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痤疮周启动,权威专家呼吁“科学战痘”

痤疮,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的皮肤病,俗称“青春痘”。在中国,“痤疮发病率高达80%”“超过95%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痤疮发生”“3%~7%痤疮患者会遗留瘢痕”“49.49%的痤疮人群同时伴有皮肤敏感”“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这些流调数据结论均来自于近年来“中国痤疮周”。9月18日,第四届中国痤疮周——“科学战痘 青春无畏”科普活动启动仪式在线上举行,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公众号、优麦医生APP与公众号等平台同步播出,痤疮疾病领域内权威专家就中国患者现状、前沿知识、临床诊疗等方面展开了分享与讨论。

1632376203885577.jpg

中国痤疮联盟主席、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项蕾红教授主持会议

 

1632376224708233.jpg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顾军教授致辞

 

1632376244539408.jpg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顾问、痤疮学组组长、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皮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郑志忠教授致辞

 

 1632376274558614.jpg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科院皮研所陆前进教授致辞

 

1632376302338587.jpg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会长、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王刚教授致辞

 

1632376325445562.jpg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秦万章教授在启动仪式上致辞

 

启动会由中国痤疮联盟主席、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项蕾红教授主持。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顾军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顾问、痤疮学组组长、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皮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郑志忠教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科院皮研所陆前进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会长、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王刚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秦万章教授在线发表了致辞,预祝第四届“中国痤疮周”举办成功。随后,各位权威专家带来了聚焦前沿与临床的主题演讲。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痤疮学组秘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鞠强教授在《痤疮的全程管理》主题演讲中指出,痤疮的全程管理是一个非常系统复杂的过程,包括在技术上的精确诊断、精确治疗、科学宣教,维持治疗等方方面面,也包括在流程上的与患者后续沟通交流的随访的各种方式,“所以说科学化的全程管理既有助于患者顺利康复,同时也是助力医生建立个人品牌的手段。”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顾问、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许爱娥教授在主题演讲《皮肤屏障修复在痤疮中的作用》内容中,分享了在痤疮伴发有皮肤敏感状态的时候,如何进行治疗和处理的问题,“在痤疮患者当中同样存在着皮肤敏感的问题,有敏感性问题的患者大概有1/3会发生痤疮,那么在痤疮患者当中也有近50%的患者会出现皮肤敏感。”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皮肤慢病管理与健康促进分会会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利教授关于《痤疮患者化妆品的使用》演讲中,分享了痤疮患者的一些清洁护肤的一些特点和要求,同时也告诉患者完全可以使用彩妆,但在使用防晒霜的时候要有所侧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温海教授在《马拉色菌与痤疮》的主题演讲中指出,目前对于马拉色菌到底在炎症的起始和它的放大的过程当中,是否有起到致病作用依然有争议,“在整个的微生物菌群当中,马拉色菌在痤疮丙酸杆菌和痤疮发病当中起到怎样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皮肤病医院何黎教授在《痤疮在中国》主题演讲中分享了三年多来所做的大量痤疮方面的流调数据,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痤疮周的行动规划和前景展望。

 

四年积跬步

 

近些年,痤疮已经位列全球第八大慢性疾病。随着“中国痤疮周”科普活动的建立,这个普遍的却又不普通的皮肤病诊疗正逐步迈向标准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顾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我们旨在通过中国痤疮周的宣讲,使医生的治疗更正规、患者对痤疮的认知更准确。”

2018年,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发起并承办了首届“中国痤疮周”科普活动。为了让更多医生对痤疮的标准化以及个体化诊疗有理可循,2019年,《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 修订版)》推出。这版指南是在2014版的基础上,根据使用者反馈、国内外痤疮研究进展及专家经验进行的修订。

在今年的痤疮周正式启动一个月前,8月19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携手优麦医生APP启动了今年活动的预热——《痤疮学院》系列课程。专业委员会组织了领域内多位专家,设立了6期不同的主题,围绕着医生在临床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分享诊疗经验。

1632376364697460.jpg

优麦医生APP上《痤疮学院》

 

启动会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皮肤病医院何黎教授在《痤疮在中国》的主题演讲中分享了连续三年关于痤疮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包含三个方面——痤疮患者认知、医师对痤疮的治疗现状、痤疮患者并皮肤敏感。其中,《中国痤疮患者伴皮肤敏感流行病学调研》引发了业内同道的思考。该调研于2020年第三届痤疮周启动,共覆盖了全国27个省市区、78家医院皮肤科门诊、7815名患者。最终结果显示,49.49%的痤疮患者都有皮肤敏感问题,“如何精准地修复皮肤屏障将有助于痤疮的治疗,同时治疗过程中如何规避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亟待更精准化的诊疗。”何黎教授表示。

这三项流调,在痤疮发病的诱发因素以及痤疮治疗方案的选择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资料,同时对于痤疮的发病机制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特别是对于皮肤微生态在痤疮发病当中的作用和发病机制。

 

科普立品牌

 

优质的科普活动有了专业靠谱的学术作基础,也少不了对传播形式的创新与开拓。

今年痤疮周的启动仪式上,中国痤疮联盟主席、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项蕾红教授宣布了科普短视频挑战赛获奖名单。40条不同类型的视频经过大众端与专业端打分的综合评定后,分别获得“科普优胜奖”——考察内容的专业程度、是否通俗易懂、是否能给与患者生活上的帮助、“创意优胜奖”——考察剧情设置、表现形式新颖程度、“表演优胜奖”——考察短视频拍摄的布景、服装、演员表现力等。

这是“中国痤疮周”建立以来首次发起的面向全国皮肤科医生的科普短视频挑战赛。挑战赛自8月1日起,历时1个月,总计收到155条投稿视频。项蕾红教授表示,“在新媒体时代,我们鼓励更多的一线临床医生、年轻医生参与到科普活动中来,一方面提高他们对于科普传播的积极性、同时拓展传播形式的多样性,能够使我们的专业医生发出更专业的声音,有利于我们的痤疮患者。”

此次线上启动会还特设了在线答疑环节,在线的8位专家分别对来自专业端和大众端的提问解答也十分精彩。

同时,随着今年“科学战痘 青春无畏”痤疮周的正式启动,各地专家将走进大学校园,跟青年朋友面对面地普及痤疮知识。据介绍,截止目前共有360家医院报名参与了科普义诊。另外,由何黎教授、鞠强教授、项蕾红教授主编,全国70多位皮肤科医生共同参与编写的《留住青春不留痘》科普书也即将在年底问世。项蕾红教授表示,“我们想通过皮肤科医生的专业的科普,在自媒体时代发出我们专业医生的意见,让患者有更多的途径听到真正专业的‘网红’来介绍痤疮治疗的科普知识以及痤疮的全程管理,把科普引向正规的途径。” 

1632376403544337.jpg

即将在年底问世的《留住青春不留痘》科普书

 

自2018年“中国痤疮周”建立以来,全国共累计有1600+医院参与到活动中,12000+皮肤科医生参与科普知识传播痤疮的义诊及科普教育,同时发放了大量的痤疮健康教育手册。顾军教授肯定了这四年来医师们付出的努力和良好的社会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始终贯彻“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的重要指示及“健康中国”的战略方针,逐步建立起一批全国性的痤疮示范基地,促进技术联通、资源互通、积极打造医教研综合体,提高我国痤疮的诊治、科研水平。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09-23/530338.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