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恢复听力机制阐明

  • 2022-12-23 10:40:04    人民网
  • 陈更
  • 热点

英国《自然》杂志22日发表了一项大鼠研究,首次阐明了使人工耳蜗恢复听力的神经机制。这项研究有助于改善这些广泛使用的医疗器械的性能。

人工耳蜗植入可帮助全聋患者恢复听力,但患者反应差异很大。有些接受植入的患者可在植入物激活后数小时内理解谈话,但有些人即使在数月之后仍无太大起色。

为理解原因,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为16只耳聋大鼠定制了人工耳蜗,研究其与听觉恢复有关的脑活动模式。和人类一样,大鼠对植入物的反应差异也很大:在这项研究中,大鼠蓝斑核(一个与学习有关的脑干区域)的激活预测了正反应。当该脑区被人工激活后,观察到的动物间差异消失了――所有以这一方式刺激的大鼠,在植入后几天内都表现出了对声音的响应。

蓝斑核中的神经元制造并释放出神经调节物质去甲上腺素,随之会影响多个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这一大脑“重连”是学习的关键特征;当人工耳蜗不成功时,可能是由于蓝斑核没有充分参与,大脑未能重连神经网络。

研究人员认为,帮助这一目标脑区参与的治疗策略,可对优化神经植入设备起作用。

分享: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hangye/redian/2022-12-23/636624.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