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的人饱受智齿折磨,有的人却压根不长,因为……

  • 2021-10-16 18:00:02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前几天,我去医院拔掉了折磨我几个礼拜的智齿,这颗智齿不但发炎疼痛,还让我整个半边脸都肿了起来,真是难受。

结果回到家,老公却心疼起拔智齿的花销来,还反问我,为啥只有我长智齿,他就不长?听起来好像长智齿是我不对一样,简直太气人了。

不过,或许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同样是“进化”,为什么有的人受智齿折磨,而有的人就不长智齿?

其实,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受环境、基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人的某种器官会完全退化,而有的人则会保留一些退化的痕迹。由于这些功能对于现代人已经不再需要了,这些不再需要却依然留在人身上的器官,被称为“痕迹器官”。

除了智齿外,我们身体里还有其他祖传的“数据包”,比如在进化中基本消失了的耳肌、尾巴,找找看,你身上可有这三样痕迹?

进化遗留的牙齿――智齿

从门牙开始算起,正好排第八颗的便是智齿,它处于牙槽骨的最末端,医学上称它为第三磨牙、尽根牙或阻生牙。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这上下、左右的最后4颗大牙,常在人的青春期阶段出现,也有的人到25岁或30岁左右长出,还有的人到四五十岁才长。

一般情况下,4颗智齿都会长出来,但有的人只长出来1颗、2颗或者是3颗。当然,也有那么一小部分人终生不长智齿。

大多数人的智齿,生长并没有那么痛快!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颌骨退化缩小了,牙槽骨不管是在尺寸上,还是强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而牙齿的大小和数目并没有减少,使长在牙槽骨的最末端的智齿没有足够生长空间,再加上邻牙、软组织的阻碍,所以它们只能朝其他方向生长,往往长得歪七扭八,有的只能被埋在颌骨里边,有的则长到一半就不再生长。

在远古时期,智齿非常有用,远古人类全靠它来咬啮难啃的骨肉。但如今,智齿好似人类进化道路上的“弃子”,基本上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如果它们生长的位置比较好,不疼不肿,没有干扰其他牙齿工作,那就请你留它们一命吧。倘若它们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不好好发育却总是惹事儿,引发一系列的口腔问题,比如牙列不齐、智齿冠周炎、龋齿、牙周炎、牙周脓肿等,或者自己有正畸需求却受到智齿的影响,可考虑将其拔掉。

融和了的尾巴――尾骨

我们每个人的脊椎末端都有几块融合在一起的椎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尾骨。它在我们在背部下方,是凸起的,用手可以摸到。

尾骨是人类进化后尾巴残留的部分。最初人类祖先在树上生存时,尾巴对保持平衡和在树上运动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当人类学会直立行走后,尾巴所能起的作用渐渐消失了,反而越来越碍事,慢慢的,在尾椎骨的挤压之下,尾巴失去了养分的供给,逐渐萎缩、退化。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其实,我们在胚胎初期仍保留着祖先的记忆,还是会长出尾巴的。胚胎尾巴一般在妊娠期的第5~8周之后出现,随着胚胎的长大,尾巴会被胎儿的身体重新吸收,融合在一起形成尾椎骨。

在极其罕见的情况下,由于胚胎在胎儿期没有得到适当的刺激,有些人的尾巴会退化不完整,出生时便带着一条几厘米长的小尾巴,就像猴子一样。

小尾巴通常可以收缩、移动,并且男性的发生率比女性要高。对于这种情况,可在出生后进行手术切除。

遗留下来的尾骨,主要负责连接我们肛周的几处肌肉,也是一系列韧带的支点,如果没有它,我们收缩肛门的动作会受到影响,还可能出现内脏器官下垂或脊柱异常弯曲的问题。

几乎消失的耳肌――达尔文结节

仔细检查一下我们的耳朵,可能会发现耳朵上部的内侧有一个肥厚的尖尖的小突起,这个小突起是查尔斯・达尔文发现的,所以它才有了“达尔文结节或达尔文点”这个绰号,也叫“小耳尖”。

据统计,约40%的印度成人、10%的西班牙成人、60%的瑞典学龄儿童拥有这种小突起[1],当然,部分中国人也有。

(图片来源:同事的耳朵)

这块小突起主要是由软骨和覆盖在其上的一层皮肤构成,在过去它可以帮助人类祖先的耳朵来回活动,就像卫星捕捉信号一样,还能驱赶蚊子和苍蝇,汇聚远处的声音。

但是现在,拥有这块小突起的人,可能只保留了能“摆耳朵”的功能,而“雷达”、驱蚊蝇等功能已基本丧失。

达尔文结节可出现在单侧耳朵上,也可能双耳都有,而且形态特征各异,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性[2][3]。

相信看了这篇文章以后,你肯定舔了舔自己的牙齿,提了提肛门,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耳朵,也看看周围人的耳朵。

人体的演化就是如此奇妙,以后有机会,我们会带你了解更多人类身体的奥秘。

审稿专家:一节生姜|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病理及实验医药系研究副教授

参考文献

[1] Tiffany Y. Loh,Philip R. Cohen. Darwin’s Tubercle: Review of a Unique Congenital Anomaly[J]. Dermatology and Therapy,2016,6(2).

[2] Purkait R, Priyanka S. A test of individuality of human external ear pattern: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Forensci Sci Int.2008;178:112-118.

[3] Chattopadhyay PK, Bhatia S.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ear: a study of an Indian population.Leg Med(Tokyo)2009;Suppl 1:S190-193.

*本文配图除特殊标注外,皆来自站酷海洛。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0-16/53449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