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 王向前
不为往事扰,且为老迈笑,养老话题成为这两天全国的热点。
1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从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到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积极培育银发经济等方面提出一揽子举措,再次让老人感受到了温暖。
围绕社会关心的养老话题,本报今天就来聊聊机构养老。河南省老龄产业协会秘书长邱浩说,机构养老是中国人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的是“少数派”的养老托付。
到专门机构快乐养老
1936年出生的杨润山,今年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给自己和老伴找了个新去处——位于郑州市经五路的首慈·乐康养护院。
“年龄越来越大了,在家养老越来越不方便,孩子们也不放心,还不如来到这样的专业养老机构,把以后的时光交给他们,我们开开心心过生活。”从省直单位退下来的他豁达,对人生看得挺开。
“目前这里入住200多位老人,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70%以上是失能和半失能者,20%左右存在认知障碍。”该养护院院长王优优说。
杨润山给记者介绍了来这里的心路历程:自己退休后和老伴一直在家生活,年龄更大时雇请了保姆,但生活中容易吃剩菜,还得时不时外出采购东西,麻烦得很。“对老人来说,生活中除了要吃好喝好,还得有精神交流,别陷入孤独。为了解决这些养老问题,和孩子们一合计,就来了养老机构。”现在的他和老伴,不用操心生活琐事,活动规律,养老费用支出也在承受范围内,两个人都觉得挺开心。
而84岁老人姜铁伟,则生活在另一个具有机构养老性质的北林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这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既为社区的老人养老提供公共服务,也可收留一些老人长期养老。
姜铁伟说:“女儿在附近居住,自己来中心养老,费用又实惠,挺让女儿放心。”采访中,其他老人也表示,这里吃得好住得舒服,活动丰富,护工尽心,能安心养老子女也放心,为自己和子女解除了后顾之忧。
《意见》出台一片欢呼
《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方面,有不少新举措。
调查显示,我国九成以上的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在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方面,意见提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着力发展街道(乡镇)、城乡社区两级养老服务网络。在促进养老机构规范发展方面,意见提出,各地要通过直接建设、委托运营、购买服务、鼓励社会投资等多种方式发展机构养老。公办养老机构优先接收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孤寡、残疾、高龄老年人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年人,并提供符合质量和安全标准的养老服务。
“中国人的养老,在不同历史时期采取的方式不同,现在党和政府重视人口老龄化,出台这么多措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很开心。”杨润山说。
对河南来说,养老问题也是大问题。为此,省民政厅着力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立养老服务工作推进专班,印发23个省直单位落实重点项目的政策、任务和责任清单,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
省民政厅有关工作人员介绍,2021年河南省下达近8.7亿元补助资金,推动全省新建1000个社区(街道)养老服务机构或日间照料中心;利用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3000万元,支持开封、焦作、商丘、鹤壁4个市对1万户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下达中央和省级彩票公益金1.2亿元,持续实施以县级为重点的特困供养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支持全省特困供养机构(敬老院)建设、配备护理型床位和康复设施设备。
“老人能安心养老就是幸福,希望国家能更大力度扶持养老行业,让老人们都能过好晚年。”姜铁伟说。
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以社会机构为养老地,依靠国家资助、亲人资助或者老年人自备的形式获得经济来源,由专门的养老机构,统一为老年人提供有偿或者无偿的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以保障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养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