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痢疾、诺如病毒感染都会引起腹泻,有啥区别?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吴施楠

编辑 | 袁月

武汉大学确诊1例霍乱例的事件持续受到关注。7月12日晚,该例所在的武汉大学工学部8舍已经解除封控管理。

作为我国《传染防治法》规定的两种甲类传染之一,霍乱典型的症状就是腹泻。但能引起腹泻的,除了霍乱,还有细菌性痢疾、诺如毒感染等胃肠道传染。它们导致的腹泻有没有区别?生活中该如何做好预防?

据中国疾预防控制中心官网信息,上述这些疾引起的腹泻,都属于感染性腹泻,可分为炎症性腹泻及分泌性腹泻两大类。

炎症性腹泻是指原体侵袭上皮细胞,引起炎症而致的腹泻。常伴有发热,粪便多为粘液便或粘液血便,粪便的显微镜检查见有较多的红、白细胞。

分泌性腹泻是指原体或其产物作用于肠上皮细胞,引起肠液分泌增多和/或吸收障碍而导致的腹泻。人多不伴有发热,粪便性状为稀便或水样便,粪便的显微镜检查多无细胞,或可见少许红、白细胞。

根据临床表现,霍乱属于分泌性腹泻,常见的诺如毒感染、轮状毒肠炎也属于这类。细菌性痢疾则属于炎症性腹泻。

但想要通过腹泻情况和排便性状区分霍乱、诺如毒感染、轮状毒肠炎、痢疾等,并不准确。一旦发生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还是应该及时就医,明确疾类型,对症治疗。

其实,生活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这些胃肠道传染的预防。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好一张口”,防止从口入。

我们日常的饮用水及食物,如果被原体所污染,那么这些被污染的水和食物,经过口腔进入肠道,这些原体在肠道内繁殖且散发毒素,破坏肠粘膜组织,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和损害,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人体一旦被传染,患者由粪便中排出原体,原体将再次污染他人。

人和原体携带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所有肠道传染患者的粪便都含有大量原体。原体随人或携带者排出的粪便污染环境后,经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由口而入引起感染。

因此,生活中要注重环境卫生(水源、粪便)、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提倡分食制;及早发现、隔离人;同时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等。

霍乱、诺如毒感染、轮状毒肠炎及细菌性痢疾的典型症状表现梳理

霍乱

  • 腹泻:轻型例大多数患者仅有轻度腹泻;中、重型例剧烈腹泻,每日大便十数次或更多,一些重型患者粪便从肛门可直流而出,无法计数。
  •  
  • 腹痛:轻型例一般无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少数有腹部隐痛;中、重型例多无腹痛,亦无里急后重,少数有腹部隐痛或腹部饱账感,个别可有阵发性绞痛。
  •  
  • 呕吐:轻型例极少数伴有呕吐;中、重型例有恶心、呕吐,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初为食物残渣,继为水样。
  •  
  • 大便性状:轻型例大便性状为软便、稀便或黄水样便,个别带粘液或血性;中、重型例大便性状初为稀便,后即为水样便,以黄水样或清水样为多见,少数为米泔样或洗肉水样。大便镜检无脓细胞。
  •  
  • 发热:轻型例一般无发热;中、重型例一般无发热,少数可有低热,儿童发热较成人多见。

诺如毒感染性腹泻

  • 腹泻:是常见症状,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
  • 腹痛:是常见症状
  • 呕吐:会恶心、呕吐,儿童患者呕吐普遍。
  • 大便性状: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粪检白细胞阴性。
  • 发热:轻度发热是常见症状

轮状毒肠炎

  • 腹泻:通常比其他原导致的急性腹泻更为严重,但难以区别。一般在发热和恶心呕吐后出现。6月龄至2岁的婴幼儿症状较重,严重者每日腹泻可达十次甚至数十次。
  • 腹痛:成人症状较轻时表现为腹痛、腹胀等。
  • 呕吐:常见症状,起最初出现恶心、呕吐。
  • 大便性状:水样便或黄绿色稀便。
  • 发热:常见,多为低热。

细菌性痢疾

  • 腹泻:典型症状,有里急后重感。
  • 腹痛:主要症状,有时出现痛性痉挛。
  • 呕吐:恶心,有时出现呕吐。
  • 大便性状:少量稀便,典型例因粘膜溃疡和侵袭性菌引起结肠隐窝脓肿,而形成便中带血和黏液(痢疾),许多例有水样腹泻。
  • 发热:伴发热。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以上这些疾症状轻重与患者的年龄、抵抗力,感染情况以及是否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等因素相关。上述仅列举了一些典型表现,如发生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要及时就医,明确疾类型,对症治疗。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dujia/2022-07-15/60717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