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草药之栀子

  • 2021-12-22 09:15:50    网易
  • 小关
  • 知识

  栀子中药名,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药食同源的中药,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 、高血压、糖尿等症。

  栀子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台湾、湖北、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等地。

  栀子也是岳阳市市花。

  栀子的根也可入药。一般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根夏秋采挖,洗净晒干。

  栀子为灌木,高0.3-3米;嫩枝常被短毛,枝圆柱形,灰色。花期3-7月,果期5月至翌年2月。其生于海拔10-1500米处的旷野、丘陵、山谷、山坡、溪边的灌丛或林中,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好阳光但又不能经受强烈阳光照射,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轻粘性酸性土壤中,抗有害气体能力强,萌芽力强,耐修剪。

  栀子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栀子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热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等症的治疗。

  煎服,6-10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栀子苦寒伤胃,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炮制方法: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碾碎。

  栀子果实: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栀子根: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

  “药用植物及制剂绿色标志图形专利及商标”的授权使用申请流程:

  第三人(申请人)向北京济仁医药科技中心提出申请,并提交申请书(纸质文件和电子版),北京济仁医药科技中心进行材料审核,符合条件通知第三人提交检品(含土壤检品和产品检品,数量根据检测单位需要免费寄送。),北京济仁医药科技中心收到检品三个工作日内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或实验室进行检测;北京济仁医药科技中心收到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后,检测合格的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专家论证,参会专家不少于7人,论证结束后3个工作日向商会移交材料,商会颁发授权许可,不合格产品原路退回。

  被授权人也可以向北京济仁医药科技中心提交半年之内的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检测费用自然免除!)。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hangye/zhishi/2021-12-22/563815.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