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认知!预防老年痴呆,可能只需要一针疫苗?!

  • 2023-06-22 19:26:21    科普中国
  • 李明朝
  • 独家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龄化疾预计在未来也将占用大量的医疗资源。在众多老龄化疾中,阿尔茨海默及其带来的痴呆症状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一方面,这种疾会让患者逐渐丢失记忆,生活无法自理,也给家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另一方面,这种疾长期面临无药可治的窘境,直到近些年才有所改善。

  最近,一篇名为《带状疱疹疫苗接种可预防部分痴呆例的因果关系证据》(Causal evidence that herpes zoster vaccination prevents a proportion of dementia cases)的在线发表的预印本论文引起了互联网上的广泛讨论。

图片

  这篇论文发现,一些接种常见带状疱疹疫苗的英国人,痴呆症状居然有所减少。需要指出的是,预印本尚未经过同行评议,所以论文的研究方法是否靠谱,结论是否准确还无定论。但这不妨碍我们一探究竟,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

  01

  一种奇怪的蛋白

  1906 年 11 月 3 日,德国理学家艾洛斯·阿尔茨海默(Alois Alzheimer)在一场学术会议上介绍了一个奇怪的例。自 50 岁起,这名例患者就出现了一系列精神症状,包括妄想、嗜睡、富有攻击性。除此之外,她的记忆也在不断丢失。

  5 年后,该患者因去世,为阿尔茨海默医生留下了一颗被疾摧残后的大脑。解剖过后,阿尔茨海默医生发现死者的大脑中充满了异样的β-淀粉样蛋白沉积斑块和神经纤维缠结,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患者的症状

  报告在当时没有激起太大的波澜,只留下了一个“阿尔茨海默”的名称,以纪念这位发现者。1915 年,阿尔茨海默本人去世。他不会想到,如今他的姓氏竟与一种严重的疾划上了等号。

  长久以来,科学家们将这些 β-淀粉样蛋白当作疾的原因,认为是它们杀死了脑细胞,引起了一系列症状。因此他们也在不断开发清除这种蛋白的药物,以治疗阿尔茨海默

  不幸的是,过去几十年里,耗费大量资源开发出的新药进展一直不顺。虽然这些药物能有效清除大脑中 β-淀粉样蛋白,却对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没有帮助,因此临床研究几乎以 100% 失败收场。

  这些结果不禁让科学家们重新审视阿尔茨海默因——是不是从一开始,我们就搞错了目标?如果这些 β-淀粉样蛋白不是阿尔茨海默的原因,而只是发后的一种症状呢?如果是这样,那就能解释为何针对 β-淀粉样蛋白的药物持续遭遇滑铁卢。

  02

  微生物感染假说

  在“β-淀粉样蛋白假说”在临床研究中连续折戟后,一些科学家指出了这项理论中的漏洞,比如很多脑中出现 β-淀粉样蛋白沉积的人,最终并没有患上阿尔茨海默。两者的因果关系也显得不再那么清晰。相反,“微生物感染假说”应运而生,想要填补逻辑链条上的空白。

  这种假说认为β-淀粉样蛋白是大脑微生物感染的后果——在感染微生物后,大脑会故意生产这些蛋白来消除感染。正常情况下,这些蛋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或是因为一些基因突变,大脑清除 β-淀粉样蛋白的能力会下降,导致蛋白发生沉积,这才引发大脑变。

  2019 年,一篇论文在阿尔茨海默患者的大脑里发现了许多导致牙周炎的细菌。研究人员们还发现被这种细菌感染的小鼠,大脑中的变也会增多。这个发现看似支持“微生物感染假说”,但针对这个理论设计的药物,在多年的开发后,同样以失败告终,未能证实这个假说的可靠性。

  《自然》杂志在 2020 年也发表了一篇长文,对“微生物感染假说”的来龙去脉做了进一步的讨论,结论指出“微生物感染假说”或许能成为“β-淀粉样蛋白假说”的一个补充,而非替代。而要真正理解阿尔茨海默因,还需要进一步理解 β-淀粉样蛋白为何产生,以及它在大脑中的功能。

  其实在最近几年,一直有研究将微生物感染与阿尔茨海默联系到了一起,却始终缺乏来自权威的证实。为此,一些科学家甚至悬赏 100 万美元,奖励任何能证明“菌导致阿尔茨海默”的人。

  03

  这篇论文发现了什么?

  在阿尔茨海默的“微生物感染假说”中,疱疹毒是重要嫌疑人之一。为了搞清这种毒在痴呆症中的作用,这篇论文的作者们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在威尔士,人们自 2013 年 9 月 1 日起,可以接种一种叫做“康柏苗”(Zostavax)的带状疱疹疫苗。这种疫苗的接种对年龄有着严格的要求,只有不满 80 岁(1933 年 9 月 2 日及之后出生)的人可以接种。即便只差 1 天,就算是 1933 年 9 月 1 日出生,都不能接种这款疫苗。

图片

  康柏苗疫苗,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这种人为设置的“一刀切”标准为研究提供了便利。从生理上说,在 1933 年 9 月 2 日前一周出生的人,和后一周出生的人应当没有任何其他区别。研究人员们随后也确认这两组人群在医疗保险、其他疫苗接种情况等方面基本一致。因此是否接种过带状疱疹疫苗,就成为了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

  然后,他们就对带状疱疹疫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的指标是带状疱疹的新发例数。如同预料中的那样,接种疫苗的人群中,带状疱疹的发数量明显减少,侧面支持了疫苗的有效性。随后,他们开始分析起带状疱疹疫苗对痴呆症的影响,之前从未有人做过类似的研究,而结果令他们震惊——在为期 7 年的随访期内,接种疫苗组的痴呆症诊断率和对照组(未接种疫苗)相比,竟能相对减少近 20%。

  根据这个结果,研究人员们在论文中指出,带状疱疹毒在痴呆症的因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04

  这项研究的意义

  过去几年,多款针对阿尔茨海默的新药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其中阿杜卡努单抗(Aducanumab,商品名 Aduhelm)的疗效受人诟,上市后甚至遭到了医生们的抵制;而仑卡奈单抗(Lecanemab,商品名 Leqembi)的效果则得到了专家委员会的肯定,认为它能明显减缓认知能力的衰退。这两种药物的作用机理都是清除β-淀粉样蛋白沉积,背后对疾的解释还是传统的“β-淀粉样蛋白”理论。后者清晰的疗效,也表明“β-淀粉样蛋白假说”并未完全被抛弃。

  而本研究的发现,则是在近年来的发现之下,再为“微生物感染假说”提供了一个支持性的证据,可以激励科学家们在这个方向上做进一步的探索。如果能得到更多证据的支持,或许未来就会有更多的制药公司会进行投入,开发新的药物,加速攻克阿尔茨海默

  当然,这篇论文也有其他的一些局限:

  首先,它没有解释带状疱疹疫苗为何能减少痴呆症的发作。尽管这种疫苗看似能减少带状疱疹毒感染,从而发挥功效,但这毕竟还只是一个猜测,没有得到确认。

  其次,研究人员们也承认,由于时间限制,他们最多只随访了 8 年,无法评估疫苗的长期效果。

  再次,本研究的随访期间恰逢新冠疫情,不排除有相当部分的患者因为疫情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影响到了结果

  最后,他们的研究也仅限于康柏苗一种疫苗,结果无法外推到所有的类似疫苗。

  05

  总结

  总体来看,这项研究为热门阿尔茨海默的“微生物感染假说”提供了又一个证据,为未来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方向上的借鉴。但我们也要提醒各位读者朋友,本研究的结果尚未得到确认,不要简单地认为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就可以预防阿尔茨海默。关于阿尔茨海默与微生物感染之间的联系,未来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更有说服力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Causal evidence that herpes zoster vaccination prevents a proportion of dementia cases

  [2] The discovery of Alzheimer's disease

  [3] Are infections seeding some cases of Alzheimer’s disease?

  作者:叶拾 科普创作者

  审核:刘皈阳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主任药师

分享: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dujia/2023-06-22/680975.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