

治愈性

经过积极、有效的内科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缓解或改善。

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注意

日常

总述

患者要保持良好心态,术后注意保护伤口。生活中要合理休息,适当运动,有利于身体恢复,还要遵医嘱复查,及时了解恢复情况。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患者由于反复出现不适,往往会对自身病情过于担忧,出现消极悲观的情绪。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患者自身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

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更改剂量。

术后护理

1、术后注意伤口保护,不要牵拉、抓挠伤口。避免伤口接触污物。如果发现伤口渗血、流脓,应及时就医。

2、术后先卧床休息。待医生允许后可在家属、医务人员的陪同下进行床旁活动,然后逐步恢复正常活动。

生活管理

1、注意个人卫生,做好伤口附近的清洁工作,避免感染。

2、保持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

3、适当进行运动,但不要超过身体的承受范围。

4、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

复诊须知

遵医嘱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饮食

饮食调理

患者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注意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少吃辛辣刺激、不易消化的食物。

饮食建议

1、术后先进流食。待医生允许后可选择半流食,然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2、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不易消化的食物可以进行特殊的处理,比如榨汁、高压烹饪等。

3、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可选择鸡肉、鱼肉等食物。

4、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的摄入。

饮食禁忌

1、避免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

2、少吃坚硬、有粘性的食物。

3、避免摄入过量的脂肪,少吃动物脂肪、油炸食品。

预防

预防措施

本病可通过以下手段预防:

1、积极控制原发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衰、心律失常等相关疾病。

2、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膳食多样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不暴饮暴食,保证大便通畅。

3、增加运动,防止肥胖,劳逸结合,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病变。

就医指南

急诊(120)指征

1、患者起病急骤,出现剧烈难忍的腹痛等症状;

2、患者腹部遭受了严重的外伤等;

3、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门诊指征

1、反复发作上腹或脐周疼痛、不适;

2、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3、伴有营养不良、消瘦、乏力等全身表现;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胃肠外科、急诊科

就医准备

为了确保就医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建议患者提前采取一些简单的准备措施。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患者腹部等相关部位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建议患者着宽松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症状严重、年老体弱、未成年的患者,建议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疼痛症状的?这个症状持续了多久了?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

2、有没有加重或缓解的迹象呢?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缓解?

3、您疼痛的症状是突然出现的呢,还是慢慢出现的?

4、除了疼痛的症状外,还有其他的表现吗,比如恶心呕吐等?

5、怎么来形容自己的疼痛呢?

6、疼痛主要在腹部的哪一块儿呢?

7、近期吃过什么东西?平时饮食习惯怎么样?有没有暴饮暴食、进行刺激性食物的习惯?

8、近期腹部受过什么外伤吗?腹部以前受过什么外伤或做过什么手术吗?

9、以前有没有得过其他的疾病,比如糖尿病、血管炎、动脉粥样硬化等?

10、以前是否有看过医生?接受了什么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是否复发?

11、发病以来,您的睡眠、饮食怎么样?大小便怎么样?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发生绞痛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需要住院吗?

5、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我的疾病呢?能治好吗?

6、这些治疗方法会有什么风险呢?会不会对我的身体造成其他不好的影响?

7、现在有确切的诊断吗?诊断是什么病呢?需要我怎么配合?

8、我身体还有其他的不适,会影响我这次的治疗吗?

9、平时生活中我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呢?需要注意些什么?

10、如果可以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1、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一般都会复查什么项目呢?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