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中医药人才库

慢性腰背痛(别名:)

病症,其他,常见病

导航

概述

慢性腰背痛是指肋缘以下、臀横纹以上及两侧腋中线之间区域内的疼痛与不适,伴或不伴大腿牵涉痛。可引起腰背疼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机械性因素、社会心理学因素等均可导致慢性腰背痛。临床上常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病因

症状

总述

腰背痛主要以腰背、腰骶和骶髂部的疼痛为主,有单纯性腰背痛和伴有下肢感应痛或放射痛的腰背痛之分。多数患者可同时存在腰部无力、僵硬感,活动不利、俯仰不便、不能持重、步行困难、肢倦乏力等症状,甚至出现腰部前屈、后伸、侧弯等功能障碍,重者出现脊柱畸形。疼痛症状多于卧床休息后减轻或消失,弯腰、久坐、久站后或咳嗽及增加腹压时加重。疼痛严重者可发生睡眠障碍。

并发症

可并发步行困难、甚至出现腰部前屈、后伸、侧弯等功能障碍,重者出现脊柱畸形。

病症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腰背、腰骶和骶髂部疼痛,腰部无力、僵硬感,活动不利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而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进行RF以及抗“O”测定、HLA-B27、免疫球蛋白、X线、CT检、磁共振(MRI)、骨密度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明确具体病因。

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检查时,医生会应从患者就诊时的步态初步判断患者病变部位,如蹒跚步态者两腿僵硬,步态不稳,似醉酒状,多见于脊髓病变如脊髓型颈椎病、脊髓肿瘤等。而后会让患者脱去上衣,观察腰背部生理弯曲是否存在,有无侧弯、驼背、成角畸形,有无包块、窦道、疤痕、色素沉着。让患者脊柱做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来观察腰背的功能。腰背部器质性病变患者其功能往往受限,而内脏疾病引起的反射性疼痛则活动正常。之后会通过触压确定患者压痛部位,以寻找病灶。最后医生会检查患者腹部是否对称,触诊有无肝脾肿大,有无肿块及髋窝脓肿,女性患者应注意有无小腹深压痛。

2、特殊检查

(1)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患者仰卧,两腿伸直,检查者一手托踝上抬,一手同时轻按膝部保持腿伸直,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为阳性,此时若再将足背伸,若疼痛加重则为加强试验阳性。值得注意的是该试验也能产生骶髂关节扭力,若骶髂关节病变也可产生骶部疼痛,而非下肢放射性痛,应注意鉴别。

(2)仰卧挺腹试验:患者枕部以及两足为力点将腹部及臀部用力挺起,引起腰腿痛者为阳性。若为阴性可令患者挺腹同时深吸气后屏气至脸红或同时用力咳嗽。引起患肢放射性疼痛为阳性,此检查常用于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3)屈颈试验:患者平卧,四肢伸直放平,慢慢抬头屈颈,产生下肢放射性疼痛者为阳性。

(4)斜扳试验:患者四肢伸直平卧,检查者扶患侧膝部,使屈髋屈膝并内收髋关节,另一手扶住肩部固定上身不动,如此可使骨盆纵轴产生旋转压力,若骶髂关节有病变则可产生疼痛。

(5)“4”字试验患者仰卧:屈膝髋将足踝部放在对侧膝部,检查者一手将膝部外翻下压,另一手固定骨盆对侧,骶髂关节疼痛说明骶髂关节部有病变,若髋关节病变则出现髋关节疼痛且不能把膝部放平。

3、其他

(1)还可进行压颈试验、盖斯兰(Gaenslen)试验、骨盆挤压试验等。

(2)对腰背痛伴有下肢疼痛或麻木的患者应检查下肢的深感觉、浅感觉、运动、反射、肌肉有无萎缩等。

(3)应注意检查下肢病变如双下肢不等长、 扁平足、足内外翻、马蹄足、仰趾畸形等影响腰背平衡及稳定引起腰背痛,足部的病变如胼胝、骨刺、滑膜炎、趾痛等可使下肢用力失调而引起腰肌劳损。

(4)必要时,医生可能会邀请其他科室医生进行会诊。

实验室检查

1、血沉

结核病、风湿病活动期及恶性肿瘤引起的腰背痛、血沉加快。临床上部分年轻患者可见有血沉加快。   

2、血、尿常规

类风湿关节炎、恶性肿瘤可致贫血、感染,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及白血病可见白细胞增高,结核病恢复期淋巴细胞增高。血尿中本-周蛋白增加多见于骨髓瘤,尿中有红细胞、蛋白质和管型,可考虑泌尿系统病变引起的腰背痛, 尿糖阳性可考虑糖尿病。   

3、RF以及抗“O”

RF阳性多考虑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病的可能,抗“O”增高表示有风湿热活动。

4、HLA-B27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HLA-B27阳性率高达90%以上。

5、免疫球蛋白

IgG增高多见于感染、肝病、骨髓瘤、类风湿关节炎等引起的腰背痛。IgA增高多见于肝病、骨髓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6、酸性磷酸酶与碱性磷酸酶

前列腺癌转移时酸性磷酸酶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反映骨重建活动增加,在骨转移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发性纤维骨炎等疾病中多增高。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X线片是腰椎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可反映腰椎生理曲度变化、畸形、失稳、椎体形态以及椎旁软组织等改变。

2、CT检查

CT在脊柱影像学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产生不同层面的脊柱横断面影像,精确判断神经根位置,可用于神经根性疼痛的诊断。

3、磁共振(MRI)

MRI在显示软组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区分椎间盘的髓核和纤维环,显示韧带。还可直接从矢状位和冠状位显示椎管狭窄等情况。MRI不产生电离辐射,安全性较高,可用于腰背痛的诊断、严重程度和恢复情况的评估、治疗目标的制定等。

4、SPECT

可用于全身性骨骼显像,明确不易被发现的骨折、感染、骨肿瘤以及肿瘤分期。

5、骨密度检查

本检查可用于确定患者有无骨质疏松的情况,以排除骨质疏松性腰背痛。

就医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特别需要注意患者的职业、工作环境、疼痛特点等情况,结合相应检查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慢性腰背痛的主要治疗目标是改善患者的躯体功能、恢复正常活动、预防残疾及维持工作能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等。

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NSAIDs具有镇痛、抗炎的药理作用,是临床上治疗慢性腰背痛的常用药物。但此类药物可能会有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损害、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使用前应对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风险进行评估。药物治疗时应在最短必需疗程内使用最小有效剂量,建议使用时间不超过3个月。

2、肌松剂

合并肌肉痉挛者可酌情使用肌松剂,常用药物为安定、四氢西泮等。

3、阿片类药物

通常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推荐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为降低药物蓄积风险,优先选择缓慢释放的弱阿片类药物,并采用规律给药代替疼痛时给药。常用药物有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可待因等)和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羟考酮、氢化吗啡酮、芬太尼等)。

4、抗抑郁药

是治疗慢性腰背痛的辅助用药,常选择三环类抗抑郁药。患者合并有肾脏疾病、青光眼、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衰等疾病或妊娠时禁用。

相关药品

安定、四氢西泮、曲马多、可待因、吗啡、羟考酮、氢化吗啡酮、芬太尼

手术治疗

必要时可能会进行射频消融、脊柱融合术等治疗方式。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经皮神经电刺激、干扰电疗法、超声波疗法、低强度激光疗法、短波透热疗法等,但物理治疗的疗效仍存在争议,有待于临床研究的验证。

其他治疗

1、运动疗法

主要形式包括主动运动和有氧运动。主动运动包括运动控制训练、核心稳定训练、瑜伽以及普拉提等,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太极拳等。建议患者在康复治疗师或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治疗。

2、针灸治疗

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可辅以针灸治疗,但不建议单独使用针灸治疗。

3、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指通过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去除导致不良情绪和行为的认知根源,结合行为训练和技能学习,达到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

预后

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导致慢性腰背痛的原发病有关。Hodgkin病、 骨髓瘤、原发性或继发性脊柱恶性病导致的慢性腰背痛,其预后不佳,而非恶性脊柱病的预后良好。

危害性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腰背部功能障碍、脊柱畸形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治愈性

经及时治疗后,疼痛症状可获得缓解。

治愈率

暂时无大数据统计。

注意

日常

总述

在配合医生进行保守治疗的同时,患者应进行科学的生活管理,包括不良姿势的矫正、不良工作习惯的改善及腰部功能锻炼等。

生活管理

1、经常合理锻炼身体,特别是腰背肌的锻炼。

2、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久坐久站,避免过度劳累,不可强力搬持重物。

3、劳动出汗后,应及时擦汗,避免吹冷风、空调,特别避免夏天在潮湿的地面睡觉。

4、平时应加强腰部护理,注意腰部保暖,佩戴腰围。

特殊护理

腰背肌康复锻炼方法:

1、腰部前屈后伸运动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两手叉腰,作好预备姿势。然后做腰部充分前屈和后伸各四次,运动时要尽量使腰部肌肉放松。

2、腰部回旋运动

姿势同前,腰部作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旋转1次,然后由慢到快,由大到小,顺时针、逆时针交替回旋各8次。

3、“拱桥式”锻炼

仰卧床上,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5点支撑)用力将臀部抬高,如拱桥状,随着锻炼的进展,可将双臂放于胸前,仅以双足和头后部为支点进行练习。每天反复锻炼20~40次。

4、“飞燕式”锻炼

俯卧床上,双臂放在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不要使肘和膝关节屈曲,要始终保持伸直,如飞燕状。每天反复锻炼20~40次即可。

5、仰卧保健法

患者取仰卧位,先双脚、双肘和头部五点,支撑于床上,将腰、背、臀和下肢用力挺起稍离开床面,维持感到疲劳时,再恢复平静的仰卧位休息。按此法反复进行10分钟左右,每天早晚各锻炼1次。

饮食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无特殊影响,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控制总热量,避免发胖。过度肥胖也会加重腰部负担。

2、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适当吃些牛奶、米糠、麸皮、胡萝卜等加以补充。

饮食禁忌

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生葱、芥末、胡椒等。

预防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对疾病的预防及缓解病情均有一定作用:

1、科学锻炼

尤其是常年久坐的人,腰背肌肉比较薄弱,容易损伤,应有目的地加强腰背肌肉的锻炼。体育运动或剧烈活动时,要做好准备活动。

2、防止寒冷潮湿

不要随意睡在潮湿的地方。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后,要及时更换湿衣或擦干身体。天冷时可用电热毯或睡热炕头。

3、劳逸结合

避免长期固定在一个动作上和强制的弯腰动作。如久坐久站后应经常改变一下体位或在一定时间后做简单的体操。

4、纠正不良姿势

纠正不良的工作姿势,如弯腰过久,或伏案过低等。从地上取重物时,应屈膝下蹲,避免弯腰加重负担,向高处取放东西时,够不着不宜勉强,休息应睡比较硬的床,以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等。

5、控制体重

以减轻腰部的负担,特别是中老年人和妇女产后,都是容易发胖的时期,节制饮食、加强锻炼是非常必要的。

6、积极治疗腰部损伤或疾病

当腰部出现损伤或疾病时,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确保腰部的完全康复后再恢复劳作。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长期、反复腰背部疼痛。

2、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可至骨科就诊,排除周围器官及脊柱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可至康复科就诊。

就医准备

1、就诊前保护好腰部,避免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以免损伤加重。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是做什么工作的?需要久坐么?您腰背部以前受过伤么?

4、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

5、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

6、有哪个姿势会加重疼痛么?

7、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8、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9、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