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中医药人才库

《黄帝内经》饮食养生理论 谨和五味寒热适宜顺应四时

2024-02-20
•《黄帝内经》关于饮食养生理论内容十分丰富,特别是在饮食作用、饮食基本原则、饮食养生方法和家饮食禁忌等方面已成体系,对后世中医养生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黄帝内经》不但强调了饮食的重要作用,对饮食结构也给出了合理建议。提出饮食要建立以五谷为主,以五果、五畜、五菜为辅的合理结构,对现今人们饮食生活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关于饮食养生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特别是在饮食作用、饮食基本原则、饮食养生方法和家饮食禁忌等方面已成体系,对后世中医养生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入发掘《内经》饮食养生思想,不断丰富与完善中医饮食养生体系,对于传承中医精粹、传播中医养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饮食的作用
 
食物是气血化生的主要来源,是脏腑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是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食物经过脾胃运化成为水谷精微,化生气血津液,具有滋养血脉、充养四肢百骸、强健形体等作用。《灵枢·本藏》云:“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饮食可以补养脏腑,是脏腑实现生理功能、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言:“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该篇又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见,食物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其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全过程也是生命活动的具体体现。
 
《内经》不但强调了饮食的重要作用,对饮食结构也给出了合理建议。提出饮食要建立以五谷为主,以五果、五畜、五菜为辅的合理结构。《素问·脏气法时论》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从这段论述可以看出,“谷”是人类获取营养必须摄入主体食材,在维持人体生命效能中发挥“养”的主体作用,是饮食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五果、五畜、五菜等为辅助食材,对主体食材“谷”有着“助”“益”“充”的协同作用,不必悉具,但不能尽废。正确的饮食结构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若水谷摄入不足,或摄养不当,或饮食结构不合理,都会影响气血化生,影响脏腑生理功能,引发疾。《灵枢·五味》载:“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内经》中提出的合理饮食结构,对现今人们饮食生活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饮食养生基本原则
 
《黄帝内经》中提出饮食养生基本原则为“食饮有节”,“节”为节制、有度之意。“食饮有节”,广义是指饮食有节制、有规律、应四时、谨五味、重禁忌,既包括从思想上控制猎奇野味、放纵贪食的欲望,也包括在行为上不暴饮暴食、偏嗜食物,不超过合理范围的进食总量、速度、五味、寒热等情况。狭义的“食饮有节”,即合理控制饮食的总量,不能过饥或过饱。饮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合理的饮食为人体提供精微物质;反之,饮食失常可损伤机体引发疾。《灵枢·口问》指出:“夫百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食饮有节”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和”思想,强调饮食与机体处于和谐的状态,这是《内经》饮食养生的总纲领。
 
饥饱失常、饮食不节是《内经》因学的重要思想。饮食过饥则气血无所化生,脏腑功能低下,日久正气亏虚,即《素问·评热论》所言“不能食者,精无俾也”。饮食亦不能“过用”,饮食过饱超过六腑运化负荷,打破脏腑平衡,则脾胃受损。六腑是运化传送水谷精微的主要场所,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小肠分别清浊,运行水液;大肠传化糟粕,所以食饮不节先伤六腑。如食积引起呕吐、胃痛,水谷不化的腹泻,下痢赤白的痢疾、痔疮等,多因饮食过饱,食物积滞于胃。胃失和降,气机疏泄不利,则出现呕吐、胃痛;郁滞于肠,损伤大肠经脉而发为痢疾;食停日久,化为湿热,郁滞肛门而生痔疮。食饮不节、伤及六腑也是引起痹证的原因之一,《素问·痹论》谓:“六腑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临床上许多疾都与食饮不节有关,如糖尿、肥胖、高血压、心脏、高脂血症、胰腺炎、胆囊炎等。
 
饮食养生主要方法
 
谨和五味
 
“谨和五味”是《内经》饮食养生主要方法,奠定了后世食物、药物归经的理论基础。《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饮食五味对于人体不可或缺,《内经》不仅强调饮食五味重要性,还明确提出饮食养生“谨和五味”的具体要求和实践方法。广义的“五味”泛指饮食的气味、性质和结构,即营养均衡的膳食模式,要求饮食品种多样化,饮食营养搭配科学合理。狭义的“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各有不同作用,酸味收敛、苦味燥湿、甘味缓急、辛味发散、咸味软坚。五味应五脏,五脏各有所喜,“谨和五味”以养五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五味与五脏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五味有助于五脏的生理功能,五味调和即可“久而增气”。五味平衡搭配,以促进气血运行、强健筋骨、延年益寿。《素问·生气通天论》概括为:“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内经》指出饮食五味对人体具有“养”和“损”的双重作用,“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生气通天论》)。“养”即补益脏腑,助养脏腑生理功能,“损”为五味偏嗜太过,偏助了脏气,破坏人体“阴平阳秘”状态,从而引起疾的发生。《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饮食上长期偏好某种气味的食物,就会损伤脏腑,破坏脏腑平衡,有损寿命。五味的偏食太过,不但对脏腑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也会伤及血脉、皮肤、筋骨、肌肉、毛发等。《素问·五脏生成》云:“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内经》阐明了食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味,通过摄入饮食性味之偏性,能够调整脏腑的功能。反之,偏嗜五味是致减寿的重要原因之一。
 
寒热适宜
 
《内经》强调根据季节和疾的寒热性质,选择寒热适宜的食物,是避忌邪气、颐养天年的重要食养方法。食物的冷热可以调整体内阴阳平衡,对于养生有重要意义。关于食物适宜温度的论述,《灵枢·师传》载:“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食物过热过凉都是致因素,寒温适中才是符合人体脏腑需求的温度,无损脏腑,助养气血。食物的寒热也要与季节相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这段论述指明使用寒凉的药物要远离寒凉季节或寒证,使用温热的药物要远离温热的季节或热证,食物和药物的使用原则是相同的,即“食宜同法”。
 
冷热失于常度,如食用火热炙烤的食物,易助热损伤阴液;食用寒凉冰冻的食物,易形成寒凝损伤阳气。寒热失调日久则易导致脏腑阴阳失调,引发各种变症。六腑是水谷受纳、腐熟、吸收的重要场所,寒热失宜的饮食,首先会损伤六腑。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寒热扰乱六腑气机,影响六腑传送功能,“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热失宜的饮食也会影响五脏,引发诸多症,如《素问·咳论》云:“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寒饮入胃,循肺经上入于肺,伤及肺之阳气,造成肺寒而生咳嗽。《内经》寒热养生理论强调饮食必须寒温适中,“食饮衣服,亦欲适寒温,寒无凄凄,暑无出汗,食饮者热毋灼灼,寒毋沧沧”,如此方能真气内守,抵御邪气侵袭。
 
顺应四时
 
《内经》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提出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饮食养生也应该遵循季节的变化选择适宜的食物,“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食物助养五脏,保持人体阴阳平衡。《素问·宝命全形论》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饮食养生也以此为本,四气五味都须顺应四季时令特点,通过增减四气五味来调整脏腑功能,才能享尽天年。恪守顺应四时变化来调整饮食,遵循生命基本规律,就能像自然万物一样生、长、化、收、藏,在春夏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季宿根发芽,万物复苏,也正是人体阳气生发之时。饮食养生当以顺应肝气、调畅气机为主。《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甘生补阳气,滋补脾气,同时饮食上须避免酸涩凝滞、有碍肝气疏泄之物。春季饮食不当,违逆春生之气,则损伤肝脏,至夏季就易生寒冷之变,只因阳气当生而不生,即“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季自然界万物生长繁盛,生机盎然,正是人体阳气最盛之时。饮食养生当以顺势而养,“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酸性收敛涵养心阳,保养夏长之气。违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心脏,因夏之不长而欠长,秋天容易发生疟疾,冬天可能引发重疾,即“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秋季自然界景象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天高风急,地气清肃,此时阳气渐敛,阴气始生。人体逐渐收敛阳气,以适应秋令特点,以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秋令宜食苦以坚肺,“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味苦者坚”,能强肺之宣降,防燥气伤肺。若违逆了秋收之气,就会伤及肺脏,至冬天阳气当藏而不能藏,就要发生飧泄等,即“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冬季阳气深藏,阴寒之气大盛,万物蛰藏,为生机潜伏的时令。人体阴气至盛,阳气紧闭坚藏不宜扰动,勿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损失,冬季饮食以护阴潜阳为原则,顺应冬之闭藏特性,“在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违逆了冬令闭藏之气,则肾脏易招损伤,至次年春季,阳气当生而不能生,会发生痿厥之疾,即“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内经》五味增减方法是以五行学说为基础,现代应用还须全面考虑饮食营养均衡、体质等多种因素,但是饮食须顺应四时助养五脏的观点,对当今民众的饮食生活仍有指导意义。
 
家饮食禁忌
 
饮食禁忌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内容。对于某些疾调养,必须要严格遵守饮食禁忌,否则不但会影响疾的治疗和恢复,还有可能危害生命。《内经》以五行学说为基础,重视疾状态下依据变部位的不同,实施饮食五味禁忌,明确提出“五禁”“五裁”等禁忌方法,适用于五脏、五体等变在饮食五味方面宜忌。“五禁”即《灵枢·五味》所载:“肝禁辛,心禁咸,脾禁酸,肾禁甘,肺禁苦。”“五裁”为《灵枢·九针论》提出,“在筋,无食酸;在气,无食辛;在骨,无食咸;在血,无食苦;在肉,无食甘。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也,命曰五裁”。《内经》中多篇提及饮食禁忌,且对饮食禁忌的程度有不同区分,如“禁”“无食”“无多食”等,这些关于家在饮食方面的禁忌,对于疾护理及养生保健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内经》还提出的脾禁“温食”,《素问·脏气法时论》曰:“在脾……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饮食寒温与脾胃之间紧密相关,脾“禁温食”有助于脾胃功能正常运行,以达到人体正气充足、防御外邪、促进疾痊愈的目的。此外,《内经》根据疾的寒热性质也有相应的饮食禁忌,热过程中饮食要清淡,少食肉类,不宜饱食,否则会导致热复发。正如《素问·热论》说:“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内经》限定的饮食禁忌,在维护健康、预防疾等方面有积极作用。(本文摘编自《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年8月第28卷第8期,宗文静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赵凯维 张玉辉 杜松 中国中医科学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4-02-20/737834.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