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升降沉浮”与“十二经引经药”
- 2021-11-18 15:45:07 网易
- 知识
中药的“升降沉浮”与“十二经引经药”
郭朝印
导读:今天学习中药的性味归经、阴阳沉浮。
01用药法象提纲
温热者,天之阳也;寒凉者,天之阴也。
金木水火土,应之“辛甘苦酸咸”。辛甘淡者,地之阳也,苦酸咸者,地之阴也。
天之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人身之阴阳,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脏为阴,腑为阳。心肝脾肺肾,五脏为阴;胆胃大小肠膀胱,六腑为阳。
五脏之阴阳,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五脏补泻用药寒热温凉法则:心、小肠,热补寒泻;肝、胆,温补凉泻;脾、胃,平补平泻;肺、大肠,凉补温泻;肾、膀胱,寒补热泻。
02
引经中药指掌
羌活:味苦微温,升也,阴中之阳药。手足太阳表、里经引经药。
升麻:味甘平,性微寒,升也,阴中之阳药。手足阳明表、里经引经药。
柴胡:味苦平,性微寒,升也,阴中之阳药。手足少阳表、里经引经药。
白芷:味辛温,升也,阳也。
防风:味甘温,升也,阳也。
当归:味甘温,可升可降。
独活:味苦平,足少阴引经药。
木香:味苦辛温。
槟榔:味苦平温。
吴茱萸:味辛热,可升可降,阳也。
藿香:味咸温,可升可降,阳也。
川芎:味辛温,升也,阳也。
黄连:味苦寒,沉也,阴也。
黄芩:味苦平,可升可降,阴也。
大黄:味咸寒,其性沉而不浮。
黄柏:味苦寒,沉也,阴也。
元明粉:味咸寒,沉也,阴也。
白术:味苦温,可升可降,阳也。
人参:味甘微寒,升也,阳也。
黄芪:味甘温,升也,阳也。
甘草:味甘平。
半夏:味辛平,阳也。
陈皮:味辛温,可升可降,阳中之阴。
青皮:味苦寒,沉也,阴也。
枳壳:味酸微寒,沉也,阴也。
枳实:味苦酸平,沉也,阴也。
桔梗:味苦平,升也,阴中之阳。
知母:味苦寒,沉也,阴中之阴。
藁本:味辛微温,升也,阴中之阳。
生地:味苦微寒,沉也,阴也。
熟地:味苦微温,沉也,阴也。
五味子:味酸温,降也,阴也。
川乌:味辛热,浮也,阳中之阳。
白芍:酸微寒,可升可降,阴也。
白茯苓:味甘平,降也,阳中之阴。
泽泻:味甘咸微寒,降也,阳中之阴。
薄荷:味辛微温,升也,阳也。
麻黄:味苦温,升也,阴中之阳。
厚朴:味咸温,可升可降,阳中之阳。
杏仁:味甘温,可升可降,阴中之阳。
巴豆:味辛热,大毒,浮也,阳中之阳。
黑附子:味辛热,大毒,浮也,阳中之阳。
苍术:味甘温。
秦艽:味苦平,可升可降,阴中之阳。
白僵蚕:味咸平,升也,阴中之阳。
白蔻:味辛温,升也,阳也。
地榆:味苦微寒,沉也,阴也。
连翘:味苦平,升也,阴也。
阿胶:味甘平,降也,阳也。
桃仁:味苦平,降也,阴也。
生姜:味辛温,升也,阳也。
石膏:味甘微寒,沉也,阴也。
桂枝:味辛热,浮也,阳中之阳。
细辛:味辛温,升也,阳也。
栀子:味苦寒,沉也,阴也。
葛根:味甘平,沉也,阴中之阴。
瓜蒌根:味苦寒,沉也,阴也。
猪苓:味甘平,降也,阳中之阴。
干姜:味辛热,可升可降,阳也。
龙胆草:味苦寒,沉也,阴也。
苏木:味咸平,可升可降,阴也。
杜仲:味辛平,可升可降,阴也。
天门冬:味苦平,降也,阴也。
麦门冬:味甘平,降也,阳中之阴。
木通:味苦平,降也,阳中之阴。
地骨皮:味苦寒,升也,阴也。
桑白皮:味甘寒,可升可降,阳中之阴。
菊花:味苦平,可升可降,阴中之阳。
红花:味辛温,阳也。
赤石脂:味甘温,降也,阳中之阴。
通草:味甘平,降也,阳中之阴。
乌梅:味酸平,可升可降,阴中之阳。
川椒:味辛热,有毒,浮也,阳中之阳。
葳蕤:味甘平,降也,阳中之阴。
秦皮:味苦寒,沉也,阴也。
白头翁:味苦温,可升可降,阴中之阳。
牡蛎:味咸平。
干漆:味辛平。
南星:味辛温。
商陆:味辛平。
葶苈子:味苦寒,沉也,阴中之阴。
海藻:味咸寒。
竹叶:味苦平。
葱白:味辛温。
天麻:味辛平。
大枣:味甘平。
威灵仙:味苦。
牛蒡子:味辛微寒,降也,阳也。
草豆蔻:味辛温,浮也,阳也。
元胡:味苦温,可升可降,阴中之阳。
03
引经药举例
肺经引经药:白芷、升麻、葱白。
大肠经引经药:葛根、升麻、白芷(行上)、石膏(行下)。
胃经引经药:葛根、升麻、白芷(行上)、石膏(行下)。
脾经引经药:升麻、酒浸白芍。
心经引经药:独活、细辛。
小肠经引经药:藁本、羌活(行上)、黄柏(行下)。
膀胱经引经药:藁本、羌活(行上)、黄柏(行下)。
肾经引经药:独活、肉桂、盐、酒。
心主经引经药:柴胡、川芎(行上)、青皮(行下)。
三焦经引经药:柴胡、川芎(行上)、青皮(行下)。
胆经引经药:柴胡、川芎(行上)、青皮(行下)。
肝经引经药:柴胡、川芎(行上)、青皮(行下)。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难经〉心典》,郭朝印著,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2011.01。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hangye/zhishi/2021-11-18/55634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上一篇:郝大夫和你谈谈中医对血瘀和血瘀证的认识和治疗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中药的“升降沉浮”与“十二经引经药”2021-11-18 15:45:07
- 郝大夫和你谈谈中医对血瘀和血瘀证的认识和治疗2021-11-18 15:44:39
- 身体虚弱,阳气不足,阴寒内盛,遗泄不止型ED,中医该如何调理?2021-11-18 15:44:16
- 黄连的临床配伍应用2021-11-18 15:41:37
- 中医治病有绝招2021-11-18 15:40:19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
-
开封市妇产医院支援杞县平城乡核酸检测工作
2021-08-13 10:47:52
-
安徽智飞新冠疫苗为什么停了 原因有3点
2021-08-20 18:00:39
-
沈阳普瑞眼科医院怎么样?助力大学生摘镜开启高清视界
2021-09-06 18: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