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最后一块残缺的避风港?CXO、创新药,还是不如中药...

  • 2021-12-21 14:40:05   
  • 白如月
  • 药品

  谁能想到,2020年国内最畅销的5大药品中,云南白药牙膏以超过50亿的销售额位列第三,仅次于石药的恩必普和默沙东的HPV九价疫苗。

  殊不知,中药的能量超乎想象,赛道中隐藏着不少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单品。

  2020年,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创下了42.56亿元销售额的记录;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很早就是年销售额超10亿的重磅单品,2020年销售额27.9亿元;滋育胎丸是广药白云山的独家品种,2020年销售量达到3.41亿元。

  中药超过10亿的单品,比比皆是。

  01 远离政策,中药里也有好品种

  过往中西医孰强孰弱之争引发巨大争议,实际上这都是在浪费时间。

  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无论是治疗新冠还是2003年的非典肺炎,中医药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本次的新冠疫情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接纳研究中医药。

  其次,中药产业的发展也迎来最好的时代,2015年以来国家针对中药行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出台了一系列新政,2021年政策出台趋于密集。

  例举两个有意思的政策:

  ● 去年6月,《北京市中医药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拟定条款指出:诋毁、污蔑中医药,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2021年5月,总书记提出要发展中医药,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基药目录的调整数据显示,中药品种的增速最快。

  但并不是中药所有的赛道都有投资价值,今年9月,广东带领6个省份组成跨省联盟对中成药开展集采,包含58个中成药品种。

  有人不禁发出灵魂拷问:难道中药也无法避免政策束缚?

  中药产品可分为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这三类。医院处方的中成药本质上和化药、生物药一致,均占用医保资金,很难逃脱“控费大手”。

  最终的答案之一在于非处方的中药消费品,其大多数在OTC端进行销售,几乎不受医保政策,并且拥有强自主定价权,无限接近于日常消费品,如片仔癀、安宫牛黄丸等。

  另外,和生物药产业链一样,离终端越远,受到政策扰动可能性越小,中药领域同样也有“卖水人”概念的存在。中药里有两味天然的名贵药材,分别是麝香、牛黄,前者是雄麝麝香腺的分泌物,后者是黄牛的胆结石。

  因为稀缺,所以贵重。

  麝香分为天然和人工,天然麝香拥有人工麝香没有的几十种成份,且缺少生物活性,功效存在差异,当前只能通过人工养麝来进行提取,上市公司片仔癀、同仁堂、太安堂旗下均有养麝基地。

  牛黄又分为天然牛黄、人工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和体内培育牛黄,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成分和结构存在差异,体内培育牛黄则是不易于规模化生产、生产成本高,体外培育牛黄成为最有经济效益的路径,且效用接近天然牛黄。

  据卖方测算,2020年国内和全球天然牛黄年产量分别为685公斤和4404公斤,2021年国内天然牛黄需求量将达5474公斤,未来3年有望保持25%增长。健民集团联营公司武汉健民大鹏拥有独特的体外培育牛黄技术,独家拥有国家中药一类新药体外培育牛黄的完全知识产权,年产量达到5吨。

  健民集团今年因此股价一飞冲天,年涨幅高达181%。

  02 脱离药品属性,向消费品靠拢

  2019年的一项调研显示:购买中药的消费者中,滋补养生的占比最多,治疗症反倒排在了第二位。

  某些中药品种,已经脱离了药品属性,慢慢跨入消费品领域,甚至消费品中的奢侈品领域。

  继片仔癀后,安宫牛黄丸近期涨价仍遭疯抢引发争议,越加价越疯抢,让人看到了集消费品、奢侈品属性于一身的“茅台”的影子。

  11月底,步长制药从新安药业初买下安宫牛黄丸生产技术,安宫牛黄丸涨价可持续吗,供给会增加吗?

  没有意义,化药可以通过一致性评价寂灭品牌的先发优势,中药的品牌与历史价值在消费者心智的烙印却无法磨灭。另外,监管层也给这些品种加了buff,成为了这些企业坚固的护城河。目前为止,市场只有有五家企业获批使用天然麝香生产安宫牛黄丸,分别为同仁堂、广誉远 、中新药业达仁堂、南京同仁堂以及去年被片仔癀收购的龙晖药业。

  不仅如此,尽管一般的安宫牛黄丸保质期只有4-5年,但其仍被认为颇具“收藏价值”。1993年之前生产的安宫牛黄丸一度身价飙涨,因1993年以前安宫牛黄丸里加入的是犀牛角,后由于犀牛角不再被允许入药,改用水牛角浓缩粉替代。消费者的过度囤积,使市场产品流通量进一步减少,进一步实锤了中药消费品化。

  受到国家保护的稀有中药品种,既有宽厚的护城河,又有自主持续提价的逻辑,重要的是没有集采政策的压制,难道不是坡长雪厚的赛道?

  中药老字号企业也不满足于当下局面,纷纷依托自身品牌优势和产品优势,不断向消费品领域拓展,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希望估值迎来重构。

  国货之光片仔癀给众小弟做了表率,近年来其化妆品板块逐渐“出圈”,获取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2017-2019年,片仔癀化妆品收入由1.75亿元增至4.30亿元,年复合增速56.75%;对应净利润由0.21亿元增至0.81亿元,复合增速96.40%。

  对部分中药品种的傲慢与偏见,或许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可以休矣。

  03 中药走势碾压创新药、CXO,仍处于相对低估阶段

  A股、港股的医药板块,似乎比今年的冬天更冷一些,市场向投资者上演一出“高估值必死”的戏码,剑指医疗服务、CXO、创新药等前期大热赛道。

  近三年医药板块细分子行业涨跌幅表现

  中药,是2021年唯一医药板块表现亮眼的细分子赛道。

  据湘财证券统计,截至11月30日中药板块绝对涨幅为14.13%,跑赢医药生物指数20.3个百分点。从个股表现看,中药板块实现正收益的股票数量占比60.87%,其中,个股涨幅超过50%的公司数量占比为14.49%。

  中药行业具有较低的绝对估值可能是这轮行情的核心,相较于其他子版块,中药OTC类上市公司目前对应2022年平均市盈率在10-20倍区间,仍有一定提升空间。

  另外,部分中药企业三季度业绩高速增长,比如片仔癀2021Q3单季收22.63亿元(同比增长24.09%),归母净利润8.96亿元(同比增长93.08%);健民集团2021Q3季度营收为8.13亿元(同期增长40.45%),营收连续四个季度强劲增长。

  由此,中药板块成为了部分资金极端行情下的避风港。

  结语:时间回到2021年以前,中药就像茅坑里臭石头,不被在意。可在今年,角色迅速互换,剩下CXO、创新药各自比惨。

  市场变化总是来得如此之快,昔日的牛夫人却变成今日的小甜甜,但要注意的是:中药企业研发费用普遍低于3%,“低投入、高产出”的商业模式似乎很不错。

  可,中药真的能扛起中国医药界前进的大旗吗?

  这样的最终结果,或许我们都不愿意看到。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hangye/yaopin/2021-12-21/563638.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