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可以“很有趣”

  • 2021-08-23 08:54:38    网易
  • 小关
  • 中医

  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印发《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部署推动“十四五”时期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海积极推动中医药科普知识进校园、进课堂,率先编撰面向全年龄段青少年的中医药系列科普读物,搭建起国内首个面向中小学生的中医药慕课科普平台,打通大中小学实践平台资源,建设校园科普工作站和“百草园”,在不少学生心中播下了中医药的“种子”。

  “我们希望,通过加大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力度,开展形式多样、覆盖基础教育全过程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生活方式,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胡鸿毅说。

  校园里有了“百草园”

  对城里的孩子而言,要分清平日吃的五谷杂粮是什么,认识身边的常见植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成年人也未必能准确辨识。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蔷薇小学,孩子们却有自己的“小草朋友”,还有一片共同的乐园——“百草园”。

  通泉草、阿拉伯婆婆纳、一年蓬……这些上海本土常见的草本植物,孩子们很快就熟悉了。在校园里,他们搜寻并拍摄自己的“小草朋友”,自主完成校园小草调查报告。学校则会邀请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专业老师给孩子们作专题报告。

  “原来蒲公英也可以入药啊”“车前草是药用植物”“这种香香的植物是薄荷”专注探究的过程是快乐的。不必说芳香甘美的玫瑰、解暑化湿的藿香,也不必说橘和枸杞的性味和功效,单是认识金银花、薄荷、艾等一批药用本草,就足以让“小农夫”们乐在其中,自觉担当起了“百草园”的日常养护工作。

  陈佳咪是蔷薇小学的自然教师。她告诉记者,孩子们渐渐对这些本草植物有了感情,有了责任,心情也会随着本草的生长变化而变化。一个老师们眼中的“熊孩子”,成为“百草园”的“小农夫”后,每天都会准时到老师办公室,询问要不要浇水,仔细查看植物的情况,一片紫苏在他的照顾下长得特别茂盛。

  “别小瞧一株小小的植物,它蕴含的价值是巨大的。带领孩子们认识身边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在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的同时,也将中医药文化的理念播撒在孩子心中。”陈佳咪说,这也是热爱本草植物的她,主动加入学校传统中医药文化课程建设团队的原因。

  多位老师坦言,面对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要讲清楚“何为传统中医药文化”,委实难度不小,必须充分考虑他们的认知和行为特点。从理论研究、资料收集,到环境改造、课程构建,每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记者了解到,上海中医药大学不仅建设了4所大学附属高中、初中和小学,还在沪上20所中小学建立了中药百草园特色示范性基地、中药标本陈列室和中医药科技实验室,向学生讲授常用的中药种植和应用知识。不少学生在“知行合一”中,不知不觉爱上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融入学科教学

  “老师,葫芦真的能治吗?”一堂语文课上,青年教师陈忆瑶从“悬壶济世”这一成语的讲解入手,带领学生开展关于葫芦的药用价值研究。“中医文化进课堂”这一课题开展以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的老师们开始了中医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医知识的融入,丰富了课堂,也传承了文化。

  陈忆瑶告诉记者,在学科教学开展中,学生们争当“中医小专家”,主动挖掘身边的中药知识。比如,从“陈”字的“老、旧”这个义项联想到陈皮,进而了解陈皮的药用价值。创新的课堂模式,让中医药文化不再远离生活。

  赵卉是晶城中学的地理老师,教学中,她会有意识地寻找地理学科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发掘学科的育人价值。一节《橘逾淮为枳》的课,看似普通,实际上是反复思考才确定的主题。“面向的群体是中小学生,不能太难,不能太枯燥,要在学生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最好和地理学科有机结合,达到普及中医药知识、培养地理学科素养、提升学以致用能力的目的。”赵卉告诉记者,在查阅资料时,注意到橘和枳的差异,这让她来了灵感:《橘逾淮为枳》既是中学必读的文言文故事,又涉及地理学科中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同时橘也是生活中常见的药材,这样跨学科的整合与联结,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富有意义的思维“体操”。

  “在晶城中学,课堂教学成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主渠道。”晶城中学校长孙强讲到。学校鼓励教师深挖课程价值、加强学科建设,打造“中医课程”和“课程中医”相结合的模式。除了在六年级开设中医药文化课、七年级开设中医药探究课等“中医课程”外,开拓性地尝试“课程中医”教学,即以“中医药文化元素+”的形式,构建与基础课程相融合的课堂教育体系。

  《红楼梦(药膳)与文学赏析》《中国哲学与中医》《现代化学与中医》《中医药图谱绘画与现代艺术》等微课程,融入语文、历史、思想政治、化学和美术等学科。很多学生反馈:加入中医元素的课堂,变得更有味道了。

  “中医药是一座知识的宝库、文化的宝库、科学的宝库,在认知发展最为迅速的中学时期开展中医药特色课程教学,打造科学与人文同步启蒙的综合型教学平台,在潜移默化中,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中医药现代化的种子就扎下了根。”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医学会会长、国家督学徐建光说,“把中医药元素有效融进中小学课程教学,把学科老师打造成为中医药知识的传播者,达到润物细无声与教学师资培养的双重效果,这是我们近年来的全新尝试。”

  据悉,上海中医药大学还建立了上海市级青少年科技活动站,邀请院士、中医名师领衔中医药科创实验课程,4年来吸引上海600多名高中生参与,被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之中。

  中医药融入生活方式

  在胡鸿毅看来,当前,面向青少年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推动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首先要解决基础教育与中医药理论知识缺乏衔接的问题。“中医药学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传播模式上不单是健康养生知识的普及,更重要的是中医药理论和思维方式的普及。”

  为此,上海的中医药文化科普,注重从知识普及向知行合一转化,从课堂内容叠加向全方位融合转化,从知识学习向提升文化自信转化,传播路径则从平面向立体化、网络化转化。

  目前,上海已完成全年龄段青少年中医药系列科普读物的编撰,率先搭建起国内首个面向中小学生的中医药慕课科普平台,已有20多万青少年完成注册学习。由上海中医药大学讲师团、学生志愿者全身心投入,“大手牵小手”的中医药科普特色校本课程,成为孩子们接触中医药“宝库”的窗口。

  已开设7年的青少年中医药启蒙夏令营深受欢迎。首期以“小小推拿师”为主题,此后拓展至小试针灸术、采摘草药制作标本、学习武术长拳等内容,让孩子们感受中医药的魅力。更得到家长们认同的是,在中医药文化的学习中,引导青少年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中华传统孝道文化和人文关怀浸润于日常生活之中。

  学生们将学到的知识带回家,还教会了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中医健康养生文化就这样进入千家万户,中小学生从受益者,成为自信、自觉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者。这样的传递,是徐建光乐于看到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科技、文化、哲学、思维的智慧结晶,其在国家创新体系的知识生产单元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中医药知识的有效继承与创新,理应成为科普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高中生设计的地黄抗糖尿有效成分的科研项目还获得国际青少年科学与工程大赛金奖,“中医药在科学教育方面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胡鸿毅同时提出,中医药科普要达到好的效果,必须掌握青少年的关注热点,还要解决科普队伍良莠不齐的问题。当前社会对健康知识的传播需求旺盛,而中医药文化传播总是存在“杂音”,需要更多来自高校和医院的专业人才加入和发挥科学主导作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这项工作,共同讲好中医药里的“中国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hangye/zhongyi/2021-08-23/524984.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