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难而有价值的研究

  • 2022-11-28 10:41:01    人民网
  • 陈更
  • 热点

  11月27日,李文辉、杨学明、莫毅明等三位科学家分别被授予2022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旨在奖励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至今已有袁隆平、施一公等27位科学家获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科学精神,本报记者对荣获2022未来科学大奖的李文辉、杨学明进行了深入采访,介绍他们勇攀高峰、拼搏奉献的创新故事。本期推出李文辉的故事。

  ――编  者 

 

  人物名片

  李文辉: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教授。1971年生于甘肃,2001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分子毒学领域的博士后研究;2007年回国加入北生所,致力于乙肝、丁肝等毒感染研究和抗乙肝、抗新冠候选药物的开发。2021年获全球乙肝研究和治疗领域最高奖――“巴鲁克・布隆伯格奖”,2022年获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最近确实有点忙,从早晨一睁眼就停不下来。”11月23日晚上9点多,李文辉(见上图,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供图)终于回了记者的电话。他一边吃饭一边说:“几件事情进展还算顺利。”

  从2011年冬天第一次采访算起,记者就知道“忙”是他的日常。近些年,他一直处于“几件事情”并行的状态――

  关于乙肝毒入侵人体的“路线图”日益清晰,相关结果正在验证;他和爱人、北生所生物制品中心主任隋建华开发的原创型乙肝、丁肝候选药物HH―003,临床研究迎来重要节点;他和隋建华及其他同事开发的全谱抗新冠毒候选药物HH―120的临床研究,进入冲刺阶段……

  知难而进:破解多年未解的世界科学难题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所长王晓东,至今记得2007年秋李文辉刚回国时和他的一次谈话:

  “我想研究HBV(乙肝毒)受体,这是该领域十分困难但亟须解决的问题。”

  “我一贯支持科学家做最难、最有价值的研究,只要这个课题有价值,就不应怕困难和风险。所里会全力支持你!”

  “受体”是指宿主细胞表面的某个分子,毒只有先和这个分子结合,才能进入宿主细胞内。找到HBV受体,是深入研究毒感染机制和开发治疗药物的关键一步。课题选定后,李文辉先带领学生搜集、研究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论文,寻找“蛛丝马迹”。2008年春,他们从云南购买了两只外形酷似松鼠的类灵长类小动物――树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hangye/redian/2022-11-28/62874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