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中医药人才库

牙齿神经痛(别名:)

病症,其他,常见病

导航

概述

牙齿神经痛(tooth neuralgia)是指由某些致因素侵犯到了牙齿神经,引起的牙神经发炎从而出现的疼痛,这些因素通常包括牙齿本身的疾、牙周疾、颌骨疾、神经疾或某些全身疾等。如龋齿、牙髓炎、根尖周围炎、牙本质过敏、急性化脓性上颌窦炎等。患者可表现为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在去正规医院检查后可能并没有出现牙齿神经发炎等情况,此时若是依旧长期反复出现牙痛,可以去疼痛科检查。

病因

症状

总述

根据患者病因的不同,症状也不完全相同。常见的表现为牙齿疼痛、咀嚼痛、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等。此外还可出现牙齿松动、牙齿折裂、发热、头痛等。

并发症

如果患者的原发疾病疾病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牙齿损害持续存在,可能导致牙齿脱落。如果感染扩散,可能引起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

病症

检查

预计检查

如果患者出现牙齿疼痛、咀嚼痛、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选择一般检查、口腔检查以及X线检查,必要时还会选择牙齿活力测验。

体格检查

主要是观察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变化。同时了解有无龋齿、有无牙龈红肿、牙齿有无松动、有无叩痛和触痛等。

影像学检查

X线可以帮助发现隐蔽部位的龋齿,帮助鉴别慢性根尖周炎、颌骨内肿物、埋伏牙、牙齿根裂等。

其他检查

牙齿活力测验是根据对冷、热温度的反应以及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的时间,可以帮助诊断和确定患牙齿。

就医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牙齿神经痛持续的时间、对温度的反应、伴发症状,结合体格检查、X线检查及牙齿活力测验即可作出明确诊断。询问病史时要关注患者既往的外伤史、食用硬物的情况、牙齿疾病等,同时详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有无诱发或缓解因素等,为诊断提供帮助。

鉴别诊断

1、与三叉神经痛进行鉴别诊断

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而不伴三叉神经功能破坏的症状。患者可表现出针刺样、闪电感或锐痛,可累及面颊部、唇舌等部位。与牙齿神经痛的鉴别在于牙齿神经痛患者会有牙齿神经异常的情况,而三叉神经痛患者不仅会出现牙痛还会表现出面部的疼痛,且牙齿神经正常。

2、与原发疾病进行鉴别

(1)急性牙髓炎:临床特点是起病急,疼痛剧烈,一般镇痛药物效果不明显,若不及时治疗,后期可发展为牙髓坏死。疼痛剧烈常突然发作,早期呈间歇性,一般持续约数分钟,随后数小时间歇期。疼痛常在夜间发作剧烈,躺卧时更严重。常可见患者牙齿有龋洞,用探针触碰,疼痛明显。

(2)根尖周炎:牙髓炎发展到晚期,牙髓组织大部或全部坏死时,或有细菌感染,引起根尖周组织发炎。早期患牙齿有轻度疼痛,此时患牙齿咬紧,疼痛可以暂时缓解,随炎症加重,患者齿伸长,轻叩患牙齿即疼痛。根尖周炎时疼痛为自发性、持续性痛,且范围局限,患者能明确指出患牙齿。若急性根尖周炎继续发展,形成急性根尖,则疼痛加剧,叩痛明显,且有持续性跳痛。

(3)急性龈乳头炎:牙齿间乳头充血、肿胀,探触和吸吮时易出血,可有自发胀痛或探触痛。有的女性患者在月经期胀痛感加重。患急性龈乳头炎时,有的可有明显的自发痛和中等程度的遇冷热刺激痛,检查可见龈乳头鲜红肿胀,探触痛明显,易出血,牙齿可有轻度叩痛。

治疗

治疗原则

明确诊断,找到病因,针对引起牙齿神经痛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对于炎症性疾病,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同时给予恰当的全身治疗,有需要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对因治疗

本病需要针对患者的病因进行治疗,解除引起牙齿神经损害的因素,通常患者的症状就可以得到缓解。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请遵医嘱进行治疗。

一般治疗

叮嘱患者做好口腔清理工作,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避免口腔损伤发生。

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因进行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此外,对于发生感染或是疼痛症状明显的患者,也会进行对症治疗。

1、抗生素

用于控制感染,如甲硝唑、奥硝唑、替硝唑、青霉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等。

2、麻醉药

用于止痛处理,常用的有普鲁卡因等。此类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相关药品

甲硝唑、奥硝唑、青霉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替硝唑、普鲁卡因

手术治疗

针对患者的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去除局部的感染灶,恢复正常的结构。

1、牙周炎

主要包括针对局部刺激因素及牙周袋的处理,对于牙齿松动者进行松牙固定,存在脓肿时进行切开引流。

2、牙髓炎

由于缺乏充分的侧支循环,牙髓一旦发炎,不能自行消除,必须摘除牙髓才能缓解症状,并且需要去除牙髓腔内的感染,再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充填密封根管,杜绝再感染,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方法是根管治疗术。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牙一般都可以保存。但若治疗不及时,感染会进一步扩散,引起根尖周的炎症,甚至最终导致牙器官的丧失。

3、根尖周炎

(1)开髓引流:急性期应打开髓腔、拔除根髓,保证根管通畅,使炎症物从根管得到引流,开髓后在根管口可放置松软的棉捻以利引流。

(2)切开引流:急性化脓期脓液到达骨膜下或黏膜下,在患牙相应根尖区脓肿明显处切开,引流排脓。

(3)根管治疗术:急性期缓解后,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物,严密充填根管,作永久性治疗。

(4)根尖刮治术:病变较大时做这种手术消除根尖区病变,但只限于上下前牙。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

预后

一般预后

预后与患者的病因以及治疗时机有关。部分患者原发疾病病情较轻,经过及时的治疗牙齿神经痛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原发疾病也得到控制。部分患者原发疾病可能难以根除,导致牙齿神经痛症状反复出现。

危害性

本病会导致患者出现牙痛、咀嚼痛、遇冷热刺激痛等情况,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进食。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原发疾病不断进展,还可能导致牙齿的脱落以及全身的感染症状出现。

治愈性

部分患者的牙齿神经痛症状经过及时的治疗后可以得到缓解,部分患者的症状可能难以完全去除。

复发性

如果相应的原发疾病再次发生,则牙齿神经痛也可能再次出现。

注意

日常

总述

患者应保持心态良好,增强体质,保持口腔卫生,时刻留意牙齿是否出现异常,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刻就医。

心理护理

患者应及时调节因疼痛、进食不便带来的烦躁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术后护理

患者术后不要进行张大口等活动。患者应注意术后牙齿是否有疼痛、异物感,牙龈是否有肿胀的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处理。

生活管理

1、用正确的方法刷牙,最好选用毛软、末端磨圆的牙刷。按时刷牙,及时清理食物残渣。对年龄较小的患者,家属应帮助其养成刷牙习惯。

2、不用牙签剔牙,减少牙齿损伤,可换成牙线等工具。

3、适当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过度劳累。

4、改正用牙齿开酒瓶等不良习惯,避免牙齿损伤。

复诊须知

遵医嘱进行复查,了解恢复情况,检查是否有龋齿等疾病出现。

饮食

饮食调理

饮食要柔和,同时注意营养的均衡。患者应充分摄入身体所需食物,避免咀嚼坚硬的食物。

饮食建议

1、术后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咨询医生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2、多食粗纤维食物。

3、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可选择鸡胸肉、鱼肉等作为食物来源。

4、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5、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的充分摄入。

饮食禁忌

1、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

2、禁碳酸饮料等对牙齿有刺激的饮食。

3、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4、少吃含骨、带壳海鲜等坚硬食物。

预防

预防措施

可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中要注意:

1、减少或消除病原刺激物

加强宣传教育,从小养成口腔卫生习惯,学会合理刷牙方法。

2、减少或控制饮食中的糖

应注意宣传从小养成习惯,睡前不吃糖,要从幼儿就养成多吃蔬菜水果和含钙磷维生素等多的食物。 

3、改变饮食结构

多吃粗糙硬质和含纤维质的食物对牙面有磨擦洁净的作用,减少食物残屑堆积,硬质食物需要充分咀嚼,既增强牙周组织又能磨擦牙齿咬面可能使窝沟变浅有利减少窝沟龋。

4、避免外伤

选择强度适中的运动,不要进行超过自身承受范围的运动。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牙齿持续自发性疼痛;

2、在进食过冷、过热、酸辣食物时触发牙痛;

3、牙痛剧烈,放射至面部、耳部,张口受限,不敢进食;

4、伴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面颊部肿胀等;

5、伴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通常选择口腔科就诊即可。

就医准备

1、不要吃刺激性、生冷、过烫及硬的食物,以免疼痛加重。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口腔清洁。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或朋友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出现牙神经痛的?是间歇性还是持续性存在的?

2、随着时间的推移,您的牙神经痛有加重吗?疼痛程度如何?

3、您是否伴有牙龈红肿、牙齿松动?

4、您之前有过牙神经痛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5、您既往有牙髓、牙周或根尖周组织疾病吗?是否进行过治疗?

6、您是否患有其他疾病?

7、您平时刷牙的频率如何?饭后会漱口吗?

8、您是否经常吃辛辣、生冷类食物?

9、您吸烟吗?

10、您是否定期到医院检查口腔?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导致我牙神经痛的原因是什么?

2、我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3、对于我来说,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4、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6、我以后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吗?

7、我今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8、我在家可以怎么做来保持口腔健康?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