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辨证论治之要素

  • 2021-12-06 20:00:59    医药卫生报
  • 陈更
  • 健康

原标题:浅谈辨证论治之要素

什么叫辨证论治呢?用中医专家蒲辅周的话说:“辨证论治的真谛是什么?是一人一方。”中医学家岳美中说:“辨证论治就是因势利导,因势是辨证,利导是论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就是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而向好的方面进行引导。

笔者从事中医内科临床60多年,通过临床观察与研究,体会到要将辨证论治做到位,就应该掌握以下要素,仅供同道参考与探讨。

浅谈辨证论治之要素

□毛德西

什么叫辨证论治呢?用中医专家蒲辅周的话说:“辨证论治的真谛是什么?是一人一方。”中医学家岳美中说:“辨证论治就是因势利导,因势是辨证,利导是论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就是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而向好的方面进行引导。

笔者从事中医内科临床60多年,通过临床观察与研究,体会到要将辨证论治做到位,就应该掌握以下要素,仅供同道参考与探讨。

明 理

明理,就是明道理。《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代著名医学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的开篇就写了“明理”篇,说“万事不能外乎理,而医之于理为尤切。”为什么他要将明理放到第一篇呢?这是因为“首言明理,以统阴阳诸论,详中求备,用帅入门。”清代名医徐灵胎说:“盖医之为道,乃通天彻地之学,必全体明,而后可以治一病。”国医大师裘沛然在谈到中医学时,一再强调要明白中国文化,他说:“医学是小道,文化是大道,大道通,小道易通。”怎样明白大道,这是个大课题,很难说得清。笔者心想,应该读一读《老子》《庄子》《易经》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是“天人合一”的著名论述,是东方思想的普遍而又基本的表露,也是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最好描述。还要读唐诗宋词文章,懂一点儿古代文化,古代思维,古代哲学。但中医经典著作是其本,要经常读,要明白做医生的目的,比如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篇:“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云:“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以及张景岳著作的前言等,这些书是要读一辈子的,不时地翻一翻,“开卷有益”,这对我们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及临床实践是非常有益的,不是受益一时,而是受益终生。所以,这里所说的“明理”,既包括明中国文化之理,又包括中医文化之理,特别是中医文化之理,是中医的“和氏壁”,正如大家所说:“中医药文化是打开中华文化宝库的钥匙。”为此,不“明理”,就不可能掌握辨证论治这个“法宝”。

识 病

识病是指对疾病的诊断,主要是现代医学的诊断。中医病名有可以实用的,但有不少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了,比如咳嗽、咯血、腹泻、腹痛等,这些以症状命名的“病名”已经不合时宜了。如今,患者开口就说“高血压病”“糖尿病”“脂肪肝”“肾病综合征”“肺纤维化”等,而我们还要还原到头晕、消渴、肺痿等病名,有点儿脱离时代了。但有一些中医病名还有使用与探讨的价值,不可一概否定。20世纪80年代,就中医病名进行过几次讨论,著名中医专家也发表过不同意见,但终未达成一致意见。所以《中医疾病鉴别诊断学》至今编写不出来,原因是中医病名不统一,很难界定,而且有一些病名是症状,比如咳嗽就包括呼吸系统的所有疾病,腹痛与腹泻就包括消化系统的所有疾病;有些病名是病机,比如肝阳、痞气等。所以中医治病时,应明白西医的诊断,不能排斥实验室的检查,这是患者治病的需要,是治疗学的需要。对于中医病名,还要有对照词,一是有利于查找文献,二是有利于确立证候性质。对于西医也不能确定的疾病,可以保留中医病名,这样既符合临床实践,也与治疗相吻合。

辨 证

辨证论治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辨证”,二是“论治”。辨证是务虚,是理论;论治是务实,是实践。辨证是分析矛盾,论治是解决矛盾,但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没有理论指导的治疗,是无的放失;而没有治疗的理论,是不着实际。辨证治疗是中医的特点,没有辨证就离开了中医之门。

什么叫证候?没有统一的定义。对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进行分层次剖析,这种剖析的过程,就是求“质”的过程;或者说对疾病按脏腑、经络部位以及病因侵袭程度进行分类,其分类的项目就是证候;还有专家说,证候就是能够表现疾病本质的症状群。证候很大成分包含有对人的体质分析,离开体质分析,就失去了辨证的价值。其实,辨证就是对疾病在每个人身上所表现的症状进行分析。一种疾病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都不一样,就是证候的差别。

中医辨证有八纲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三焦辨证等。最基础的辨证方法是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外因致病的辨证方法以六经辨证、三焦辨证为主,结合脏腑辨证;内伤杂病辨证以脏腑辨证与气血津液辨证为主,结合病因辨证。中医治疗疾病离开辨证是无法遣方用药的。

辨证的前提是要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要掌握《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医籍的精髓。对疾病证候的认知,要在充分收集患者的症状、脉象、舌象等基础上进行,“望、闻、问、切”是不可或缺的,视、触、叩、听也是需要的。特别是问诊,是第一位的,有许多疾病是问出来的。中医应记住清代医学家陈修园的“十问歌”。对于影像、检验等检查的数值,归入中医学理论范围,作为治疗依据,这应是我们探索的趋向。

立 法

证候确立之后,就应立法,即拟定治疗法则,法立则方显。中医治疗有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而每一个治法中又有具体的治法,例如汗法,就有辛温发汗法、辛凉发汗法,还有芳香发汗法等;补法,就有温补法、清补法;下法,就有苦寒下法、苦温下法等。更重要的是,治法要与病位结合起来,例如辛温解表法、苦寒通腑法等。因此,我们在立法时,先将证候搞清楚,是单一证候,还是复合证候,抑或是表里相兼证候等。证候清楚了,立法应依据证候拟定一个或多个治法。外感多是单一证候,故立法也多是单一的,例如风寒表虚证,立法就是补气祛风法;暑湿袭表证,立法就是祛暑利湿法,而内伤杂病多是复合证候,故立法也是复合的,例如胸痹心痛病痰瘀互结证,立法应是活血化瘀与健脾化痰法;又如肺气肿之气虚腑气不通证,立法应是益宗气、通腑气,为补泻兼施法;还有冠心病合并慢性溃疡病,会出现心脉瘀阻证合中气不足证兼温热郁结证,3个证候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孰急孰缓,孰重孰轻,立法就不太容易了。

这时,中医应遵照“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之法,或“间者并行,甚者独行”之法,或“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以便能及时而恰当地缓解病情,使其向好的方面发展。

拟 方

立法之后,要选立方,有了主方,如同文章有了主题,主题明则文章显。如何拟方呢?笔者的体会是以经方为主题,然后是时方、名方、验方等,即经方为先,时方为续,名方优选,验方综合。经方即张仲景的经方,乃是方剂之祖,方剂之准绳。它是东汉以前经验方之科学总结,既包含有东汉时期医学家的经验,更多的是张仲景的诊疗经验。其中,有成功之经验,也有失误之教训。经方的特点是结构产谨、配伍合理、药少效显、易学易用。它的思路是辩证的,唯物的,是“一阴一阳谓之道”在方剂学的最高体现。后世之时方、验方等,都与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世界上没有万能的东西,经方亦是如此。后世金元四大家的方剂,与温病四大家的方剂,以及现代名医的经验方,都是对经方的传承与创新。经方的生命力是:药简、效显、价廉6个字,简化一点是有效、价廉4个字;再简化一点是效、廉两个字。中医学家印会河提出“抓主证,抓主方,抓主药”,“抓主方”就是要有一个或两个方为主方,主方拟定了,药物组成就显现出来了。主方要在经方中去找,要在名方中去找,当然也不否认个人的经验方。但现在用经方的人不多,而随意写大方的多了,贵重方多了,西医思维的方多了。在此,笔者将清代医家程钟龄曾经说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劝君举笔须留意。”

不忘初衷,胸怀大志。中医学要与时俱进,就能够发展。但发展的基础是继承,只有掌握辨证论治要素,才能有所提高。问题还是回到原点,“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唯此,才能获得真知。

如今,我已是耄耋之年,但对中医学还是一知半解。如果国医大师任继学曾经说的话:“六十岁才算中医入门。”可以成立的话,我这个年龄也只能是刚刚跨过中医学的门槛。我深知,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想用这句话与大家共勉:“只有学到老,才能活到老!”

(作者为首届全国名中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2-06/560414.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