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西传,从天回医简看2000年前中医传承

  • 2021-10-19 08:45:35    网易
  • 小关
  • 中医

四川在线记者 吴平

成都博物馆正在热展的全国首个中医药文物特展当中,有几件珍贵的竹简出自成都天回镇汉墓,这些其貌不扬的竹简揭秘了一个大问题:脉经如何从我国东部传到西部,2000多年前,中医如何薪火相传?

天回汉墓医简

10月17日上午,降温带来明显的寒意,成都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内却人气十足,成都中医药大学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特聘院长、原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带来一场名为《天回医简讲述中医传奇——成都重大考古发现》的讲座,为人们分析了脉经“西”传的过程。

医简和墓主人身份之谜揭晓

天回医简编号1至55简,目前所见残文中,六处出现“敝昔曰”。例如,“敝昔曰:人有九徼(窍)五臧(脏)十二节,皆鼌(朝)于气。”

敝昔即扁鹊,意为“头戴冠冕的雉鹊”,这一形象屡见于近现代山东出土的汉画像石“扁鹊针灸行针医图”。

扁鹊针灸行针医图

汉墓出土的漆器当中,有两件上朱书“弓”字,反映了物主即墓主的姓氏当为“弓”。《风俗通义》佚文记载:“弓氏,鲁大夫叔弓之后”,这说明弓氏起源于鲁国。鲁国大致为现在以曲阜为中心的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的部分地区 。

此外,医简中的《疗马书》提到了“齐刀”,应该是指齐国的钱币。不过,这些医简也记载了四川的药物,比如说巴豆、蜀椒,这也显示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

墓中还出土大量医简,以及制药工具、人体经穴髹漆人像等器物,证明墓主人生前所从事的应是与医学相关的事项。

经穴人像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司马迁写道扁鹊是渤海郡鄚(mào,茂)人,姓秦,叫越人,有时在齐国行医,有时在赵国行医,在赵国时,被称为“扁鹊”,司马迁还具体写了扁鹊用针灸治病的过程。仓公则是齐国都城管理粮仓的长官,临淄人,姓淳于名意,他生活的年代距离司马迁更近。

天回医简的主体部分抄录于西汉吕后至文帝时期,对照历史上仓公的活动时间,与仓公行医及授学时间相当。而墓主人下葬年代在景、武之际,其年辈应与仓公弟子相当。由此可证,扁鹊经脉医学经由仓公传至墓主人,而由齐入蜀,正是汉代医学传承之一大关键环节。

“西传”影响并未止步于此。《直隶绵州志·隐逸》卷中,记载“涪翁避王莽乱隐居于涪,以渔钓老,工医,亡姓氏。”东汉时,四川之所以能有“涪翁—程高—郭玉”师徒三代传承,且有脉学大师出于广汉,当是扁仓医学由齐入蜀之后发扬光大的结果。

2万字8本医书,证明中医理论传承

柳长华介绍,经过漫长而耐心的拼接,960余简分析出2万多汉字,构成有8本医书,分别是《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犮理》《㓨数》《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疗马书》《经脉》。

“经”是指经典,脉书的“上经”“下经”就是讲经脉的诊法,也叫脉法,第三种书是解释脉书的,更偏重原理;《疗马书》写了150多只简,可见墓主人除了给人看病,还给马看病,也证明马在当时的地位与价值很高。

值得一提的是《治六十病和齐汤法》,里面记载全是医方,说明西汉时期我国就有了制作成方的文献。中医方子至少有两种,一种是成方,也就是药店里制作好的中药;还有一种就是找大夫问诊,然后根据个人情况开的方子。前者表示医学发展到成方治病的阶段,这是很了不起的,有点像今天的广谱抗生素,一个药治一类病,这种成方的传统到今天都还在延续。

由此可以看到,不能说中医是经验医学,相反它有理论积累,那时候的医学可以通过系统学习来掌握。

柳长华提到,最初只确定了五种医书,通过进一步的核对,结合原始简的提取状况,最后划分了八种,这八种简的形成和内容紧密的贴合。“考古人员通过扎实严谨的现场发掘和实验室工作,为简书整理提供了关于墓葬形制与墓主人身份、竹简堆叠位置与提取次序等宝贵的一手资料,弥补了单纯依赖文字内容进行研究的不足。”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hangye/zhongyi/2021-10-19/53492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