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牙齿有哪些注意事项 注意7个小常识自己给牙做个检查

牙齿是身体健康最重要的“关卡”之一,若它“倒下了”,各种疾、不适就会纷纷找上门来。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成人(30岁—64岁)患有牙周疾,严重的还引起了一系列其他疾。这大多与刷牙不仔细、用牙习惯不好、未能及时发现口腔疾征兆有关。为此,由日本厚生劳动省主办的“电子健康”网发布了一份牙齿健康自测表,并给出了建议,帮你及时揪出“祸根”。

这份牙齿健康自测表指出,只要出现下述症状,就存在患牙周的风险,症状越多,风险越大,必要时应到牙科诊所做进一步检查。

1.早起后,嘴里感觉干燥、发黏。嘴里干的人缺乏正常的唾液抗菌酶和润滑口腔的蛋白质,因而更容易患龋齿和感染性牙周

2.刷牙时,牙龈爱出血。如果刷牙不认真,牙齿表面就会堆积软垢、牙菌斑、牙石,刺激牙龈,使牙龈血管壁容易破裂造成出血,引起牙周疾,尤其是在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更明显。

3.咬不动硬的食物。咬物疼痛或咬合无力等是牙周疾加重的表现。

4.不管怎么刷牙都有口臭。多数情况下与口腔干燥或者细菌过多有关,要注意饭后勤漱口,如果还没有效果,就应该请医生帮忙。

5.牙龈时常红肿发炎。这说明牙周疾情比牙龈出血时更严重,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6.牙龈与牙齿间的缝隙变大。说明牙龈已经开始松动或萎缩,不能更好地固定、保护牙齿。

7.牙齿松动。如果年纪不大就出现牙齿松动的情况,说明牙周疾比较重了,一定要请医生做个全面的检查。

此外,如果你属于45岁以上、经常吸烟者、孕妇、糖尿患者、不爱刷牙者之一,就更易患牙周,需要多加注意。

近年来,饮食习惯的变化令牙周越来越年轻化。拉面、汉堡、咖喱饭等快餐受到年轻人喜爱,但这类食物所用的肉类柔软,含油多,吃起来轻松不费劲,使得牙龈功能逐渐退化,唾液分泌减少,降低了杀菌效果。同时,细软的食物更容易进入齿缝,造成堵塞。因此,建议牙口较好的人多吃口感稍硬的白米或糙米,以及需要认真咀嚼的根菜类,有助促进唾液分泌,锻炼牙龈,预防牙周疾。平时还应多摄取维生素C,可以抑制牙周炎症,防止牙龈出血等。

分享: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hangye/yaopin/2025-01-12/81662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