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着眼中国药企“出海” 建言作出税收筹划保驾护航

  • 2022-06-16 10:30:16    医药网
  • 陈更
  • 独家
  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医药研发版图的“生力军”,本土制药企业正在从“孤帆远航”到“百舸争流”。报告同时就药企“出海”如何规避风险等提出建议。
 
  此次,毕马威联合GBI发布《中国药企出海白皮书》。毕马威中国生命科学主管合伙人于子龙表示,对于中国生物医药领域来说,一个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另一方面,制药企业需对目标国家市场注册监管、商业及竞争、投资及税收环境等有着全面深入的理解。
 
  根据这份报告,中国对全球医药研发的贡献率在2018年上升至4%—8%;2020年,中国本土药企与海外药企的跨境交易累计271起,五年内实现增长300%。
 
  毕马威中国交易咨询合伙人秋璇进一步分析说,本土药企“出海热”背后有多个驱动因素,比如本土药企研发能力日渐成熟,又如部分地区为创新药的萌芽提供了“沃土”。
 
  报告注意到,海外布局选择是综合性考虑,欧美市场成为大多数“出海”药企的角逐之地。从目前已成功在国外市场获批上市的本土新药来说,并非一股脑将目标锁定在单一市场。
 
  至于如何“出海”,报告归纳出自主“出海”、专利授权、中国药企与海外药企联合开发等多种模式。报告认为,针对不同模式,企业应顺应市场规则,在海外市场立足。首先,必须熟悉海外市场的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其次,需坚持以“价值”为导向的注册、准入与推广模式,理解当地特殊利益相关诉求,实现多方利益共赢。
 
  GBI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出海”药企不仅需要面对海外分支机构设立、控股架构搭建、直接对外投资还是股东借贷等一系列常见问题,围绕临床开发和产品商业化过程,更会出现一些独特的税务筹划、管理等挑战。
 
  毕马威税务咨询合伙人池澄建议“出海”药企,结合业务实际和未来发展,充分了解各国税收政策和实践,作出深化的、前瞻性的、细致的、灵活的税收筹划,以此为“出海”保驾护航、为企业产生价值。
 
  报告认为,对于早期阶段(临床前立项阶段)的企业来说,需从产品、目标市场、团队、合作方、竞品、政策等方面做好调研和准备。面对挑战和意外时,应多层面调整策略,在及时止损的同时提升价值。
 
  对于已迈入临床试验阶段的企业来说,首先是追加当地的临床试验,但这需要了解该方案的大致成本,为企业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等。其次,可以结合目标国家的适应症市场准入规则、定价体系等,开拓新的适应症进行申报。也可放弃目标,转在其他国家地区上市。(完)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dujia/2022-06-16/599765.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第一 什么是白淫? 什么是白淫?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
我要上头条 网站地图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