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其他,常见病
在医学上并没有产后综合征这个术语,但产后妇女确实会在生理及心理上发生很大变化,因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产后一般指的是产褥期,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经历的一段时期,通常为6周。多数产妇产褥期恢复良好,少数可能发生产褥期疾病,如产褥期感染、产褥期抑郁症等。
产后综合征患者可出现多器官、多系统的异常,表现为发热、腹痛、恶露产生、乳房胀痛、便秘、尿频、动力减低、失眠、悲观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产后贫血、乳汁少等多种并发症。
1、生殖系统的变化
包括子宫复旧、阴道腔逐渐缩小、外阴水肿逐渐消退、盆底组织逐渐恢复。在子宫复旧的过程中,会有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的物质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因其颜色、内容物及时间不同,恶露分为血性恶露、浆液恶露和白色恶露。血性恶露含大量血液,会持续3~4日,然后转变为浆液恶露;浆液恶露含浆液较多,继续10日左右,之后转变为白色恶露;白色恶露含大量白细胞,约持续三周后排出干净。若子宫复旧不全或宫腔内残留部分胎盘、胎膜或合并感染时,恶露增多,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并有臭味。
2、乳房的变化
乳腺发育、乳腺体积增大、乳晕加深,乳汁开始分泌。若此期乳汁不能正常排空,可出现乳汁淤积,导致乳房胀痛及硬结形成;若乳汁不足可出现乳房空软。
3、消化系统的变化
产褥期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弱,加之腹肌及盆底肌松弛,容易便秘。产后1~2日内产妇常感口渴,喜进流食或半流食。
4、泌尿系统的变化
妊娠期体内潴留的多量水分主要经肾脏排出,故产后1周内尿量增多。妊娠期发生的肾盂及输尿管扩张,产后需2~8周恢复正常。在产褥期,尤其在产后24小时内,由于膀胱的变化及产程中对膀胱造成的影响可能增加尿潴留的发生。
5、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产后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至产后1周时已降至未孕时水平。不哺乳产妇通常在产后6~10周月经复潮,在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哺乳产妇的月经复潮延迟,有的在哺乳期间月经一直不来潮,平均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产后较晚月经复潮者,首次月经来潮前多有排卵,故哺乳产妇月经虽未复潮,却仍有受孕可能。
6、腹壁的变化
妊娠期出现的下腹正中线色素沉着,在产褥期逐渐消退。初产妇腹壁紫红色妊娠纹变成银白色陈旧妊娠纹。产后腹壁明显松弛,腹壁紧张度需在产后6~8周恢复。
7、产后宫缩痛
在产褥早期因子宫收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称为产后宫缩痛。于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自然消失,多见于经产妇。哺乳时反射性缩宫素分泌增多会使疼痛加重,但不需特殊用药。
8、生命体征的变化
产后体温多数在正常范围内。体温可在产后24小时内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产后3~4日出现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乳房胀大,伴体温升高,称为泌乳热,一般持续4~16小时体温即下降,不属病态,但需排除其他原因尤其是感染引起的发热。产后脉搏在正常范围内。产后呼吸深慢,一般每分钟14~16次。产褥期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变化不大。
9、产褥中暑
产褥期因高温环境使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的急性热病,称产褥中暑,表现为高热、水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本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若处理不当可发生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临床诊断根据病情程度分为:
(1)中暑先兆:发病前多有短暂的先兆症状。表现为口渴、多汗、心悸、恶心、胸闷、四肢无力。此时体温正常或低热。
(2)轻度中暑:产妇体温逐渐升高达38.5℃以上,随后出现面色潮红、胸闷、脉搏增快、呼吸急促、口渴、痱子满布全身。
(3)重度中暑:产妇体温继续升高达41~42℃,呈稽留热型,可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谵妄、抽搐、昏迷。若处理不及时可在数小时内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幸存者也常遗留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后遗症。
10、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可引起急性子宫内膜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腹膜炎,血栓静脉炎,脓毒血症等,表现为发热、寒战、疼痛、异常恶露、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11、晚期产后出血
指在分娩24小时后,产褥期内发生的大量子宫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最为常见,亦有迟至产后2月余发病者。阴道出血多为少量或中等量,持续或间断;亦可表现为大量出血,同时有血凝块排出。可伴有寒战、低热,且常因失血过多导致贫血或失血性休克。
12、产褥期抑郁症
是产褥期精神障碍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产褥期持续和严重的情绪低落以及一系列症候,如动力减低、失眠、悲观等,甚至影响对新生儿的照料能力。通常在产后2周内出现症状。
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产后贫血、乳汁少、乳腺炎、子宫炎、腹泻、便秘等多种并发症。
患者出现发热、腹痛、恶露产生、乳房胀痛、便秘、尿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腹部、盆腔的情况。接下来,可能建议患者做血常规、细菌培养、血hCG测定、超声、CT、磁共振检查等,寻找或明确产后综合征的病因。
包括对患者的腹部、盆腔及会阴伤口、子宫复位的情况等检查。
1、血常规、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可诊断是否感染及帮助选择敏感抗生素。
2、C-反应蛋白检测
有助于早期诊断感染。
3、血hCG测定
有助于排除胎盘残留及绒毛膜癌。
超声、CT、磁共振检查能够对感染形成的炎性包块、脓肿,做出定位及定性诊断,还可以了解子宫大小、宫腔有无残留物、子宫切口愈合及切口周围血肿等情况。
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的病史(如产后生活环境、身体状况、出血情况等)、症状及体征,结合相关辅助检查,排除导致产后综合征的其他疾病,综合进行诊断。
1、产褥感染的诊断
对产后发热者,首先考虑为产褥感染。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相关的辅助检查,再排除引起产褥发热的其他疾病,可进行对产褥感染的诊断。
2、晚期产后出血的诊断
根据分娩过程的病史、阴道出血的症状及相关的辅助检查,可进行对晚期产后出血的诊断。
3、产褥期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在产后4周内出现持续2周以上的下列5条或5条以上的症状,必须具备①②两条:
①情绪抑郁;
②对全部或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
③体重显著下降或增加;
④失眠或睡眠过度;
⑤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
⑥疲劳或乏力;
⑦遇事均感毫无意义或有自罪感;
⑧思维能力减退或注意力不集中;
⑨反复出现想死亡的想法。
1、产后情绪不良
产后心绪不良是一种短暂性的适应不良状态,常在产后7~10 d内发生,发生率大约为26%~85%,持续时间多为几天,一般不超过10 d。常见症状为情绪不稳定、易哭泣、易激动、悲哀、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和食欲不振。产后心绪不良有自限性,对产妇的社会功能影响不大,通常并不需要特殊干预,但心理治疗是有益的。
2、继发性抑郁障碍
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某些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等均可引起抑郁情绪,被称为继发性抑郁障碍。继发性抑郁障碍与产后抑郁症的鉴别要点:前者有明确的器质性疾病、某些药物或精神活性物质应用史,体格检查有阳性体征,实验室及物理检查有相应指标改变;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记忆障碍及智能障碍,后者一般则无;前者的症状随原发疾病病情的相应好转而好转;前者既往无抑郁障碍的发作史,而后者可有类似的发作史。
3、双相情感障碍
患者常表现为兴奋,话多,言语夸大,活动多,难以安静,精力旺盛,兴高采烈,易激惹,行为鲁莽,睡眠需求减少等,其表现与产褥期抑郁症患者相反。研究发现,首次抑郁发作发生在产后的女性患者,有15%~50%的可能性为双相情感障碍。
4、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常伴有抑郁情绪。与抑郁障碍的鉴别要点是:前者发病必须存在严重的、灾难性的创伤性事件,如新生儿夭折、严重畸形或其他天灾人祸;而后者可以没有任何诱因,或只有一般性的生活事件;前者对创伤性事件常有反复的闯入性回忆,警觉性增高,而后者通常没有此类表现。
5、神经衰弱
轻度抑郁常有头晕、头痛、无力和失眠等主诉,易误诊为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的核心症状为易兴奋和易疲劳,情感以焦虑为主,不是情感低落,自知力良好,症状波动性大,求治心切,病前往往有明显引起大脑活动过度紧张等精神因素。
产后不适的妇女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医生会根据病因、症状制定系列治疗方案。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针灸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发生产褥中暑的患者的治疗原则是立即改变高温和不通风环境,迅速降温,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其中迅速降低体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1、排尿困难的治疗
肌内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兴奋膀胱逼尿肌促其排尿,但注身此药前要排除其用药禁忌。
2、产褥期抑郁症的治疗
包括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使用。前者常用药物包括盐酸帕罗西汀和盐酸舍曲林,后者常用阿米替林。
3、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
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抗生素、子宫收缩剂等药物治疗。
4、产褥感染的治疗
一旦诊断产褥感染,原则上应给予广谱、足量、有效抗生素,并根据感染的病原体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对脓肿形成或宫内残留感染组织者,应积极进行感染灶的处理。其具体治疗包括胎盘和胎膜残留的处理、抗生素的使用及抗凝治疗。
甲硫酸新斯的明、盐酸帕罗西汀、盐酸舍曲林、阿米替林
1、晚期产后出血患者必要时需进行清宫术、子宫切除术等手术进行治疗。
2、脓肿形成或宫内残留感染组织的产褥感染患者,必要时还需进行手术治疗感染灶。
1、排尿困难的治疗
用热熏洗外阴,用温开水冲洗尿道外口周围诱导排尿。热敷下腹部,按摩膀胱,刺激膀胱肌收缩。
2、会阴水肿的治疗
可局部进行湿热敷,产后24小时后可用红外线照射外阴。
3、产褥期抑郁症的治疗
(1)最常用的物理疗法为改良电痉挛治疗(MECT)及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如患者具有强烈自杀及伤害婴儿倾向时,MECT可作为首选治疗。
(2)其他疗法:如运动疗法、光疗、音乐治疗、饮食疗法等。
心理治疗为产褥期抑郁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包括心理支持、咨询与社会干预等。通过心理咨询,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如婚姻关系紧张、想生男孩却生女孩、既往有精神障碍史等)。为产褥期产妇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及社会支持,指导产妇对情绪和生活进行自我调节,尽量调整好家庭关系,指导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产后综合征的预后与其表现及治疗干预是否及时有关,一般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通常预后较好。但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产后贫血、乳汁少、乳腺炎、子宫炎、腹泻、便秘等多种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
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产后贫血、乳汁少、乳腺炎、子宫炎、腹泻、便秘等多种并发症,严重时危及生命。
本病经积极治疗,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产后综合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避免不良情绪刺激,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积极参与治疗,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医生能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1、心理特点
经历妊娠及分娩的激动与紧张后,精神疲惫、对哺育新生儿的担心、产褥期的不适等,均可造成产妇情绪不稳定,尤其在产后3~10日,可表现为轻度抑郁。
2、护理要点
(1)家属应帮助产妇减轻身体不适,并给予精神关怀、鼓励、安慰,使其恢复自信。
(2)患者应做好心理调适,经常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豁达,避免愤怒、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不可私自停药或增减药量,避免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良反应。
手术创口应定期换药,保持手术切口附近清洁、干燥,并注意手术创口是否有红肿、破溃等,遵医嘱服用抗感染药物以预防感染。
1、保持自身清洁,勤换衣、勤梳洗。每日2~3次使用无刺激的消毒液擦洗外阴,尽量保持会阴部清洁及干燥。
2、产后尽早适当活动,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6~12小时内即可起床轻微活动,于产后第2日可在室内随意走动。产后康复锻炼有利于体力恢复、排尿及排便,避免或减少栓塞性疾病的发生,且能使盆底及腹肌张力恢复。产后康复锻炼的运动量应循序渐进。
3、生活应规律,劳逸适度,保证充足睡眠。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
5、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物,避免感冒。
应根据医嘱按时前往医院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产妇本身及婴儿的检查。
产后综合征患者应进食富有营养、足够热量和水分的食物。若哺乳,应多进食蛋白质、热量丰富的食物,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推荐补充铁剂3个月。
1、身体较为虚弱者,宜进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如鸡汤、红枣汤、红糖水、米粥、猪肝汤、牛奶、蛋类等。
2、若有感染情况,可选食芹菜、绿豆、马齿苋、荠菜、苦瓜等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
3、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提高脑的兴奋性,如鱼、虾、瘦肉等。
4、患者可能对食物没有兴趣,家属应为患者制作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增强患者食欲。
5、患者要多吃新鲜蔬菜瓜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如菠菜、香蕉等。
6、患者可以多吃坚果、牛肉等富含氨基酸的食物。
1、禁烟酒。
2、忌食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及生冷黏腻之品(如冰冻食品、饮料、雪糕等)。
3、避免暴饮暴食。
产后综合征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1、产褥感染的预防
临产前2个月避免性生活及盆浴,加强营养,增强体质。保持外阴清洁。及时治疗外阴阴道炎及宫颈炎症。必要时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2、产褥抑郁症的预防
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受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及妊娠因素的影响,故应注意对孕产妇的精神关怀,同时,孕妇可通过孕妇学校等多种渠道普及有关妊娠、分娩常识,减轻对妊娠、分娩的紧张、恐惧心情,完善自我保健。
产后出现持续的心理异常或躯体不适,须及时就医咨询。
妇产科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需要做盆腔的超声检查,可提前憋尿。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目前都有那些不适?
2、您出现这些不适多久了?
3、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4、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怀孕前患有什么疾患吗?
7、您这是第几胎?
8、您分娩过程顺利吗?
9、您产后在家都做了哪些护理?
10、您对您孩子的性别满意吗?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吗?正常吗?
2、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