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主委“云”集盛会 国家级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 2021-11-12 10:00:03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内外兼修,实现软硬件全面升级;着力亚专科建设,让诊断治疗更精准;大力发展内镜技术,比肩全国顶尖医院;发挥领头羊效应,不断提升福建省消化病诊治水平……

11月5日至7日,2021年第十届海峡两岸消化论坛暨世界华人消化高峰论坛、第五届世界华人消化青年论坛、第十届海西整合消化病论坛、海峡两岸消化系病学术会议线上会议召开。会议由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共同承办。大会设主会场1个,分会场11个。

国家级招牌

打造亮眼的“中山名片”

建设一流科室,人才是第一位的。作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掌门人”,任建林副院长是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教授、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谈及科室的快速发展,他感慨地说:“这一切离不开高精尖的前沿技术,更离不开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只有把握消化内科发展的新趋势,站在学科最前沿,持续引进、应用、创新技术,使常规诊疗更专业化、高精尖技术更常态化,才能始终处于一流水准。”

近年来,在医院的鼎力支持下,厦大中山消化内科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先后派人员到国内顶尖消化内科参观学习,邀请省内外业界知名专家教授前来“传经送宝”。

如今,消化内科名医荟萃,其中硕导11人,博导2人,高级职称22人,医师博士28人,多人有海外留学经历。还拥有一支能战斗、肯吃苦、甘愿奉献的高素质护理队伍。

▲厦大中山消化内科核心团队

“内外兼修”让厦大中山消化内科迅速声名鹊起。2010年该科成为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20年成为厦门大学消化病学系主任单位,这也是厦门大学医学院成立的首个临床科系。科室以“肠道微生态与重大消化疾病防治”和“人工智能在消化重大疾病中的研发与应用”两个中心为驱动,医学人工智能、肠道微生态和重大消化疾病防治等领域方面的研究都走在国内前列。

院士团队加盟

亚专科全面开花

任建林教授说,一个科室只有一个人强,科室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只有科室每一位医生都强,才是科室发展的硬道理。因此,他要求科室医生“术业有专攻”、人人有“绝活儿”。如今,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炎症性肠病、胆胰疾病、肝病等四个亚专科在省内均处于领先水平。

在消化内镜领域,厦大中山消化内科团队技艺精湛,上世纪90年代就开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省内最早开展ERCP的科室之一;2004年在省内率先开展首例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术;2012年在省内率先开展早癌精查内镜,早诊水平国内领先。目前,消化内科在消化道早癌EMR/ESD/EFR术、贲门失弛缓POEM术、黏膜下肿瘤STER术等尖端消化内镜技术工作量均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人工智能和消化内镜的应用研发方面走在国际前列,赢得业界广泛赞誉。

此外,厦大中山消化内科还成立樊代明院士工作站、李兆申院士名医工作室。院士团队名医专家定期来厦坐诊,还通过主任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消化内镜手术操作、学术讲座以及远程会诊等形式开展交流,重点对消化内镜疑难手术进行指导,让市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名医服务。

来源:福建卫生报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1-12/555004.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