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抑郁?校园暴力和原生家庭问题或是主因

  • 2021-11-12 14:00:02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养料公众号:yangliao99

全国3000多万青少年被抑郁困扰,全球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这件事既不丢人,也不可耻,但需要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日前,教育部对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其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这一政策的出台,直接让很多饱受抑郁症折磨的孩子们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但在这一场景下,很多人也会担心校园内的关系复杂,学生被检测出抑郁症,被通报或者特殊关注,会不会引得歧视或区别对待,导致病症更加严重。

另外因为“病耻感”的顾忌,病人往往和自我污名化产生联系,很多学生和家长是否愿意公开和被关注到抑郁症的确诊?

还有更多人表示,自己就曾在校园内遭受过校园暴力患上了抑郁症,要想在校园内扼杀抑郁症,还是先管管校园暴力吧。

抑郁症,这一现代以来越来越低龄化的病症,正在慢慢的摧毁很多人,解决这一病症,是我们所有人需要面对的,刻不容缓的心理“疫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校园暴力是导致抑郁的原因之一

校园,一个承载着无数人青春回忆和勤奋汗水的地方。但对一部分人来说,却是不折不扣的“地狱”。

近些年,校园欺凌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其治理力度也逐年加大,但此类事件依然时有发生。

这些行为不仅仅是在影视剧中会出现,它几乎是在我们日常中每天都会出现的情况,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每天都会有孩子在遭受校园暴力。

而校园暴力,只是个引子,真正导致校园暴力受害者放弃生命的,是抑郁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2018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告,世界范围内13至15岁的学生,一半的人曾经历过校园暴力。

电影《悲伤逆流成河》中,女主人公遭受校园暴力,被泼墨水,言语羞辱,直到被强暴后,最终忍受不了心理压力,跳河自杀。

现实中,去年,河北发生了一起校园欺凌事件。两名初中女孩遭到欺凌,在几分钟内被连续扇了36个耳光。

只要女孩稍加反抗,迎来的就是更猛烈的身体攻击,施暴者还振振有词的说道:“就是打你了怎么样。”

事后,据被欺凌女孩的家属描述,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心理后遗症,患上了抑郁症,经常在晚上睡觉时惊醒,嘴里念叨着不要打我,不要打我。

除此之外,在近日,山东省济南的一所小学内,一名学生在学校被多名学生围殴施暴,11月9日,孩子的母亲表示,孩子在校期间遭遇多次施暴,已经患上了抑郁症和焦虑症,现在已经转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校园暴力,无疑是导致孩子们抑郁的一个最大因素,即使校园出台了对抑郁症学生的保护措施,依然无法根本上去除成因。

更可怕的是,很多的校园暴力受害者都表示,在校的老师也无法完全管控这种行为。我们正常人很难想象,在学校里每日遭受着欺辱,想要求助,但老师管不住,又不敢告诉家长,这种压力造成的抑郁症,不是简简单单的想开点就能解决的。

校园既然开始重视起了抑郁症,就应该从根源入手,虽然不排除有些孩子会因为学习和家庭压力导致抑郁,但从这些血淋淋的案例中来看,校园暴力这个导致抑郁的绝对因素,真的该受到重视。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丧文化的流行,杜绝那些“假抑郁”

随着抑郁症的知识普及,社会大众都对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不会在妖魔化或轻视它了,这是一件好事情。

但相反,当抑郁症患者在人群中不再是受歧视对象,而是被关怀被理解的对象时,就开始会有人利用这一病症来博取同情。

抑郁症不同于其它疾病,它的症状是基于心理体现在生理的,因此伪装成抑郁症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更让人担心的是,抑郁症身为一种疾病,却在一些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眼里,变成了一种时尚的文化。

丧文化,emo这些词,经常出现在一些孩子的嘴里,有的孩子也会经常在和父母争吵后说出自己有焦虑症,抑郁症等情况,这些因为不理智,冲动说出来的话,往往会让事情变得复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dy上,一个cosplay的网红博主,为了自己的利益,诽谤了自己的原公司,并起诉了自己的老板性骚扰,还称自己有抑郁症,求得了大家的同情。

但在真相大白后,原来一切都是自己的自导自演,而其是否真的有抑郁症也无从得知了。

另外,在很多的社交平台上,都会看到一些年龄偏小的孩子,会在网上发一些“悲痛文学”,亦或者是我们熟知的“网抑云”,虽然可能有些是真实的表达,但大部分都能看出来是无病呻吟。

也因为抑郁症是能够装出来的,也导致了很多家庭对于孩子自己所说的抑郁症表示怀疑,让那些真正患上抑郁症的孩子多了一份绝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孩子装抑郁的原因很简单,和大人的目的性不同,大部分孩子装抑郁其实就是想获得关注。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出现孩子说自己有抑郁倾向的时候,家长也不需要急着否认,多给一些孩子关注试试看,无论真假,多给一些耐心给孩子总是没错的。

03

家应该是抑郁症患者的港湾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最好的港湾应该就是家。可实际上,很多抑郁症患者最害怕的恰恰就是自己的家。

家庭很多时候会给抑郁症患者二次伤害,因为很多抑郁症患者鼓足勇气对家庭成员坦白自己的病症时,家庭会表现得不理解,甚至是反感。

有得甚至会觉得抑郁症患者是灾星,是中邪了,还有的家庭在得知治疗抑郁症需要花费不少的金额治疗,则果断的放弃,不支持孩子的治疗。

甚至有的孩子抑郁的情绪就是来自于家庭,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和校园暴力一样,都是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罪魁祸首

有的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缺少父亲或母亲的陪伴,会让孩子认为家长不爱自己,从而慢慢积累情绪,走向极端。

还有的孩子会因为家庭对自己的要求太高而产生心理疾病,像是影视剧《小欢喜》中乔英子的抑郁症,大部分的原因就是来自于家庭的压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父母眼里,孩子不管是生了什么病都会非常的担心。只不过抑郁症在普通人看来,判断起来很模糊,所以有很多的家长不以为然。

如今关于抑郁症知识越来越多,社会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已经让很多家庭都对这种疾病有所防范了。

作为家长,我们能为孩子做的,就是在不影响培养其独立的情况下,给孩子足够多的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话要给予尊重,在孩子表现出情绪时,一定要和孩子理性的交谈,不要溺爱也不要不管,理性的冷静的交流,有时候是亲子关系中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

最后希望所有家庭都对抑郁症患者多一些耐心,他们偶尔出格的行为,同样也在折磨着他们自己。

下附心理状态自测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希望我们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远离抑郁,远离心理疾病!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1-12/555055.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