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ICC报道|房颤安全倍增论坛―安全护航,减少并发症
- 2021-11-08 20:00:11 腾讯健康
- 健康
金秋十月,相约“长城”;论道心脏,智慧满堂!受新冠疫情影响,2021年第32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亚洲心脏大会2021(GW-ICC/AHS.21)以网络形式全程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举办。10月29日至30日,房颤安全倍增论坛在长城会期间正式亮相,论坛共分为五个板块,参会专家们联手打造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第一版块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喻荣辉教授讲解了“三维指导下如何减少房颤导管消融并发症发生率”,主张注重细节,规范化操作,对临床中提高导管消融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了指导意见。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静教授讲解了“X影像下的复杂房间隔穿刺”,分享了进阶房间隔穿刺的精彩病例,主张穿刺过程中“适可而止”,避免严重的并发症。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李绍龙教授分享了“导管消融出现心脏压塞:识别、处理及开胸时机”,介绍了导管消融术中心包填塞的预防及早期识别办法、外科开胸修补的指征,主张及时处理,外科打开心包前不能停止穿刺引流。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蒋汝红教授讲解了“房颤导管消融对食道损伤:如何避免?”,主张术前评估,识别高危患者,术中注意监测,术后密切随访,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评估。
第二板块为并发症病例分享。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陈松文教授分享了“射频消融术后反复发热诊治一例”,患者术中胸痛明显,CT提示心包积液,术后反复因发热入院,先后予抗生素、激素抗感染抗炎治疗,考虑为心脏损伤综合征、非特异性心包炎。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尹晓盟教授分享了“过度前庭干预导致术后快慢综合征一例”,提出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PVI仍是核心,应选取合理的消融范围,过度扩大化前庭干预未必获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马跃东教授分享了“导管消融术穿孔致急性心包填塞一例”,主张房颤消融过程中每个环节要规范化,做好并发症处理的准备。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常栋教授分享了“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左房后壁血肿一例”,既往病例报道少,临床表现有多样性,可无明显症状,预后较好。
最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康教授及解放军总医院王玉堂教授参与了讨论,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第三板块的并发症病例分享中,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周根青教授分享了“室早导管消融一例”,射频消融后心脏损伤综合征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激素、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有效,预后多良好,可出现复发。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蒋汝红教授分享了“室速心外膜消融术后并发出血一例”,患者术中出现心包压塞,开胸探查未见出血点,仔细分析了可能的出血部位,怀疑为误穿腹壁小动脉造成。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段江波教授分享了“高功率消融时如何预防食道损伤和Steam-pop”,主张阻抗保证安全,量化参数保证疗效。
该板块最后,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喻荣辉教授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杨兵教授在内的各位专家展开了热烈讨论,随着技术的进步,导管消融术安全性得到大大提升,目前的重点应放在对并发症的预防上。
第四板块中,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启明教授讲解了“左房僵硬综合征:少见但不能忽视”,左房僵硬综合征是一种新发现的、重要的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并发症,临床上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早期使用利尿剂可迅速改善心功能,减轻症状。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舒茂琴教授讲解了“房间隔穿刺误穿主动脉:如何处理?”主张预防是关键,若误放了血管扩张鞘,千万不要退出导丝或血管鞘,是重要的生命通道,封堵破口是关键的治疗措施。
武汉亚洲心血管病医院张劲林教授分享了“如何避免冷冻消融相关并发症”,尽管冷冻消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射频消融,但仍不能掉以轻心,深静脉穿刺是房颤冷冻消融重要“注意事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孙健教授分享了“左心耳封堵所致心耳破裂:思考与处理”,左心耳破裂后果严重,必要时外科手术才是根本之道,熟悉左心耳解剖、操作规范严谨,是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在第五板块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汤日波教授深入讲解了“急性心脏压塞心包积血的自体回输及注意事项”,自体血回输可解决血源不足的问题,赢得宝贵抢救时间,操作时要注意无菌原则,自体回输同时应异体配血备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赵欣教授讲解了“股静脉穿刺并发症及处理策略”,详细讲解了不同并发症发生时的处理方法及不同方法的优缺点、风险及适应证,主张操作规范,熟悉解剖结构,在超声引导行血管穿刺,发现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上海市胸科医院李艳杰教授分享了“导管消融术后继发肺静脉狭窄:发生率及处理策略“,房颤射频术后重度PVS发生率低,但应引起重视,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可改善预后,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重度PVS的主要手段,但介入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房颤安全倍增论坛以房颤导管消融相关并发症为切入点,在各位专家的分享下,为并发症的预防、判别及处理提供了指导思想,对降低今后临床实际诊疗过程中房颤导管消融并发症发、提升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金秋十月,“空中”有约!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1-08/554248.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专访杨春:麻醉医生的临床与研究2021-11-08 20:00:11
- 干货|AHA关于健康饮食结构十条声明2021-11-08 20:00:11
- GW-ICC报道|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论坛:专家齐聚,共话领域新进展2021-11-08 20:00:11
- GW-ICC 报道|核医学论坛:多模态影像技术在心血管领域的新进展2021-11-08 20:00:11
- GW-ICC报道|房颤安全倍增论坛―安全护航,减少并发症2021-11-08 20:00:11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
开封市妇产医院支援杞县平城乡核酸检测工作
2021-08-13 10:47:52
-
12333异地就医备案 您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1-09-07 10:40:49
-
沈阳普瑞眼科医院怎么样?助力大学生摘镜开启高清视界
2021-09-06 18:15:42
-
央视报道:新冠特效药真的来了!够给全中国人用!治愈率100%!
2021-09-07 11: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