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回应是否就地过节:分人群分地区安排,不做一刀切

  • 2021-12-18 18:00:47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元旦和春节临近,一些地方出台了就地过节过年的措施,节日期间的疫情防控应该如何安排?国家卫生健康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12月18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口流动确实会给疫情防控带来风险,是否就地过年过节需要分人群、分地区安排,切忌一刀切。

12月17日,西安市碑林区柏树林街道三学街社区的工作人员帮助即将进行核酸检测的市民扫码。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元旦春节期间的人口流动会带来风险

梁万年说,元旦春节期间的人口流动会带来风险,如何应对这种风险,需要从3个方面来做研判。从防控的原理上看,一是疾本身的传染力和致性;二是社会体系对传染的发现和控制能力;三是采取何种程度的社会公共卫生措施,包括政府、社会和个人采取的干预措施。

梁万年表示,元旦春节采取何种防控措施,要考虑几个情况:首先,要承认人口流动会带来风险;第二,冬季本身就是呼吸道传染的高发季节;第三,中国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有利因素,全国的疫苗接种达到一定水平,本土疫情基本上是由境外输入引发,只要把外防输入做好,本土基本上是安全的。此外,公众目前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是防疫有利因素。

高风险岗位人员尽量避免出行

对于是否“就地过年”?梁万年表示,要基于风险研判,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政策,不能一刀切。首先要分类别,对于重点人群,要严格执行限制出行措施;对于高危人群、慢性患者、老年人、孕等人群,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聚集。其他人员如果出行,要倡导做好防护。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进一步解释,高风险岗位人员因为工作期间可能接触污染的物品、环境和潜在感染者,如果防护不到位,感染风险比较高。

据介绍,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航空口岸、陆路口岸从事进口货物的工作人员、集中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发生感染的情况,此类感染事件还导致了部分地区的社区传播。

“因此对陆路、航空、水运口岸接触入境人员和物品、环境的高风险工作人员的和集中隔离场所、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口冷链食品加工企业的工作人员等要严格落实底数清晰、人员固定、规范防护、全程闭环、高频次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贺青华说。

贺青华表示,如果上述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确实要出行,那么要满足3个条件:一是要脱离岗位至少14天;第二是要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第三是要向单位报备。

分地区采取防控措施

梁万年还表示,对于不同的区域也要采取不同措施。“比如北京即将举办重大活动,应该继续保持相对严格的管控措施。”梁万年说。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说,今年“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必须高度重视,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各项措施要在总结2021年‘两节’期间疫情防控经验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科学精准,强化人员安全有序流动。”

贺青华介绍,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的县(市、区、旗)人员严格限制出行,执行特定公务、保障生产生活运输等人员确需出行的,经当地联防联控机制批准,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此外,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人员非必要不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贺青华表示,将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

12月11日,国务院也发布通知,要求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口岸城市范围并公告之日起至2022年3月15日,离开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与香港、澳门有口岸相连的除外)人员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前往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人员抵达后至少进行1次核酸检测。

“其他地区要做好风险评估,综合考虑风险的等级,根据人群免疫水平、疫情形势提出又有力度、又精准、又有温度的相关政策,切忌‘一刀切’”,梁万年说,要精准平衡疫情防控和春节团圆的关系,这也是对各级政府治理能力的考验。

采写:南都记者吴斌 发自北京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2-18/563074.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