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下半场,拼的是健康!勿小看胃痛肚痛,和胃整肠丸要备好
- 2021-08-16 17:04:39
- 药品
关于胃痛,对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很多人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似乎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这样真的可以吗?胃痛虽常见,但不容忽视,平时养胃,病时治胃,不良的饮食习惯应尽早纠正,应重“护”重“治”,否则胃痛可能越演越烈,长期以往,容易拖出大病。

近年来,胃痛的发病率较高并逐年增长,且大有年轻化的趋势。在我国,每年因胃的相关疾病或消化道相关症状就诊的人数逐年升高,胃痛已跃升为急诊最常见疾病之一。胃脘部痛,是现代人的胃痛最常见的症状,具体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断性,隐隐作痛或胀痛;可在饥饿或饱食时出现,也可与进食无关;可突然出现也可反反复复,伴随嗳气、泛酸、反胃、恶心、呕吐、厌食,严重者排柏油样便、吐血、消瘦等。
总体来说,引起胃脘痛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是由于生活不规律,尤其饮食不规律、饥饱失常所致。若饮食不注意,吃辛辣、冰冷、难消化食物及饮酒过量可导致胃痛,同时伴有灼烧感或冷感、喜饮凉水或温水、胃胀满甚至恶心欲吐的症状。

工作太忙顾不上吃饭、吃饭太快、节食等饮食习惯,会伤及脾胃,日积月累,会出现反反复复的胃痛,胃脘胀满,纳呆,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薄等症状。
饮食有偏嗜,如喜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会导致脾胃湿热证,出现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口甜黏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大便不畅等症状。
喝冷饮、冰水或腹部受寒后,会出现胃痛暴作,甚则拘急作痛,得热痛减,遇寒痛增等寒邪客胃证的症状。而长期吃冷饭,寒邪日久伤及脾胃阳气,可能会导致脾胃虚寒证胃痛,出现胃部隐隐冷痛,喜温喜按,泛吐清水,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等症状。

情绪不稳定、精神压力大也是导致胃痛的一大诱因。所以,在吃饭时要讲究"餐桌礼仪"——少谈公事、避免说教与争吵。许多人把吃饭当作一种应酬方式,殊不知吃饭时谈论工作,会导致精神压力大,影响脾胃运化。
另外,许多父母也喜欢在饭桌上教育孩子,“思伤脾”而“肝气犯胃”,饭桌上的说教与争吵,会导致双方的食欲不振,出现肝气犯胃证胃痛,出现胃脘胀满,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得嗳气、矢气则舒, 遇烦恼郁怒则痛作等症状。
平时养胃,病时治胃。出现胃痛时,针对不同症状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邪滞中焦所致的恶心、呕吐、纳差、胃痛、腹痛、胃胀、腹胀、泄泻等症状,则可以服用源自泰国的和胃整肠丸。

和胃整肠丸由颠茄提取物、肉桂、丁香、甘草、木馏油、水杨酸苯酯、薄荷脑组成。具有温中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温开水送服,成人每次4-6丸,小儿减半,每日3次,即可缓解胃痛肚痛。

有一位经济学家这样形容:你的身体是“1”,而财富、名声、地位……这些外在的条件都是“0”。唯有健康的身体作为前提,才有实现各种人生价值的可能性。来到人生的下半场,更是如此。不要小看胃痛肚痛等肠胃疾病,应重“护”重“治”!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hangye/yaopin/2021-08-16/52453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上一篇:中医药是预防新冠的坚强防线
- 下一篇:列入儿童用药黑名单的10种药,都记住了!
- 感冒好了咳嗽不停应该怎么办?2023-01-22 10:28:23
- 这届春晚又带火了啥 具体详细内容是什么2023-01-22 09:19:01
- 多国地标建筑亮起“中国红”迎兔年 具体详细内容是什么2023-01-22 09:19:01
- 马丽称鞋跟断掉是意外:赶紧揣兜 具体详细内容是什么2023-01-22 09:19:01
- 10个外甥扎堆拜年舅舅挨个扫码 具体详细内容是什么2023-01-22 09:19:01
-
15个信号暗示你怀孕了
2022-07-04
-
2022养老金最新计算公式一览 养老金怎么计算退休领取金额
2022-09-07
-
五险一金多少钱?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是多少?
2022-07-01 16:03:05
-
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六个档次是什么?每个月扣多少钱
2022-06-30 15:21:11
-
2022年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最低是多少?五险一金一个月大概交多少钱?
2022-08-11 09:40:26
-
2022年延迟退休新消息 我国延迟退休年龄对照表
2022-06-23 14:22:08
-
社保个人缴纳多少钱一个月2022?2022年社保个人缴纳比例是多少?
2022-06-23 09: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