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ICC 报道|核医学论坛:多模态影像技术在心血管领域的新进展

  • 2021-11-08 20:00:11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第32届长城心脏病学大会(GW-ICC 2021)心血管影像频道核医学论坛于10月27日在线上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核医学科张晓丽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核医学科杨敏福教授担任共同主席。论坛群贤毕至,大咖云集,由8位专家主持,21位来自心内科、心外科、影像科、核医学科、放射性药物、医学工程等不同领域的顶级专家围绕多模态分子影像技术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和新进展作了精彩报告,全方位展示了我国心脏核医学技术紧密围绕临床需求、充分开展多学科合作取得的一系列发展成果,充分体现了核心脏病学显像技术功能影像学的优势及其在心血管疾病精准诊断中的重要价值。本次论坛吸引了近3000位业内同行参加,是核心脏病学的一场学术盛宴。

论坛分为四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多模态分子影像技术在心血管领域的新进展,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石洪成教授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核医学科王跃涛教授主持。山西医科大学校长李思进教授做了题为“心肌血流储备功能在超正常射血分数患者中的研究”的学术报告。李校长的报告涵盖了两部分内容,一是超常射血分数患者容易出现cCFR受损,可能与其不良预后有关。二是中心性肥胖可能与非阻塞性冠心病病变患者的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下降有关,单纯性中心肥胖者患CMD的风险最大。李校长的报告对推动临床实践中提高对超正常射血分数患者关注,推动心肌血流储备功能检测在这部分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曹丰教授跟大家分享了心肌梗死小型猪在体多模态融合成像的研究成果。他们采用独特的序贯栓塞法构建小型猪大面积心肌梗死模型,将核医学灌注、代谢、新生血管图像与CTA、MRI等解剖学图像实现多模态融合,使核医学的成像更为直观,为核医学影像赋予更多内涵。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核医学科王跃涛教授介绍了基于心肌能量代谢的核素心肌缺血显像,特别是18F-FDG心肌缺血记忆显像在可疑AC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和123I-BMIPP显像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冠脉痉挛性心绞痛的诊断价值。理论知识与病例分析相结合,让大家收获颇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磁共振影像科赵世华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心血管磁共振病理影像化的优势,特别是其团队在心肌纤维化表型、心肌炎心内膜下受累的MRI表型,扩张性心肌病脂肪沉积等领域的大量研究成果,使我们对心脏磁共振的病理影像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专委会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田捷教授从多模态分子影像和影像组学两个方面介绍了心血管疾病对影像新技术新方法的需求和进展,提出以人工智能为工具,实现影像从结构成像到分子细胞水平成像的跨越,提升影像分析精度以逼近病理,提升成像速度以达到实时病理。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中心一病区宋现涛教授从心内科专家的角度,通过回顾近年来心血管领域的最新的临床研究,分享了不同干预措施对冠状动脉慢性血管闭塞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强调了无创评估心肌缺血在冠状动脉慢性血管闭塞病变中的作用。

第二个主题由上海市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核医学科赵军教授和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副院长武志芳教授主持。在这个版块中,专家们聚焦心衰患者,从多角度介绍了多模态分子影像技术对心衰患者的重要临床价值。其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放射介入影像中心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杨旗教授报告了其团队在心脏术后炎症反应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患者脑功能网络连接影响的工作,他们发现心脏术后外周和神经中枢炎症反应和POCD患者脑功能网络连接具有相关性,提出了心脏术后机体炎症水平升高,介导心脏术后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潜在神经病理机制,为通过动态检测和调节炎症水平,减轻患者执行功能损伤提供了新的见解和依据。解放军总医院核医学科徐白萱教授对PET/MR多模态精准显像在心肌淀粉样变诊断中的优势进行了概述,并结合典型临床病例,展示了11C-PIB PET联合MRI T1-Mapping显像对心肌淀粉样变诊断的临床价值的研究结果。

北京安贞医院核医学科张晓丽教授系统讲解了脑代谢PET显像在心衰患者中的研究进展,并对近年来带领团队在该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阶段性成果进行了介绍,指出心衰患者进行脑代谢PET显像可为患者危险分层和预后估测提供更为丰富的功能影像学信息,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心衰患者精准诊疗水平。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结构性心脏病中心来永强教授报告了PET显像对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通过术前评估二尖瓣乳头肌-心肌复合体的心肌存活性,筛选出可以受益于血运重建术的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对临床治疗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兰晓莉教授介绍了近年来肿瘤领域的明星分子探针68Ga-FAPI PET显像在心脏疾病方面的研究现状,兰主任团队使用FAPI对心肌纤维化鼠模型和心衰患者开展初步研究,发现FAPI显像有望可视化心力衰竭纤维化形成的动态变化。从上述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核心脏病学可以为心衰患者提供多参数、多层面的个性化信息,为临床提供更精准的诊断。与会专家就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第三个主题是多模态分子影像技术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范岩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核医学科楼岑教授主持。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卢洁教授围绕团队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讲解了PET/MRI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应用。一体化PET/MR评价斑块特征及其易损性更加准确,并且可以降低18F-FDG的用量。未来随着多模态成像技术、新型分子探针的发展和多学科交叉的合作,PET/MRI的优势将会得到更好的发挥。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刘振宇教授的报告围绕着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分析中的应用展开,并以直肠癌的治疗为例,介绍了影像组学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影像组学研究利用人工智能深度挖掘影像信息来逼近病理和基因,进而辅助疾病的临床诊疗,在心脏疾病中也有一系列的应用。北京朝阳医院杨敏福教授围绕其团队的回顾性和前瞻性工作,向我们介绍了心房18F-FDG PET/CT显像在房颤患者中的显像特点和相关因素,及心房显像在心房心肌病和脑卒中的潜在价值。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核医学科方纬教授介绍了肺通气/灌注显像在肺栓塞中的新应用,Q/V显像是肺栓塞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方法,Q/V显像正在实现由平面显像向断层显像(SPECT、PET)的转化,对微小栓塞病变的诊断灵敏度明显提高,并且Q/V显像与低剂量CT和CTPA的融合技术逐步成熟,将进一步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效能。

内蒙古医科大学核医学科王雪梅教授分享了PET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精准医疗中的临床价值。PET与SPECT相比具有高的图像分辨率和高灵敏度,在血流灌注定性及定量分析及测定血流储备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同时PET在非梗阻性冠心病的微血管病变的诊断评估中具有很大优势,PET/MRI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更大的优势。我们还邀请到了《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主编丁虹教授,从发表论文的角度,对中国核心脏病学的发展进行梳理,探讨了心脏核医学中外研究的异同,强调了中国核心脏病学技术普及和推广的重要性。

第四个主题重点介绍了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科研价值,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杨志教授和北京安贞医院核医学科米宏志教授主持。维也纳医科大学维也纳总医院医学影像与影像指导治疗中心高级临床研究PI李翔教授围绕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心血管病中的潜力,结合团队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影像组学技术的经验,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和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在心血管疾病图像采集、患者管理、报告书写等方面的应用,尤其是预测冠心病患者犯罪血管和预后评价等的价值。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核医学科张锦明教授不仅对心肌灌注、代谢、心脏交感神经等心血管显像剂及其在国内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地总结,也介绍了针对成纤维蛋白、心肌凋亡等新靶点的放射性药物研发方面的机遇与挑战。张教授也谈到放射性药物的研发和转化需要心内科和核医学科医师的参与,从而对药物的临床价值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北京安贞医院核医学科大动物专家田毅老师介绍了不同急慢性心梗大动物心血管模型的优缺点及其在放射性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应用,相信能够为大家动物实验方面的科研工作打开新的思路。暨南大学临床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徐浩教授分享了他们团队以非人灵长类动物为对象,针对中枢神经系统PET探针研发与临床转化开展的一系列工作。从放射性药物生产到显像的标准化流程,从脑模板的建立到各种探针的影像解读,相信徐主任的报告对我们推进新药临床转化工作会起到重要的帮助。

最后,大会主席张晓丽教授对为期一天半的会议进行了热情洋溢、提纲挈领的总结,并向不同领域的国外内顶级专家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核医学,尤其是核心脏病学只有与其他学科加强沟通,紧密结合,共生共长,才能焕发活力,行稳致远。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出我国核心脏病学事业蓬勃发展的磅礴力量,更为核心脏病学工作者和心内科、心外科、影像科等领域工作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愿我们紧密合作,携手共进,更好地造福全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为我国的心血管影像事业添砖加瓦。

作者:张晓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金秋十月,“空中”有约!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1-08/554249.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