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胡海岚团队在Nature/Science/Cell等发表35篇文章,在神经生物学领域取得进展
- 2023-03-29 18:00:36 健康一线
- 健康
社会向下流动是抑郁症的一个众所周知的精神风险因素,但其神经机制仍然难以捉摸。
2023年1月23日,浙江大学胡海岚团队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Neural mechanism underlying depressive-like state associated with social status los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与社会地位丧失相关的抑郁样状态的神经机制。该研究通过强迫老鼠在一场非暴力的社会竞赛中输给它们的下属,稳定地降低了它们的社会等级,并诱导出类似抑郁的行为。这些与排名下降相关的抑郁行为可以通过重新获得社会地位来逆转。
体内纤维光度测定和单个单元电生理记录表明,强迫损失,而不是自然损失,产生负奖励预测误差(RPE)。通过外侧下丘脑,RPE强烈激活大脑的反奖励中心,外侧缰核(LHb)。LHb的激活抑制了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mPFC控制着社会竞争力,并加强了竞争中的退让。这些结果揭示了相互促进社会地位丧失和抑郁行为的核心神经机制。控制mPFC和LHb活动的相互交织的神经元信号为社会流动性和心理障碍之间的相互对话提供了一个机制基础,揭示了一个有希望的干预目标。
最后,胡海岚团队从2014年到2023年(截至2023年3月28日)在Cell(1篇),Nature(3篇),Science(1篇),Neuron(4篇),Nature Neuroscience(2篇),Trends in Neurosciences(2篇),Trends in Neurosciences(2篇),Nature Procotols(1篇)及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2篇)等发表35篇文章(仅包括综述及研究论文,通讯作者的有19篇文章)(文章后附列表),专注于神经生物学领域。另外,由于时间匆忙,如有错误,可向编辑部反馈。
大多数导致人类抑郁的压力都是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其中,社会地位的丧失是跨物种抑郁症的一个特别突出的风险因素。男性地位的丧失会使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3- 4倍,在COVID-19大流行引发的心理健康危机之后,这一风险变得更加突出。众所周知,在猴子或黑猩猩中,失去社会地位会导致类似抑郁的行为。在母鸡中,地位低的母鸡表现出轻微的类似抑郁的行为,而在地位高的母鸡中发现了严重的和危及生命的类似抑郁的状态。即使在蜥蜴或鱼类中,失去等级或领地也可能导致抑郁的行为抑制。这种流行表明,人类和动物之间存在一种系统发育上的保守机制,可以解释由于失去社会地位而引起的抑郁或类似抑郁的行为模式。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这种深刻的社会心理现象背后的神经机制在哺乳动物物种中基本上未被探索。
由于社会地位的丧失而导致的抑郁的进化守恒强烈地表明抑郁状态是有功能的。根据进化心理学理论,即社会竞争假说,抑郁状态是一种适应,它强化了失败者的屈服行为,以减少社会对抗的成本。因此,抑郁样行为可以促进对新建立现状的接受,对个体有优势。然而,很少有实验直接验证这一假设。此外,将抑郁状态与屈服行为联系起来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
机理模式图(图源自Cell )
LHb最近被认为与各种生理应激引起的重度抑郁症有关。LHb作为一个反奖励中心,被各种厌恶刺激激活,并能抑制奖赏相关的多巴胺能和血清素能神经元。在物理压力(如反复约束、足电击或化学药物)诱导的类似抑郁的状态下,LHb变得过度活跃,表现出增强的突触效能、兴奋性和爆发性放电。然而,除了身体压力之外,精神压力(如失去社会地位)是否也可能激活LHb诱发抑郁状态仍不清楚。
该研究提出了一个模型,即意外损失触发的负RPE激活了从LH到LHb的输入,并诱导LHb神经元的爆发性放电,解释了由向下社会流动诱导的抑郁样行为。特别是,作者发现了一种正反馈机制,在地位下降期间强化了失去和抑郁样行为:负RPE信号激活了LHb神经元;LHb的激活抑制了dmPFC网络的活性,削弱了小鼠在对抗过程中的毅力,导致进一步损失的几率更高;为了关闭这个循环,重复的损失会累积地进一步增强LHb的基线活动,从而建立抑郁症病理。
重要的是,这种恶性循环可以在反馈回路的两端被打破:在一端,氯胺酮的抗抑郁治疗增加了获胜的可能性和新废黜小鼠的地位;另一方面,通过激活mPFC重新获得社会地位可以迅速改善抑郁样行为。这种串扰的发现为主要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抑郁症的潜在行为干预和治疗提供了概念基础。
最后,胡海岚团队从2014年到2023年(截至2023年3月28日)在Cell(1篇),Nature(3篇),Science(1篇),Neuron(4篇),Trends in Neurosciences(2篇),Nature Neuroscience(2篇),Trends in Neurosciences(2篇),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2篇)等发表35篇文章(仅包括综述及研究论文,通讯作者的有19篇文章),专注于神经生物学领域。另外,由于时间匆忙,如有错误,可向编辑部反馈。下面是35篇文章列表:
原文链接: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2)01576-8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3-03-29/66523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最高检联合发布5起行贿犯罪典型案例2023-03-29 18:00:53
- 西藏教育发展专题国际研讨会聚焦西藏教育现代化和受教育权保障2023-03-29 18:00:52
- 打击网络水军、整治网络戾气……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重点整治9方面问题2023-03-29 18:00:51
- 中国第17批援助莱索托医疗队到任2023-03-29 18:00:49
- 官方发布5起行贿犯罪典型案例 涉“多次行贿、巨额行贿”等问题2023-03-29 18:00:48
-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怎么交?2022年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多少钱?
2022-06-13
-
2022年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最低是多少?五险一金一个月大概交多少钱?
2022-08-11
-
15个信号暗示你怀孕了
2022-07-04 12:49:27
-
五险一金多少钱?五险一金缴费标准是多少?
2022-07-01 16:03:05
-
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六个档次是什么?每个月扣多少钱
2022-06-30 15:21:11
-
社保个人缴纳多少钱一个月2022?2022年社保个人缴纳比例是多少?
2022-06-23 09:37:45
-
2022年延迟退休新消息 我国延迟退休年龄对照表
2022-06-23 14: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