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新发突变单基因遗传病 基因筛查技术成重要武器

  • 2022-09-20 10:40:07    人民网
  • 陈更
  • 热点

       2022年9月12日是第18个“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防治出生缺陷,促进生育健康”,我国是人口大国,出生缺陷患儿绝对数量多。据统计,近年来每年出生缺陷患儿高达20多万例。

  如何做到早诊断、早发现,防出生缺陷于未然?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荷凤。

  遗传和变异都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是繁衍和进化的基础,因此人类子代出现新发突变也是一个普遍现象。2017年,《自然》的一篇论文发现,任何子代都存在平均70.3个新发突变基因;子代新发突变与父母年龄成正相关,父亲每增加1岁,孩子增加1.51个新发突变基因;母亲每增加1岁,孩子增加0.37个新发突变基因。因此,夫高龄尤其是高父龄是新发突变的绝对危险因素。

  黄荷凤介绍,如果新发突变发生在特定的致或疑似致基因位点,就可能导致疾发生。这类基因新发突变,是绝大多数单基因显性遗传的发原因。

  据估算,新发突变导致的单基因显性遗传的人群发率约为1/270,是唐氏综合征的3倍。按照我国一年1000万新生儿分娩量计算,每年因新发突变导致的单基因显性遗传患儿可能超过3.7万人。

  黄荷凤透露:“虽然对于单基因隐性遗传,如地中海贫血、遗传性耳聋、苯丙酮尿症等携带率高的疾,我国已有了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等较为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我国对新发突变的单基因显性遗传,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出生缺陷防控体系,防控相对薄弱。”

  “由于是新发突变,胎儿的父母表型正常、血液检测基因型也正常,一级预防无能为力。而且这类疾常常没有家族遗传史、多表现为散发突发,有不良孕产史才被发现。”黄荷凤认为,针对新发突变的单基因遗传的出生缺陷防控,更需要主动出击,最高效的手段就是产前基因筛查。

  但现有技术条件下,对以新发突变为主的单基因显性遗传的产前筛查较为困难。黄荷凤解释,一是单基因遗传种类多达8000种,单个疾率不高,究竟需要筛查哪些突变尚不明确。二是缺乏有效的筛查技术手段。血清学筛查不能用于单基因遗传检测,影像学检查也只能解决一小部分问题。

  黄荷凤认为,针对新发突变可以导致胎儿结构异常的单基因遗传,孕中晚期影像学常能发现。“对这类新发突变,应该考虑将筛查时间窗口前移,在孕12―16周甚至更早就可以进行无创产前筛查,为产前诊断和临床决策留出充足时间。”黄荷凤说。

  但还有很多新发突变单基因遗传在孕期常常没有明显的超声异常指征,现有产前影像学、生物化学产前筛查手段对这类疾不能准确地检出,可以在孕早期进行基因筛查。“目前,基因筛查技术是防控新发突变单基因遗传的重要武器。”黄荷凤说,基因筛查阳性的孕要及时行羊水穿刺进行一代测序,一旦确诊需要进行遗传咨询后再做临床决策。

  黄荷凤说,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和价格下降、高度自动化解读能力完备和遗传咨询水平的提高,将来无创全外显子测序技术也可用于新发突变单基因遗传的产前检测。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hangye/redian/2022-09-20/617745.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