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投保实为买药 “药转保”被监管叫停

  【环球网综合报道】名为投保实为买药,“药转保”被监管叫停!

  8月9日,银保监会财险部下发了《关于部分财险公司短期健康保险业务中存在问题及相关风险的通报》,其中明确指出:“使用短期健康险产品实际承担已确诊客户发生频次确定、损失程度确定的医疗费用支出,异化了保险业务,使保险或然性事件成为必然事件,存在问题和风险。”并要求各财险公司排查,不得开展类似业务。

  短期健康险,是指保险公司向个人销售的保险期间为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然而,在部分短期健康险中,出现了“药转保”这一不合规的现象。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短期健康险产品其实是一种“伪保险”,是借由保险通道以优惠价购买药品。这种既定确诊的投保模式,不符合最基本的保险原理。

  根据上述《通报》,银保监会财险部在对部分公司短期健康险业务开展日常监管和非现场监测过程中,发现部分公司短期健康险业务急速增长,且基本集中于同一类业务模式。

  具体来说,部分保险公司公司与拥有互联网医院健康科技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关联公司的相关业务集群开展合作过程中,用特定药品团体医疗保险方式承保客户因已确诊疾发生的后期药品治疗费用。并在实际业务承保中,公司通过将等待期设置为0天、将保险责任终止条件设置为给付一次等方式迎合业务模式需求,保费收入与药品价格相近,从收取保费到支付赔款间隔时间较短,且公司未参与掌握核心风险管理环节,业务持续亏损。

  实际上,保险是一种风险管理方式,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而在上述模式中,承保客户已确诊疾,且没有等待期,明显不符合保险的基本特征。

  银保监会认为,在上述业务中,部分保险公司通过与有关机构合作,使用短期健康险产品实际承担已确诊客户发生频次确定、损失程度确定的医疗费用支出,异化了保险业务,使保险或然事件成为必然事件,会产生两大风险:一是,公司承保的是确定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不符合大数法则、射幸原则等基本保险原理,且无法通过重大风险测试;二是,公司风险管控缺失,前端承保和后端理赔等核心环节,均由相关机构掌握,保险公司不掌握自主定价权,也未实质参与风险管理,无法体现保险经营管理风险的基本功能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通报》要求,各财险公司要及时排查短期健康险业务,不得开展任何类似的、不符合保险原理、失去保险或然性的短期健康险业务,确保业务依法合规,确保业务的可持续性,维护行业良好社会形象。并要求各保险公司自查整改报告应于8月19日前报送财险部及属地银保监局。

  银保监会表示,各财产保险公司应紧紧围绕保险保障本源开展产品创新工作,结合不同被保险人的风险特点,持续优化保险产品、体现风险保障责任,满足不同人群在药品健康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依法合规开展短期健康保险业务。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hangye/yaopin/2022-08-11/61268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